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一定的重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密切联系的。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进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改变已知条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仍处在低谷之中,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大道,仍像上“蜀道”那么艰难。细思其中原因,症结还在教师身上,这就是教师本身没有过好作文指导关,教师自己都不能胸有成竹去指导学生作文,难怪学生作文摸不着边际而无从下手,致使他们每次作文都头痛,都写不好作文。因此,要让学生作文好,除要求他们平常学习、观察、积累作文素材外,更主要的是让他们找到作文的途径和方法。异步教学的五步指导(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是一把作文指导的金钥匙,教师可以有序有法地指导学生作文,培养学生掌握作文最基本的要领和方法,在反复的训练中提高作文技能技巧。下面谈谈五步指导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研究性作文?研究性作文是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之后,将其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记录整理而成的作文.   教师指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就是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入问题情境;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找到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然后指导他们把探究的过程整理成文.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写作文的材料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相似文献   

4.
高中学生历史问题意识是在其历史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当前,高中学生历史问题意识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准备设置冲突或悬念,课堂教学中通过启发和追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后作业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布置命题任务四个方面着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掀起一股热潮。语文改革的焦点之一便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要实现这一变革,首先要从语文的课堂教学变革做起。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要改变以往注重传授所谓“技巧”、“经验”满堂灌的形式,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自己的亲身感受。即“探究性”作文。 教师指导学生写探究性作文,就是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入问题情境;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找到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然后指导他们把探究的过程整理成文。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写作文的材料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写作探究性作文,可以按以下四步进行: 1.确定研究课题。教师先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再  相似文献   

6.
所谓问题学生,大多不是智力差,而是差在自信心、进取心、责任心和自控力上。对于问题学生,自信心与意志力的培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个充满自信,有着坚强意志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并终生受益。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找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赞扬他们,让他们获得不断成功的体验,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不断提高自信心、增强自豪感。一当问题学生找回了自信心,教师就可以指导他们制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并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上讲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适当选题 选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学生选题作认真指导,切忌包办,否则就会扼杀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灵活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0.
邓永荣 《教师》2010,(17):30-30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下面浅谈研究性作文教学的一些有益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关键不是教师提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提出问题以后,学生怎样落实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文本解读活动要不断渗透解读文本的角度和方法,并给予反复指导,以期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谈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相当于发现一个新规律至于正确处理与否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总可以证明或证伪当代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而研究性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42):85-86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确保他们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但是,大多数数学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引导班级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导致他们在考试中做题容易出现错误,但分析错题时发现都懂涉及的知识点。面对上述现象,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来开展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以期提升班级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动力来源于他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创新的根本,是学生讨论问题并解答疑惑的关键。科学研究表明,提出问题的人往往比解决问题的人思维能力更强。高中生与低年级的学生不同,他们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关键点,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一次次的课堂训练中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拓展学生的思维,更谈不上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了,我们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本文通过榜样法、激励法以及适当的引导寻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创设“问题环境”以期学生在提问中学会思考、在分析问题中得到收获、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新课程的解决问题教学与原来应用题教学有所不同,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时常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既有联系,又有距离。一、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现实教改目标的关键。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然成为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点。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做法:一、设置障碍引发问题。学贵有疑,设置障碍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分数认识时,我设置一组口答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为新课的学习设置悬念。  相似文献   

18.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较适宜于大学自然学科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建立问题情境、讨论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毕业论文质量是学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重要依据。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如何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实验、撰写论文是每位指导教师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结合多年的实践,作者分析了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实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基石,其作用超越了对一些知识的掌握.从小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缺乏提出问题的意识,甚至我们可以说提出问题是学生的一种本能,但从数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还是有较大的培养空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