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这个活动过程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对原文的转换表达的质量对译文的质量起着决定作用。本文以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理解和表达两个环节中的认知障碍所导致的种种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2.
写作心理转换理论认为,作文是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在这一心理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思维到表达的转换,即用句法规则将非线性、无逻辑与自足的思维转换为线性、有逻辑且具交际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一种表达,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表达,表达的内容是作者的思维。作文的过程就是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的过程,也就是说,作文是思维向表达的转换。这里有三个要素,即思维、表达、转换。前两个要素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对要表达的内容还弄不明白,或者语言表达能力很差,  相似文献   

4.
有标记语码转换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之一是表达幽默。其幽默功能在电视广告中通常以三种方式加以应用:名人演出式,婴儿表现式、动物表现式。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是文化的转换过程,所以语言和文化是影响翻译成功的两大因素。本文主要从具体表达中比喻、习语、谚语、典故等的翻译,以及语句结构和文化观念差异方面谈谈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学科逻辑是固有的、学科规律性的思考和表达,是自上而下的教师视角,常和“知识本位、教师主导、讲授法”联系在一起;认知逻辑是灵动的、学习规律性的思考和表达,是自下而上的学生视角,常和“学生主体、儿童立场、以学定教”等联系在一起。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指向学生发展,因此课堂教学既要讲究学科逻辑,又要讲究认知逻辑,最终实现学科逻辑向认知逻辑的有效转换。文章认为,问题进阶、案例式、活动化、主题化价值引领是实现学科逻辑向认知逻辑有效转换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同一个概念往往有多种表达方式,如文字式、数字式、图表式等,我们把表达相同或相近概念的各种形式叫做这个概念的变式.变式在数理学习中惯用,在地理学习中也常见,如我们常用的文图转换、图文转换或图图转换均属变式的运用.因此,探索变式的特点和形成规律,强化变式训练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思维,促进知识迁移的重要手段.本文仅以<城市化模式图>的变式为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即以译入语的形式转换原语言形式,表达原文本的内容。而英、汉语言的对比对于翻译之中的语言转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英汉对比浅谈自己在英译《孤崖一枝花》过程中,自己对汉译英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9.
平廷瑜 《班主任》2001,(11):34-36
口头表达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将自己的内部言语借助于词语,按一定句式快速转换为外部言语的过程.内部言语即思维,外部言语即有声语言.在口头表达过程中,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逻辑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口头表达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要求学生说话要清楚、严密、有条理,这就无形中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整本书阅读与项目式学习均是长程实践活动,教师可设计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以项目推进整本书有效阅读。学生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存在随意性、肤浅性、评价单一性的问题。项目式学习具有合作性、综合性、深刻性、探究性、创新性,借助项目式学习“真实参与、学科融合、公开成果、全程评价”的做法,通过项目驱动持续推进整本书阅读,使整个阅读过程有序化、系统化、深度化,进而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实施可通过:串联知识、融合学科、创意表达、审视过程四个步骤促进有效地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11.
田凤 《考试周刊》2023,(26):162-166
中班幼儿已经具有明显情绪表达能力,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会通过多种情绪状态表达个人心理感知。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合理方式提升幼儿情绪理解能力,能够为其成长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对话式阅读技巧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情绪理解能力,提升幼儿情绪调节技能。文章以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说明对话式阅读活动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式,提出基于情绪理解能力的对话式阅读活动开展的策略和优化方式,以此为幼儿教育活动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唐诗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性,但由于汉英语言体系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英译过程中,唐诗典故的美感多有磨蚀,成为语际转换的难点。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唐诗典故英译过程中美感的磨蚀,可采用以下四类语际审美再现策略:一是非代偿式转换,即以原语为依据的模仿;二是部分代偿式转换,即以译语为依据的模仿;三是动态模仿,即综合性模仿;四是代偿式转换,即重建式改写模式。在中英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译者应通过审美再现策略减少唐诗典故英译过程中美感的磨蚀,在译文里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美,以恰当的翻译来促进中西方的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13.
语码转换——双语教学新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模式针对非英语的各学科教学,通过语码转换的方式适时适量地向学生渗透专业英语语汇、语句、语段或语篇,以提高学生英语语汇量、英语应用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具有普适性、高效性、分散性、沐浴性、灵活性、变化性和示范性等特点。语码转换课堂教学的延伸及专业英语应用的渠道主要有:科技英语翻译协会、科技英语辩论协会、周末讲坛、专题英语小论文、英语实验报告和"寝室十分钟英语"等组织形式与活动内容。将语码转换式教学纳入日常教学管理,是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运作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思维方式与翻译密切相关。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转换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使汉语和英语对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表达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考虑中西思维方武的民族性,根据译语文化特点,在词汇、句法等层面做适当思维方式转换,以最大程度地引起读者的同等反应,实现翻译的文化交流功能。  相似文献   

15.
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时空和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这一转换受到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翻译的绝对可译性难以实现。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不可译是绝对的,而文化的不可译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文化上的不可译是可操作和转换的,具体方法有补偿式翻译、象译、直译加注和替换法等。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国家间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增加。而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了跨文化交流必然会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表达壁垒,需要通过跨文化视角转换来解决翻译中面临的表达壁垒问题。英语翻译实践需以中西方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等为导向,根据源语句式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采用归化、异化与转换等翻译技巧,提高翻译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交际活动。翻译可视为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交际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文本中的文化差异因素,在译者和读者之间,实现最佳的跨文化交流,值得探讨。本文从语域的三维变项:语场、语势、语式的角度,分析在具体的跨文化翻译活动中,如何根据具体的语域,选择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需要重新思考的学习: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经验》报告重新审视了学生学习的内涵、过程和结果,主张实施转换式教育,提倡学生的转换式学习,并就转换式学习的学生事务实践模式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侯娟 《考试周刊》2014,(77):95-95
汉译英在汉英双语教学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翻译过程就是语言转换过程,在转换过程中,双语对比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通过对比,掌握英汉语之间的差异,掌握话语转换的规律,在翻译交际活动中充分表达原语不同层次的意义。教学少不了英汉对比,处理好母语与外语的关系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有许多就表现在语言和交际中。世界上的一切语言都有其肯定式和否定式。语言不同,表达肯定和否定意义的方式也不相同。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正反两个方面的表达习惯及其相互转换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探讨,并提出英汉互译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