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叶昌前 《声屏世界》2000,(12):43-44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广大受众认识节目主持人这个媒介角色是从广播开始的:“珠江模式”带给人们的惊喜是:节目还能这样办,新闻还能这样说。当广播主持人节目热力四射之时,电视便乘势而上,塑造了自己的主持人,而且一路遥遥领先,将广播主持人甩在了后面。值得庆幸的是,广播人并未自甘落后,而是不断开拓传播空间,利用自身媒体的一切优势,再塑一个“我”,这个“我”来得是何等的艰难:当我把广播主持人与电视主持人放在传播的时空中进行比较时,实际上是对”主持”一词进行一次梳理和探寻。我的比较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和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各行各业中都会有一大群兴趣爱好相同的人组成一个个单元或群体来共同探讨自己喜欢的话题并在一起活动。这些也带给广播发展新的理念,不少电台开始设立“听友会”。“听友会”对广播的发展,特别是对听众的经营,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广播事业发展的几点预测赵水福距离21世纪只剩下几年,国内外都有人在呼吁:“未来在冲击我们”,“应当帮助人们适应变革”,“为未来作好准备”……我国广播电视界也已有人陆续考虑有关问题,并已作出一些设想和规划。本文根据自己接触的范围和掌握的情况,拟...  相似文献   

4.
今年8月24日是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建台50周年纪念日。半个世纪曲折坎坷、风雨磨难,几代广播人励精图治,执着追求,描绘了福建人民广播事业的壮丽画卷,创造了福建电台的繁荣与辉煌。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台上下齐心协力,以宣传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努力奉献精品,为福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广播舆论环境,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电台的生命。抓好宣传质量,就是抓住了电台兴旺发达的“牛鼻子”。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素有狠抓宣传质量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创办之初的艰辛岁月,还是新一…  相似文献   

5.
穆青:踏遍青山人未老孟建伟为民提笔五十余载,还不尽父老“相思债”退而不休,年逾古稀仍奔走于祖国山山水水。穆青:踏遍青山人未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中学课本上认识了县委书记好榜样焦裕禄的同时.也认识了这一光辉形象的忠实记录者──穆青。提起穆青,也许有人不知...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来临前,2000年12月25日,江泽民总书记为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其中对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工作任务也做了明确的定位,指出:“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是我国深入改革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我国广播事业面对机遇和挑战的需要。作为一个在地方电台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广播记者,自己亲历了改革开放后广播事业的发展历程,尤其深切地感受到:唯有不断创新。广播才有活力。  相似文献   

8.
如同商业工作者必须尊重顾客、书报刊出版工作者必须尊重读者一样,我们广播工作者必须尊重听众。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没有听众,广播就没有接受对象;没有听众,也就没有服务对象。 尊重听众,说来简单,其实它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它包括把谁当听众,怎样认识和对待听众,听众在广播工作者心中应占什么地位,在思想、言论以及行动上如何真诚地为听众服务等。 广播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本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无论是从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的角度讲,还是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角度讲,我们都必须把人民群众——千千万万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党政干部当作听众,当作忠实服务的对象,当作事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 尊重听众是需要广播工作者一辈子为之奋斗的大事。因为评判广播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考评广播在人民群众中拥有的收听率和群众对其节目的喜爱程度。因此,作为广播工作者必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强化听众主体意识,即一切从听众出发,一切为听众服务。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与档案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行知与档案工作汪孔德陶行知是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毕生致力于救国事业、民主事业和教育事业。他遵循自己归纳的“行──知──行”的辩证法,总结和形成了一套为中国所用的教育思想,并躬行实践,创办了育才学校、晓...  相似文献   

10.
论“贴心”广播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刘伟在传播媒体的竞争中,竞争的核心是争取受众。笔者认为:一切的竞争最终在于人,人在于心.贴近的核心是贴心,只有“贴心”才能使广播与国内千百万听众的心紧紧相连。一、“贴心”广播三进程及其辩证关系1.知心──“贴心”的大前提...  相似文献   

11.
把“鼓点”敲在“人”字上──关于新闻事业建设的几点思考刘大成新闻事业现状问题,近些年理论界少有人谈,纵有谈者也往往只谈物、不谈人,只谈“地力”肥瘦,不谈“种子”优劣。以至于一提“事业建设”,人们关注的总是本行业的坛坛罐罐、家什器具,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  相似文献   

12.
李静 《中国广播》2011,(12):34-36
在深圳广播迎来自己的25周年之际,深圳广播人站在这个成长的历史节点上,尤其是站在新的媒体技术发展的前沿,对自身、对广播的“运”与“势”进行回望与前瞻:过去,广播是一朵绽放在天空的电波之花;未来,广播是一艘穿行在白莲花般的“云”朵中的媒体之舟。  相似文献   

13.
在人民广播播音70年研讨会上,作者追述了自己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与广播结下的不解之缘,并提出了几点思考。本文认为,人民广播70年的历程中播音主持的语态、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节目样式、媒体环境等都在发生变化。本文对人民广播播音主持工作提出三点期待:播音员主持人要在观点上“称王”、要产生大家、提高群体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14.
时刻准备着     
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受众需求日益丰富、传播全球化趋势日益逼近、现有传播格局面临巨大变革的今天,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又一次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时期的中国广播人,要在新的历史征途上继续激浊扬清传正声、弘扬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15.
光阴如锉.细磨无声.回顾几十年前档案编研工作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可谓艰难之极.让人感慨万千。胡锦涛曾说:“档案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档案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为了使档案记录在构建历史记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载体”是“声音”。声音是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工具。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应注意发挥广播的声音优势,展示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来加强和完善自己的形象,同时,使主持人的形象在听众心中鲜明起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一、声音,体现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声音,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具,同时“声音”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个性。节目主持人应该很好地把握和认识自己的声音,使之真正变成“自己”的。如何去认识好自己的声音呢?一是变熟悉为陌生。就是把我们认为熟悉的“自己的声音”当成一个“对象”,当成一个“陌生”…  相似文献   

17.
时下,平面媒体、电视媒体日新月异,网络媒体迅速崛起。广播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在经历了一段坎坷而刚刚复苏之后,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广播界的一道新课题。广播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广播是一种“只闻其声,不见人和物”的媒体。这使广播在受众中有一种神秘感,但在感性上、直观上、加深受众记忆上,又成为广播的软肋。为了避广播之短,广播人提出了“看得见的广播”的概念,就是要使广播既能“耳闻”,也能“目睹”。为此,广播人进行了不断认识、大量探索和努力实践,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统一认识,走出低谷──对理论广播的几点认识陈白葳在我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之时,党中央对理论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成为我们广播理论宣传的重要任务,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近两年的理论广播,无论是与报...  相似文献   

19.
积极发展公益性广播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报告还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为今后广播影视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任务。  相似文献   

20.
“播客(Podcasting)”是一种新技术,也是一种新兴的传播理念。它可以使“人人皆为(广播)播者”成为可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个人的“广播秀”节目,并可将之上传因特网进行网络发布;与此同时,每个人也可订制自己喜欢的“广播秀”,并同步下载到MP3等“随身播”接收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