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的阐述,指出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提倡供给侧改革的今天,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成为当下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的PPP模式,对提高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与效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PPP模式的适用情景,政府有必要在PPP模式驱动设计方面综合考虑准入机制、奖惩机制、融资机制、价格机制、风险机制等多种因素,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和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践和理论验证,认为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不是政府一元的,而是包括改府在内的多元主体。目的在于为提高我国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村庄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面,采用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推动村庄经济发展,来实现公私合作,有利于缓解村庄政府债务压力,丰富村庄的投资主体,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就目前PPP模式在村庄公共物品供给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经济风险,并提出了优化PPP模式运行的建议:建设社会监督系统;建立科学的村庄公共物品供给供应机制;促进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是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供给体制”、政府职能残缺、融资体制障碍等。建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分析模型,验证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对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影响。据此,文章提出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保障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演进可大致划分为萌芽、过渡、形成和延续四个时期,运用历史的分析方法,对不同时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供给模式、供给特点等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度与农村基层政权治理模式具有直接相关性。同时,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是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度的延续,其缺陷表现在:制度内供给不足、制度外供给主体缺失、供给与需求脱节等矛盾。据此,提出了对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进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现阶段我国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激活农村商品市场,释放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但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严重而普遍,尤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医疗卫生等方面尤为明显。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是导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最直接原因。现阶段,政府作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最适当的责任者,为增加农村公共物品投入,可采取加大公共物品财政投入,优化公共物品财政投入结构以及发行公共物品融资债券等财政措施。  相似文献   

8.
常瑛 《运城学院学报》2011,(4):11-13,34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体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面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长期存在,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融资渠道狭窄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改革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建立良好的投融资渠道,合理调整和优化供给机制,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共物品的边界和范围,实际上很难明确划分。大部分物品介于纯粹公共物品和纯粹私人物品之间。引入产权制度、组织以及技术等排他手段,公共物品能够由私人有效供给。争胜竞争市场过程中的企业家行动总是能够展示出公共物品的多种私人供给方式。一定情况下,搭便车和排他问题不再成为提供公共物品的制约因素,非赢利性行为下的民间公益,也是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一种现实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公共物品市场供给的本质在于生产而非供给.因此,在公共物品供给的过程中,提供的责任在于政府,而生产的责任则更多的在于市场.这一理念给我国的公共物品的启示是: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市场在生产中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城乡差距突出表现为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距。农村公共产品的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要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公共选择机制,健全农村公共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确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主体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单一的供给主体出现了低效率和无效率,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应当多元化。因而,探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已经成为研究公共产品供给的必然趋势。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改变政府作为单一供给主体的劣势,积极探索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论PPP模式在我国城市公共品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PPP模式在我国城市公共品领域已经得到了一些应用。根据其涵义及实践,PPP在中国的适用具有融资、优势、政策、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依据,但具体运作PPP模式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公共品建设中PPP的实践,从法律政策、融资渠道、采用时机、选择合作伙伴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从资本安全的考虑出发 ,否定抵押物进入公司设立领域固然有其法律依据和法理支撑 ,但缺乏完全禁止抵押物出资的充分理由。德日两国的混合现物出资方式无疑可资有益借鉴。在我国法律现有框架下将抵押物流通制度与现物出资规制制度有机结合 ,同时予以必要的完善 ,是完全可以实现抵押物的合法出资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存在着主次错位、职责模糊、层次不清、统筹不力和供给缺位等问题,造成农村公共品供给滞后短缺。农村公共品供给各主体不同的行为取向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博弈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强化各主体的合作。中央政府是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强势主体,是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难题的关键。地方政府的局部非理性特征决定了其供给行为的扭曲,中央政府应对其约束与激励并举。农民由于内生合作能力的贫弱较难成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需要一个自上而下凭借行政强力的乡村组织介入到村庄秩序的建立中,同时也要健全农民的利益诉求机制和民主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6.
协同治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的可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着供给结构失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总体不足等问题。就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未来需要而言,迫切需要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其关键是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民众之间的协同效应,即明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权责体系;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资源保障;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信息平台;培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社会资本,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形成协同治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从基本公共品类型与供给方式来看,农村社区基本公共品类型复杂多样、合作机制呈现多元主导格局;从筹资来源渠道来看,农村社区基本公共品资金来源渠道由传统单一型向多元筹资方式转变;从决策机制来看,农村社区基本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由传统威权型逐步向协商治理模式转向;从合作能力的影响因素来看,影响农村社区基本公共品合作供给能力的基本因素有利益关联度、集体经济实力、村委会权威水平、村民参与水平以及相关宏观政策五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义务教育作为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经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本文就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责任,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物品提供的政府失灵以及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低效率的矫正等问题作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9.
城乡公共产品筹资制度的差别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城市公共产品由制度内财政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由制度内外财政提供。这是我国执行城市偏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扭曲的财政、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的结果。改变城市偏向的经济发展战略,改革政治经济体制,方能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产品筹资制度。  相似文献   

20.
王飏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36-37
治理理论是20世纪末在西方出现的一种新的理论,地方治理理论是其分支,相对于一元化的模型,它主张在治理中尤其是社会政治治理中的结构应当是多中心的、自主的、分工合作互为补充的。从这一理论观察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针对我国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严重不足的现状,提出除了强化和优化政府对于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外,商业市场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不同的供给途径,也将成为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另外渠道,这使得我国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呈现日益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