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艺蓬 《收藏》2014,(12):98-102
“周原瞴瞴,堇荼如饴”,此诗句出自《诗经·大雅》中的《绵》。这是2000多年前的先祖对周原一带最忠实而又生动的描述。周原即周先祖古公宜父所迁之“岐山之阳”,在文王“作邑于丰”之后,周原也仍然是周人祖庙之所在,直至西周为犬戎所灭。  相似文献   

2.
周原出土甲骨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玮 《收藏》2010,(6):59-64
周原甲骨文的发现 周原位于宝鸡市东北,西周时期曾是周人的发祥地,《诗经·大雅·绵》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所说“周原”即指这一带。周原又有广狭不同两个概念,广义的周原是指东起武功、扶风,西至岐山、凤翔,包括宝鸡、眉县、乾县和永寿等县的一部分。《尚书·禹贡》有“壶口治梁及岐”“荆岐既旅”“导岍及岐”的记载,这里的“岐”,即岐山,是北山的一部分,岐山之阳即周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的周原,或者说大周原。此外,岐山的最高峰箭括岭往往被看作是岐山的代表,常常也称之为岐山,地在宝鸡市扶风县和岐山县北界的交界地带,这是狭义的周原。  相似文献   

3.
孟志斌  刘舜曾 《武当》2008,(12):37-38
河北任县邢家湾镇地处滏阳河、澧河等九河下梢,是历史上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商贾云集,自古繁华。长期的经济繁荣不仅使这一带积淀了深厚而悠久的商业文化,还孕育造就了一批蜚声武坛的拳师、镖头。其中,郝为真、杨澄甫先生之高足,王其和式太极拳创始人王其和先生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戴应新 《收藏》2001,(2):71-72
歧山县京当乡的贺家、礼村、风雏一带,居周原遗址的中心。周族在首领古公亶父率领下,迁来周原,开辟田地,发展经济,历多代先王的惨淡经营,终于翦灭商朝,建立强大的周帝国。在这块周文化的发祥地,历来出土铜器很多,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边强  杜义德 《收藏》2008,(11):80-84
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和华夏文明诞生之间重要的文化形态,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而这一文化也正是后来炎黄一系先周文化的源头,因而可以说是孕育、奠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原始形态。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7,(11)
正扶风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周人先祖古公亶父为避戎族的频繁侵扰,率族人沿漆水河西行辗转来到今扶风、岐山两县交界的周原地区,此地北依乔山,南临渭水,土地肥沃降雨充沛,是擅长农耕技术的周族最理想的栖息之地,于是他们停下了迁徙的脚步,修宫室筑城邑,最终定居于此。经过季历、文王、武王几代人内强根本、外服诸侯的力量蓄积,岐周迅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西  相似文献   

7.
周至譓认为"学拳之要,惟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洪拳者所为耳。"周至譓所谓的"神",即拳意,是拳法的精神,有"神"才能有得于心。他所谓"气",即行气,是拳势首尾相应,一气呵成。周至譓认为只在外形上刻意模仿而无拳意的精神,这是不懂得洪家拳真谛的人之所为。周至譓在自己的习武实践中很注重这点。他练洪拳既依样画葫芦,又重神、势、气。所以黄达生先生赞说:"周至譓的洪拳,气力浑厚可谓洪家四平大镇拳中之雄!"  相似文献   

8.
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蒙古族搏克文化进行了研究。历史上搏克在蒙古族的政治、军事等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搏克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中广泛地开展着,是人们庆典活动的主要内容。搏克的竞赛方法反映了公平竞争、珍视机遇、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搏克的服饰实用且华丽,是勇士的象征、也是搏克文化的标志符号;搏克舞步反映了蒙古族崇尚自然、崇拜英雄的民族信仰。作为象征符号的"将嘎"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将嘎"的传授仪式庄严、隆重,运用特纳的象征人类学理论对传授仪式的结构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陈斐蓉 《收藏》2013,(13):112-115
2013年1月24日,文史大家周退密先生向天一阁捐赠76种书籍和文物,其中包括周老父亲生前手迹与所藏书画。周老说:"父亲的东西,我一直珍藏着,从不送人。现在把它交给天一阁,就是这些物品最好的归宿,我多年的心愿也了了。"2013年正值周老百岁华诞,在有生之年作此捐赠,不仅是周老百年圆梦之喜事,也是天一阁收藏之幸事,更是家乡宁波文脉延绵之盛事。  相似文献   

10.
"形意拳术三体式者,天、地、人三才之象也,即人身中之头、手、足也,亦即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合一之体也."在"述许占鳌先生言"第二则中,孙禄堂先生借许先生之口道出了三体式的内涵及其在孙氏武学中的核心地位.三体式是孙氏武学三拳共有之本体,是三拳合一论的重要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千万年来,长江如巨龙般奔腾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她不仅孕育了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华夏文明,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繁荣昌盛做出了居功至伟的贡献。尤其是她孕育发展的稻作文明,不仅养育了中华儿女,而且恩泽天下,惠及了全人类。大约从200万年前巫山猿人开始,长江流域就一直有炎黄子孙在繁衍生息,并为我们留下了数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称世界之最的文化遗址,向世人充分展示了长江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远古文明发源地的灵魂与风姿。以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特别是荆楚文化为主体的长  相似文献   

