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1994年到1998年,中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已经整整踢了五年。这五年整个甲A赛场弥漫着一股鲍鱼之具和芝兰之香的混合味道,把我搞得晕头转向。说到举行甲A联赛的初衷当然是很好的了,就是要把中国足球搞上去嘛。中国足球踢了那么多年都没冲出去,有些人把原因归结于没有实行职业化,而且在1993年中国队被洋教练施拉普纳统率者在小组赛还是败于伊拉克足球队。所以中国足球在那一年失败之后碎然加快了职业化的进程,在1994年甲A联赛终于标由登场。甲A首先从名字上就有一种中西混…  相似文献   

2.
红红火火的1995年甲A联赛,以“申花”怒放落下帷幕。人们从联赛中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春天,看到了中国足球崛起的希望;然而,联赛中接二连三的裁判纠纷,也使人们感到了在这春天中的一丝寒意,使联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相似文献   

3.
十年一觉扬州梦。中国足球甲A联赛在游戏规则尚待完善的背景之下苦苦挣扎。备受假球、黑哨、竞技水平低、市场疲软、缺少信誉以及贪婪、欺诈、虚伪等或隶属于职业足球本身、或滋生于中国人固有劣根性的种种因素的困扰吞噬,注定要成为一个“短命儿”,前后仅仅用了十年的光阴,甲A联赛就走进了历史的坟墓。甲A大旗倒下了,中国足协又扯起了一面取而代之的新大旗——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这一新的联赛将于5月12日粉墨登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一个多么响亮诱人的名字!然而它却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嫌。正如甲A注定要成为一个“短命儿”一样,中超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实际内容上都是一个“早产儿”,它也将命运多戕。  相似文献   

4.
山东职业足球史上另一支曾在顶级联赛征战的俱乐部——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隶属中能集团,该俱乐部成立于1993年12月31日,俱乐部前身系山东省经贸委(青岛)队、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青岛颐中足球俱乐部,是青岛第一支职业化足球队。作为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创始球队之一,1994年获得甲B联赛冠军成功晋级到甲A联赛;1995年不幸从甲A联赛降级。  相似文献   

5.
足球是今日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运动,而托起这第一运动的则是亿万痴心的球迷。中国是一个足球竞技小国,同时却是一个球迷超级大国。1994年中国揭开了足球职业化序幕,中国球迷大踏步走上甲A联赛的大舞台,是他们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使14个战场就像14个巨大的盛会,在这些城市掀起巨澜,让全国人民都关注这场没有硝烟的“地域战争”。麻辣烫的四川球迷甲A联赛五年来,成都球市持续火爆,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政治经济实力雄厚的发达城市,堪称中国第一球市。成都走出的第一步是承办第15届世界杯外围赛小组赛。那次赛事虽然预先宣判了中国队的“死刑”,但球场气氛仍然热烈悲壮、威武雄浑,成都球迷出了一次大风头。1994年甲A联赛、四川全兴队被“扩大”进来。四川球迷欢喜若狂,成都赛场场场爆满,甚至出现排队30多小时买  相似文献   

6.
《新疆体育》2001,(10):14-14
1994年全国甲A联赛第三名;1995年代表上海申花队获甲A联赛冠军。1996年代表上海申花队获甲A联赛第2名。1997年代表上海申花队获甲A联赛第2名。1997年代表上海申花队获足协杯第2名。1998年代表上海申花足球队参加全国足球甲A联赛,与队友合作获第三名。1999年代有上海申花足球队参加全国足球甲A联赛.与队友合作获第五名。  相似文献   

7.
足坛动态     
首汽集团设立“首汽杯”评选全国足球甲A联赛最佳赛区 日前,中国足球协会、北京首汽集团公司、中国福特宝足球产业发展公司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首汽杯”全国足球甲A联赛最佳赛区评选活动。 全国足球甲A联赛最佳赛区评选活动,旨在规范球迷言行,保证赛场良好秩序,提倡文明的赛场风气,以此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此次活动设立“全国足球甲A联赛最佳赛区首汽杯”和奖金,奖励在全国足球甲A联赛中最文明、最热情、最有序的赛区。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中国的农历猴年,甲申年。在这个猴年,中国足球在中国足协的策划下进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中国的足球联赛也有了和世界其他顶级联赛齐名的超级联赛,虽然联赛水平似乎不会有什么质的提高,但是中国足球总算摆脱了“甲A、甲B”的称号,至于中国超级联赛能不能在俱乐部全面职业化后有什么质的变化就让中国足球界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9.
人们期待的甲A联赛再度拉开大幕,在经历了5年的足改和1998年出现的阵痛之后,甲A联赛的第6个年头将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非常关键的赛季。全局上看,去年由于职业化改革以来积存的诸多问题而引发了中国足球矛盾的大爆发,从球赛本身的质量到球市等外部因素都降到了职业联赛以来的低点.这在职业足球的发展史上被称为“瓶口之年”。中国足球能否真正下决心去解决自身的弊端、能否做到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实质性的突破,去使我们的职业职赛更纯粹,去抓住时机使甲A联赛突破“瓶口”,重新获得广阔的空间,今年将是迈出决定中国足球未来方向的…  相似文献   

