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可染画雨张仃画雪各尽其士妙,张仃画雨可染画雪难掩其短。以上对联,是笔者在思考张仃、李可染的异同时,自动冒出来的,虽不成体统,也暗含几分艺术哲理。天籁流韵、水晶宫一般的"杏花春雨江南"(图1)"雨中漓江""树杪百重泉",已然成为李家山水的不朽品牌。这种绝活,我敢说,偌大的中国画坛至今没有第二人能够超越,倘无丰沛的水性和超常的乐感,无法奏出如此缠绵纤细而生机勃勃的雨中曲(傅抱石笔下的雨景亦是一绝,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13,(3):144-145
与齐白石等不同,同为大家,李可染画作极少,大约2000件左右(据李可染遗孀邹佩珠统计),而大部分精品在博物馆,市场上现今可查不过800件(齐白石少说也在万件以上)。李可染作画极认真,他自谓“苦学派”,一幅画,少则几天,多则累月,极慢的速度,加上不满意即销毁,如闲章“废画三千”,故其画作存世不多。20世纪50年代,北京荣宝斋就经营他的作品,以4尺3开为例,牧牛图每件约60元左右,山水70元一件,这一价格一直保持到“文革”时期。  相似文献   

3.
祖爱民 《收藏》2012,(11):108-110
李苦禅(1899~1983年)先生与安徽萧县的情缘要从20世纪40年代末说起。当时萧县的书画家刘惠民与画友萧龙士及其外甥郑正不顾兵荒马乱,同游京华,在京同乡画友王青芳、李可染热情地将他们推荐给齐白石。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国画大师都有其擅长的绘画题材,尤其是动物画,栩栩如生,人见人爱,其荦荦大者如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潘天寿画鹰、李可染画牛等,均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宠儿,身价不菲。潘天寿崇尚自然界的野性荒寒、雄强霸悍之美。他有"一味霸悍""强其骨"等常用闲章,很好地表示了他的艺术主张,这也是他喜好画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可染画牛     
正牛是李可染先生一生喜爱描绘的对象,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直到他生命结束,不断画牛,以至于人们把他的牛,同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并称为"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为什么他这么喜欢画牛呢?第一,这是生活中所见的最平凡也最有牧歌情调的景象。他1940年住在重庆金刚坡时,寄住的农民家里有个小男孩,还有条水牛。小男孩天天早上赶牛出去,黄昏的时候把牛再赶回家来。李可染就以此为素材,开始画牧童与牛。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7,(5)
正"张仃老先生跟当院长那时候判若两人,现在就是个菩萨。"很多原中央工艺美院的老学生都跟王鲁湘感慨过张仃先生中年时期的严厉,那时候所有学生和老师都惧怕他,而这与王鲁湘印象中的张仃先生确实相差甚远。张仃印象年轻的时候,张仃桀骜不驯,特立独行。尤其是在南京、上海时期,张仃恃才傲物,佩服  相似文献   

7.
牟建平 《收藏》2020,(3):90-107,90
在齐白石的水族画中,画蛙是最晚的,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肇始,而鱼、虾、蟹这三种题材,早在齐白石三四十岁时就已经开始画了。自古至今,画青蛙的画家很少,能画出特色的就更罕见了,所以齐白石画的蛙受到广泛好评,徐悲鸿就收藏有齐白石的蛙画近10幅之多!  相似文献   

8.
祖爱民 《收藏》2012,(21):108-110
李苦禅(1899~1983年)先生与安徽萧县的情缘要从20世纪40年代末说起。当时萧县的书画家刘惠民与画友萧龙士及其外甥郑正不顾兵荒马乱,同游京华,在京同乡画友王青芳、李可染热情地将他们推荐给齐白石。年过花甲的萧龙士拜白石先生为师。走动间,与同门的李苦禅先生许为手足,在之后的数十年间过往甚密。李苦禅知道萧县是龙城画派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9.
展讯     
《收藏》2017,(4)
正它山之石——张仃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展2017年2月23日至3月5日中国美术馆今年是张仃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此展是为缅怀张仃先生。张仃先生在漫画、壁画及工艺美术设计领域,做出了诸多重要贡献,而中国画创作在其整个艺术生涯中或有间断,但从未放弃过。本展粹选了馆藏张仃先生的中国画作品30余件,并将以时间为序,期望通过对张仃先生中国画创作历程的  相似文献   

10.
朱玉成 《收藏界》2013,(3):126-127
当我接到要画张仃先生肖像创作任务时,很自然同时联想到我的老师陈秋草。因为他们二老不仅是同时代人而且从形象到气质部有十分相似之处,个子差不多,胖瘦差不多,都是白发小胡子,还都喜欢用烟斗。他们二位不仅是画家,而且都从事过美术教育,有不少学生,并且都担任过文化管理工作的职务。由于对张仃先生的印象深刻和敬仰,欣然接受此次任务。为此我认真回忆起小稿,考虑将如何反映张仃先生公认的画家形象。  相似文献   

11.
张仃素描     
《收藏界》2006,(12)
张仃,20世纪中国的“大美术”家,70余年艺术生涯,活跃于漫画、实用美术、艺术设计、展示设计、舞台美术、动画电影、装饰绘画、壁画、中国画、书法、艺术批评、美术教育等诸多领域,以其充沛的艺术激情与超常的艺术能量纵横捭阖于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学院与民间的语境之中,成为解读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经典文本。通过张仃这座20世纪中国美术的“立交桥”,可以通往珂弗罗皮斯、格罗斯、毕加索、马蒂斯、鲁奥、梵高,也可以通往程邃、石溪、王蒙、范宽;可以通往吴昌硕、黄宾虹、张光宇、林风眠、李可染,也可以通往民间剪纸、皮影、年画和宗教壁画。没有一个画家能够像张仃这样打开自我而包罗万象。他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总是跨越式地超越自我,在永不满足中与时俱进。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张仃就是这样一个充实而有光辉的大美术家。  相似文献   