12.
越窑,作为我国最早形成的青瓷窑系,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工艺与技术直接影响了浙江其他窑系的形成与发展,对我国南北方及周边国家的青瓷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关于越窑的研究,也历来是古陶瓷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浙江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馆长孙海芳先生多年来孜孜不倦地钟情于越窑青瓷的收藏与研究,他所收藏的越窑青瓷"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品质之精,等级之高,堪称集越窑之大成"(朱伯谦先生语),许多藏品是考古工作者和研究者所未见。值此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开馆及由绍兴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博物馆主办,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承办的2007’中国越窑高峰论坛开幕之际,本刊承蒙孙海芳先生首肯,将陆续刊登他撰写的越窑研究文章及他所收藏的越窑青瓷,以飨读者。同时我们也藉此向孙海芳先生及广大为保护祖国文物、弘扬中华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民间收藏家们表示我们深深的敬意。祝愿孙海芳先生和他的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的收藏事业蒸蒸日上,越办越好,祝愿2007’中国越窑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
春之声     
《中国钓鱼》2016,(1):1-1
2016年,将是孕育机会,面临挑战、创新、生机与选择的一年。 在新的一年里,《中国钓鱼》将一以贯之地继续为广大钓鱼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钓鱼是事业,是产业,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其覆盖之广,参与者之众,应该早已超过一些公开的数据,这是一个让中国钓鱼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孙国庆  毛迪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5):47-49,52
武术套路运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孕育之中产生和发展.套路这种"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传统体育运动显现出其外在自然力量形成的运动形态之美和内在的精神力量,体现了其灵魂之美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吕向阳 《收藏》2009,(6):154-155
金秋的周原,田野里是一幅丰收的画卷。扶风县庄白村的刘智生夫妇忙得不亦乐乎。他俩摘完辣椒摘苹果,从天亮忙到天黑,从村西忙到村东。刘智生在周原颇有名气,因为他在1994年11月5日,挖出了让考古界颇为震惊的“王盂”。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1月12日,是长年致力于弘扬中国文化的著名学者汪忠长先生的九十华诞,为使寿诞富有意义,他特地把散居在香港、台湾和美国等地的子孙们邀来上海,与大陆的挚友共同度过了这不平常的一天。借此机缘,老人把他保留多年的先师周鼎珩大师宣讲易学的录音资料传承给大陆学易后人殷珍泉。先生说,《易经》为群经之首,中华文化之源,易学博大精深、弥纶万有,既是哲学的、理学的、科学的,也是应用的。我有义务把祖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希望能够发扬光大,以了心愿。先生特别透露,拜见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时,怀师开口便问:想不想回来?我说:就等老师一句话。我正考虑回祖国来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刘文涛  Jerry 《垂钓》2012,(4):16-21
夏威夷这个梦幻之所,究竟孕育了多少梦幻般的鱼儿?这里本刊只为你展现冰山一角。这一角,足以让每个钓鱼人的梦想疯长!  相似文献   

18.
《白鹿原》是陈忠实先生用六年的时间完成的一部大作.这部小说是由肥沃的白鹿原文化土壤所孕育的.小说演绎了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传奇故事,以有着“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展示出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真实的再现出20世纪时期中国国民的生活状态.小说从头至尾都都蕴含了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出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文化、宗法文化、民俗文化等,都给当代文学史留下了清晰的印迹.  相似文献   

19.
王辉 《集邮博览》2014,(9):23-25
千万年来,长江如巨龙般奔腾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她不仅孕育了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华夏文明,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繁荣昌盛做出了居功至伟的贡献。尤其是她孕育发展的稻作文明,不仅养育了中华儿女,而且恩泽天下,惠及了全人类。大约从200万年前巫山猿人开始,长江流域就一直有炎黄子孙在繁衍生息,并为我们留下了数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称世界之最的文化遗址,向世人充分展示了长江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远古文明发源地的灵魂与风姿。以吴越文化、  相似文献   

20.
程克锦 《精武》2007,(12):46-47
如何使太极拳理论"大义乖"的现状得以改观,让传统的太极拳理论在现代取得本质意义上的突破和历史性的飞跃,这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也是当代太极拳家不可推卸的责任。经验证明,在吸取理论营养的问题上,我们决不能轻易对任何人"剔抉"出的精义奥妙都采取囫囵吞枣、全盘照搬的态度,这样非但不能尝到太极拳的"甜头",而且还会走弯路,吃苦头。祝大彤先生不拘泥于传统的太极拳理论,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太极拳之路,在不乏学术追随者的同时,也有人认为祝大彤先生是以"己意进退先哲",这就引起了学术争鸣的高潮,这是一件好事。编者认为,能把陈、杨、武、吴、孙、和、赵堡、武当、青城各系太极拳传人们的智慧,凝聚到自由、平等探讨太极拳理论上来,进而促进学术的活跃与繁荣,使大家全面、正确地理解太极拳理论,这始终是推动科学发展太极拳文化,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本文作者与祝大彤先生一样,也是过了"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的太极拳名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太极拳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在粤、港一带颇负声誉。寄来此稿时,程先生一再表示,"不为名,不想利,不是为所谓的笔墨争执,若能令读者有所收益,余愿足矣"。并承诺将在适当时机无偿公开一些珍贵资料,实是令人感动。请读者注意程先生的学术个性和他发起争论的根本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