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立体育教学发展的远景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学,不仅要上好肢体上的体育课,更要上好精神上的体育课,同时树立中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及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改善目前的健康状况,教学中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通过对学生的良好的体育观的培养,带动整个社会体育观的认识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一年级,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几年来在低年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切的感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新要求,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几年来在低年级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作者深切感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才能会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小学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体质健康已逐渐成为人们的重点研究对象,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俨然已成为我国的一大重要任务。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是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于中学生体育行为习惯养成的含义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探究,主要从加大教师培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体育课堂秩序等方面对如何培养中学生体育行为习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诸多因素,体育教学的好坏,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和艰巨的任务。体育教学除了强壮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之外,我们还不能忽视体育精神、不能忽视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针对如何强化学生喜爱体育、对体育课有兴趣,如何正确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中学生不但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必须学会怎样合理处事并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当代中学生需要在家庭与社会中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树立起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并预防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推动形成与发展健全的人格和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了培养与巩固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以教育实践为载体,探究了行为习惯对中学德育任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善思则进,二十多年来,经过几轮的低年级体育教学,在教学和实践中探索学生如何快速入门,如何有效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效率,让孩子喜欢体育课,在快乐中学习和锻炼,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一、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相应的策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掌握一年级孩  相似文献   

9.
顾军 《考试周刊》2011,(93):119
我国著名文学家巴金先生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可见,一个人好习惯的养成是多么的重要,它不但是人格形成的前提,更是成人、成才的关键。特别是体育课,大多是体育实践活动课,主客观干扰的因素多,若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上不好体育课。可以这样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上好每一堂体育课的保证。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认  相似文献   

10.
中学体育课教学在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都有很多的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使体育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培养也提供了最充分的条件.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健康、充实、完美的情感世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谐良好的人际  相似文献   

11.
吴荣光 《考试周刊》2012,(64):108-108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体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建立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三重作用,为发展方向与能力不尽相同的每一个人奠定发展的基础,为每一个少年提供开发潜能的机会。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这一生理功能早已被人们认识,不需要再讨论,以下就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谈几点看法。一、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一)德育。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体育课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最佳的条件。(1)体育教学不但可以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精神面貌。(2)利用体育比赛、游戏等进行规则教育,形式上是为保证比赛和游戏的正常进行,本质上是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使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协作树立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2.
体育运动在强身健体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这是体育课的显性价值功能的体现;而通过体育运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则是体育课具有的更为重要的隐性价值功能。体育课的开展,应该通过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与体育习惯的养成这两个基本途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其隐性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行为养成教育,是中学体育课教学的任务之一.它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把握、创设起培养良好品质的氛围,有目的地加强教育,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李众 《班主任》2004,(2):11-11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方法既要遵循道德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行为训练法、活动教育法、品德考核法和环境陶冶法. 1.行为训练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指导学生按照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经常性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是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学生的行为习惯一般是通过模仿或反复训练而逐步形成的.因此,班主任必须注重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严格的训练.要使学生了解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内容、要求和意义;要严格督促,随时总结经验.班主任还要从本班的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有层次、分阶段地实现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李军 《考试周刊》2014,(27):106-106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丰富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和礼仪问题。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学生刚从初中三年级进入中职一年级,还不熟悉陌生的中职学校的环境,老师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中职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文章围绕体育与健康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体育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又能使他们形成终生体育的观念。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求青少年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所以体育课上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就中学生体育现状谈几点不足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使初中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终全面提高学生个体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研究和探讨了榜样的示范、训练、环境熏陶、家校合作等方法与途径对初中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作用.最后向学校和家长提出了建议。本文希望通过对养成教育的意义、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为初中生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养成,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和事业顺利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也直接关系到区域和国家产业大军的素质,因此深入开展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对策研究意义重大。本文试从中职生行为习惯现状、行为习惯存在问题的原因和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对策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力图从增强社会的支持配合力度、加大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力度、促成家庭的积极配合和增进学生自身的努力四方面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促使中职生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人的行为习惯具有社会意义,有着善恶与良莠之分。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人类社会制定和运用法律、纪律、道德等规范,对各个成员社会行为习惯进行制约。儿童时期是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并且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助益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建设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教育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目标指向中包含着遵守社会规矩的要旨。儿歌教育对儿童社会行为习惯具有塑造、固化的意义和作用,而经过社会变革的洗礼,在运用儿歌教育开展儿童行为习惯养成上出现了多元化景象,需要人们加以认识、领悟和驾驭。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的重要性。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影响中学生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健康意识淡薄,对"体育"理解不够,体育时间投入较少,学校场地器材不足且利用率低,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社会、家庭与学校的体育氛围是影响中学生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并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提出科学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