10.
足球热,足球火,甲 A 联赛更是万众瞩目。本刊推出新栏目《甲 A 看台》,旨在加大甲 A 的报道力度。古云: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泉。甲 A 联赛是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根本”和“源泉”。希望读者关注并喜爱《甲 A 看台》!希望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1.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这个到现在也许已经不再被人们所时常提及的名称,悄悄地走过了它近乎1000个日子。当然在这3年的时间里,这个被称为先天不足的畸形儿还是被赋予着一次次的恨铁不成钢的希冀,因为尽管它的名字由"中国足球甲A联赛"变化成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不变的仍然是那个让人爱恨交加的——中国足球。盘点三年中超悲悲喜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 1998年全国足球青年联赛一抢一技术统计 ,并将其结果与 1998年全国足球甲 A联赛一抢一技术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青年联赛一抢一技术明显低于甲级联赛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万达归来     
大连万达集团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介入足球领域,其投资组建的大连万达队在中国足球甲A联赛时期创造了辉煌的战绩。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也因此在中国足坛声名鹊起。1998年,王健林因对联赛中存在的问题强烈不满而  相似文献   

14.
’96甲A联赛的悬念终于解开,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各地域和城市的人们为它注入了极大的感情。对相当一批人来说,没有甲A联赛供品评玩赏将是有缺撼的和不完整的生活。然而,甲A联赛并非关起门来斗一斗让国人看看热闹而已,从球员、教练到球迷还有更高意义上的追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至今仍不到世界杯上走一遭,简直是荒唐和耻辱!从大的范畴上来讲,即使成绩好的球队、出尽风头的球员,也是大耻辱下的小荣耀。球迷(更不要说职业足球人)不会满足于这种歌舞升平的景象。中国足球是希望与危机并存,繁荣与萧条毗邻,中国足球既是商品经济冲击下的产物,也是植根和脱胎于山坳上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冷眼看甲A     
甲A联赛已近尾声,火爆的场面预示着1995年的中国职业足球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各队虽在场上更加投入,然而技战术打法和个人技术素养在日渐白热化的争夺中,越发显得力不从心,随着甲A联赛即将敲响收兵锣鼓,这种使’95甲A联赛难以画上一个圆满句号的因素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六千万个期待——关于武术市场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岁末,当赢得足球甲A联赛“足球先生”荣誉的黎兵为应酬新闻媒体采访、慕名者签名而不胜其烦时;新中国诞生出的首个“武状元”陈超仅在武术圈内起了一阵涟漪后复归平静。 1996年,甲A联赛开赛不久,即传来各大赛区球市火爆的消息,能容纳43000人的成都市体育场,在四川全兴队主场迎  相似文献   

17.
躁动的八月     
甲A联赛截止8月13日已战罢十轮。比赛质量继续提高,观众热情不减,各赛区的组织工作绝大多数是好的,甲A联赛继续被看好。 当然,中国足球沉疾多多,不可能在搞了一、两年较为成功的联赛后,便能治愈的。相反,在1995年的8月,我们听到和看到了许多需要人们引起注意的人和事,这对能否圆满地为1995年的甲A联赛画上一个句号,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96的甲B联赛已成了中国足坛的另一道风景线,随着众多名教头和昔日的甲A球员的入盟,中国的甲B联赛已远非昔日那个稀稀松松没多大吸引力的联赛了。无疑,甲A赛场的火爆正在感染着甲B联赛,职业足球的魅力正在激发着甲B众将士迎头追赶的劲头,重新被煽起激情的中国足球的落后地区,也对本地的甲B球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毋须置疑,冲上甲A,乃一步登天,跌入乙级则深渊万丈,保住甲B则希望仍存。正是在这种职业足球毫无情义可言的残酷竞争的形势下,甲B的12路诸侯各打各的算盘,都想“算计”掉对手,或一步登天,或站稳脚跟。 有意思的是,甲B联赛三轮赛事战罢,排名前六的六支球队,除了上海浦东队跌至第11名外,其余的前五名的球队恰是(包括浦东队)提出今年欲冲甲A  相似文献   

19.
《中国足球报》社与瑞士英纳格手表厂联合主办的英纳格杯’96中国足球甲A联赛前3名竞猜活动1996年11月19日在北京举行了抽奖仪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甲A联赛已经搞了8个年头,尽管球迷们因2001年的甲A联赛被“肢解”得七零八碎而产生出了些许的不满,但由于国家队冲击世界杯宣告成功,使得2001年的甲A联赛将注定会被抹上更浓重的历史色彩,同时这一年的联赛也因此而显得意义不凡。 坚定了搞职业联赛的信念 在中国足球开展职业联赛的八年时间内,我们对世界杯发起过两次冲击,第一次以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以一圆世界杯之梦而结束。 在过去的八年里,我们曾经在职业联赛面前迷茫过、彷徨过、甚至怀疑过。球员职业素养的低下、足球水平未见显著提高、球员收入过高、假球黑哨的衍生泛滥等等现象成为了我们产生上述疑惑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