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高等学校散打课程目标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散打课程目标构建进行了研究。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散打项目特征、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学习兴趣,普通高校散打课程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打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基本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掌握散打基本礼仪规范和散打常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促进大学生身体的健康,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竞争及尊师重道的良好意识和明礼、谦恭的良好品德。  相似文献   

2.
克服散打实战教学中学生的焦虑心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校专项武术散打教学中,发现高校学生既想学习武术散打,但又普遍存在一种“怕打”的心理焦虑;本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并提出在教学中调节的方法;使学生对中国武术散打有正确的认识,促进高校体育专项选项课改革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散打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散打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中国武术中称为散手 ,一直在民间流传。武术散打继承了中国武术散手的技术特点 ,其技击手段包括踢、打、摔、拿等技术。目前的武术散打存在着一些问题 ,影响了散打的发展。散打的前途在于改革 ,改革应使散打发挥中国武术的技击特点 ,并对散打比赛装备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中国特色体育实践道路,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构建以中国本土体育文化为载体的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体系。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理论框架,提出我国武术散打生成逻辑的命题,深化对中国特色体育实践道路的再认识。武术散打生成逻辑是:1)不忘本来:武术散打生成的历史依据,原始社会的人类本能、两两相当的比试形式、擂台比武的特殊场域;2)吸收外来:对抗性质的比赛探索,中央国术馆的国术国考、全国武术擂台赛的昙花一现、全国运动会武术对抗的一枝独秀;3)面向未来:武术散打生成的现实需要,竞技体育的需要、武术技击的需要、中国特色价值认同的需要。进而从学理角度对武术散打的概念、武术的核心价值、武术散打发展3个方面做出审视与思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5.
在散打教学中,元认知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对旗语和散打教学实践过程的认知的认识,也就是指学生对自己认识散打过程的体育认识能力,在散打教学中,如果教与学双方都能够知道观察运动记忆、运动思维、运动技能的形成是怎样进行的,它受哪些因素所制约,如果在体育锻炼中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认识活动达到预定的目标,那么就会较大地提高体育教学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规则的改动对散打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使散打比赛更加激烈、刺激 ,具有观赏性 ,以及尽快进入和占领体育市场 ,散打规则进行了修改 ,即不戴护头、护胸、护腿 ,以此激发运动员的竞技极限 ,展现散打比赛的精彩场面 ,让更多的群众来关注和参与。散打规则的改动能否增加比赛中的技术动作含量及其它因素 ,以推动散打运动的发展 ,为此进行了数据调查统计 ,进而分析规则改动对散打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散打中身体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打运动是竞技体育中对抗强度最大的运动之一,运动员在散打比赛中要使用踢、打、摔等各式技术,为达到最佳克敌制胜的效果,就应该在散打的技术运用过程中注重与生物力学原理相结合。通过对散打运动技术有直接影响的身体稳定性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从应用的角度将散打技术动作与生物力学原理相结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散打选项班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研究了在普通高校散打选项班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发现喜欢散打项目的学生具有与其他学生不同的人格特征 ,他们的心理素质较差 ;通过对人格特征与体育成绩和体育兴趣的相关分析 ,分析了人格特征与散打技术的学习和运用的内在关系 ;并指出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育项目特征的冲突是学生体育兴趣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应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基层散打运动员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揭示陕西省基层散打运动队运动员文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陕西省基层散打运动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完善区域体育发展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竞技散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校体育来普及和推广,扩大其影响,学校教育又可通过开展武术散打运动为其培养目标服务,但当前开展的竞技散打,竞技性强,很难在普通大、中、小学普及和推广。针对两难现象,提出对当前开展的竞技散打进行,运动负荷的轻松化、运动技战术的简化、武德和行为规范的强化、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的体验化等的轻体育化过程的改造,使其符合普通学生的身心特点。旨在为当前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理论分析法,对散打若干重要批判观点进行评释,提出散打的发展对策,认为:坚持散打继续申请进奥运会的大方向不动摇;吸收传统武术和世界各种技击术的优点,构建有民族特色的散打技术体系;改革散打竞赛规则,适当地运用肘膝技术,以提高比赛的观赏性;顺应时代潮流,逐渐改革散打体制,走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应对世界体育和奥林匹克体育有所为、有所贡献的角度,从成为奥运会项目必须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即:运动项目的不重复性与国际化为切入点,欲阐明武术散打要成为奥运会项目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科学确立我国武术散打项目的属性和项目普及与发展关系的问题以及武术散打技术量与质的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是武术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散打改革的必由之路。为加快推动散打职业化发展步伐,释放武术散打商业价值,拓展武术产业经济,特展开对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路径的研究。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进行探析,并具体从人才、管理、赛事三个制约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人才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根本支撑,并应着重培养运动员人才、经纪人才和管理人才;管理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并应成立职业散打组织、建立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赋予法律保障;赛事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市场动力,并应改革规则赛程、打造品牌赛事、保障赛事稳定。  相似文献   

14.
武术散打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公选课程教学中开设武术散打项目,能够使学生健体防身、锻炼意志、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交流技艺、增进友谊,对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据武术散打项目的特点在学校体育中可以作为一门公选课开设。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并尽可能长时间的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创造更多的优异成绩达到竞技体育的经济性和时效性.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等方法对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进行研究与分析,指出影响散打运动员寿命的训练因素和非训练因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6.
广西武鸣“三月三”壮乡民俗盛会中的散打擂台赛,开创了解放后广西武术散打擂台赛及全国擂台赛的先河,它具备了民族和时代的发展特点.研究武鸣“三月三”散打擂台赛的发展现状和壮家武术习俗,对弘扬、壮大广西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武术散打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散打运动在重庆高校开展情况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重庆市20所高校各种体育运动开展情况的了解、调查,发现男大学生非常热衷于散打运动,但却缺乏有关部门重视和正确引导.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指出对于散打运动应给予支持和保护,使散打运动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武术散打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散打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武术散打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散打的发展。散打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包括充分体现中国武术的传统技击特点、搞好国内的各级比赛、在青少年中大力普及散打运动、并对散打比赛装备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散打通级比赛运动员礼仪完成情况的统计与调查表明:1)散打运动员完成礼仪情况比较混乱,认识不很清楚,急需严格的专业培训加以规范;2)应切实重视武术散打礼仪教育,强化武术散打教育功能,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色;3)应加强竞赛中武术散打礼仪的研究,确定明确规范的礼仪内容与要求,注意在日常训练中强化武术散打礼仪教育,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整体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散打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在高职院校逐渐得到推广与应用,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散打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耐力水平,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不怕吃苦、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自信心、树立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意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散打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散打教学方法的研究,这些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高职院校散打运动的开展。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散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散打运动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就散打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