12.
吴桢 《收藏》2012,(2):21-23
数月前,于友人朱传量先生处得见《苦乐斋藏画选》上下两册,为卷中藏画之丰、涵盖之广而颇感诧异。画选几乎囊括了上溯吴昌硕、齐白石,下至刘旦宅、陈佩秋等中国近现代京派、海派的所有名家。更值得称道的是作品之精实属难能可贵,其中不乏如徐悲鸿的《奔马》、李可染的《牧曲》、傅抱石的《赤壁夜游》、潘天寿的《朝霞》等名作,藏品风格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20,(10)
正齐白石以擅画草虫花鸟、水族虾蟹闻名于世,所画雏鸡也非常出众。徐悲鸿非常看重齐白石画的雏鸡,曾写信求画"三两笔之虾蟹小鸡,请多作几幅"。齐白石画雏鸡之所以成功,是花费了一番苦心的。他曾在一幅《雏鸡图》上题句:"画过八千绢,方不似鸡子,不似而似,乃真是。"当然"八千绢"有夸张的成分。齐白石画雏鸡不仅笔墨高超绝伦,稚气天真可爱,更有"多子"的吉祥祝福寓意在里面,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画坛自画像画得最多者,当推张大千,粗略统计,有百幅以上。与张大千相比,齐白石的自画像就少得可怜了。据辽宁省博物馆有关研究人员介绍,齐白石一生只画过一幅有白石翁亲自题识过的"少年自画像",而这幅自画像至今尚存辽宁博物馆内。2017年3月22日,浙江省博物馆举办辽博馆藏齐白石绘画精品展,展出齐白石400多件作品。这是两家博物馆为纪念齐白石逝世60周年  相似文献   

15.
牟建平 《收藏》2020,(4):80-99
在齐白石花卉类画作中,牡丹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题材。从早期的墨牡丹到去世前的彩牡丹,齐白石一生都在画牡丹。他画牡丹多题《大富贵》,笔墨苍厚,色彩浓烈,寓意吉祥。齐白石认为:"画牡丹富厚为佳,若比菊花寒瘦,失其牡丹体态矣。"齐白石画的牡丹,有富贵气,既绚烂夺目,又简练写意,是近代画牡丹的圣手。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人喜欢过生日,画家们也喜欢画贺寿的题材,除了仙鹤、松树外,寿桃也是祝寿常见的题材。齐白石喜爱画寿桃,他一生画了不少与寿桃有关的画,粗略计算,应有近百幅。齐白石画的寿桃非常喜庆,色彩艳丽,笔墨豪放,代表了他的大写意画风,是藏家们格外青睐的品种。齐白石寿桃画的分期齐白石早期画的寿桃,还是属于人物画范畴,如他1906年画的《赐桃图》(图1)。时齐白石44岁,此画是为他的好友罗醒吾之父罗晋卿祝寿所画。罗晋卿生于1837年,此时恰是七十大寿。古代有传说,西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果,食之可增寿。《西游记》根据这传说,描绘了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偷食王母娘娘仙桃的故事。于是齐白石  相似文献   

17.
李宝林七十岁师生画展即将在广东省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武汉湖北美术馆、重庆市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相继开展我个人认为,与李可染的烟雨朦胧相比,李宝林的笔墨显得斑驳糙砺。李可染的笔墨就像一块打磨得很润泽的玉,而李宝林的笔墨更像一块带着石皮的璞。正是在这一点上,李宝林认为自己是个地道的北人,审美趣味比先生更接近北方。李可染的山水更多的是仰视,是高远;李宝林的山水更多的是俯视,是深远。李可染画一座高峰让你想到的是“如此方为岳”;李宝林画无数山峰,让你想到的是“千山迷  相似文献   

18.
牟建平 《收藏》2020,(5):84-101
荔枝是齐白石一生常画的题材,齐白石曾云:"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白菜为菜之王。"可知齐白石对荔枝评价之高。他不仅画荔枝,还爱吃荔枝,并有一段"纤手教侬剥荔枝"的风雅故事存世。齐白石画荔枝寓意吉祥,有"吉利万千"的祝福在里面,也因此受到世人喜爱。他画的荔枝,鲜艳欲滴,色彩夺目,也成为他的招牌画之一。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7,(5)
正焦墨画法是一种非常小众的绘画技法,曲高和寡,张仃先生能耐得住寂寞,在这条路上默默探索几十年,单这份纯粹就足以令人钦佩。而焦墨作品不仅技法难度较大,鉴赏时同样需要较高的鉴赏力,所以,在评价张仃先生的焦墨山水时,也存在一些争议,需要客观看待。《收藏》:张仃在《阐旧邦而辅新命》中说,中西问题纠缠了他几十年,需要解决好写生和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6,(21)
正李可染先生这批绘制于建国初20年的画稿面世,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情。画稿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从中可以得窥在那样一个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时刻,李可染先生的心路历程。画稿以人物画为主,主题涵盖了白毛女、土改、生产、建设等,反映了李可染先生渴望脱胎换骨的自我成长。在1949年之前,李可染先生是一位书斋画家,画的山水是意笔山水,画的人物以古代士大夫和仕女为主,与人民大众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