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论断无疑给争论多年关于语文性质的大讨论画上了鲜明的句号,《先秦诸子选读》无疑承担了实践人文教学的历史重任。《先秦诸子选读》所体现的人文精神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没有文化底蕴的大脑就会形成一座座的文化沙丘,一座座文化沙丘的产生就会导致文化的消亡,文化的消亡就会磨灭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褪去了共同文化记忆的民族就会失去他们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沧桑巨变而能紧紧地守护着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就是因为共同的文化认同使他们搀扶着走在一起。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种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先秦诸子选读》是选修课程系列中的一个模块,它的教学宗旨是通过向学生讲授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散文,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它的内容是必修课程的辅助与升华,因此,教师授课时应采取相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1.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1)从学习文言文的角度,引领学生阅读、翻译选文。重点讲授第2.4、5节。(2)在学习选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深入和系统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王北平 《考试周刊》2013,(37):30-30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实践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于不同方面,如教材设置、现实学情、教师的专业化素质等。文章分析现实存在的困难,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刘鑫 《教学随笔》2014,(8):20179
笔者在多次教学《先秦诸子选读》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思考、试验和调整,摸索出两个在完成读懂文意、领悟哲理两大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语文课堂生动性、趣味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先秦诸子选读》这一选修课程的宗旨是"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文化传统的热爱……培养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且诸子文章中语言艺术成就极高,修辞丰富,说理严密,行文恣肆而又典雅,为我们语言的积累、学习提供了源泉。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紧张,读书时间有限,对社会、对现实的关注及思考缺乏深度,导致在作文上立意不深、切题的角度不准、语言空洞无物、缺乏写作素材、没有创新能力等。《先秦诸子选读》中孔孟思想的课堂教学与作文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那些文质兼美的素材中挖掘写作方面可以鉴赏的要素,让作文训练在《先秦诸子选读》教学中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教学《先秦诸子选读》并非枯燥乏味的梳理文意,而是一种与那些遥远而亲切的灵魂对话,从而让学生洗亮眼睛,净化心灵。选读本为我们提供了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9.
《先秦诸子选读》作为选修教材进入高中语文课.对语文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著作该怎样教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作者就《先秦诸予选读》的教学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以更好地指导选修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门西革 《成才之路》2012,(17):28-29
正《先秦诸子选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版选修教材,该教材的出现是新世纪中学教学改革的成果。通过学习先秦诸子的论著,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该教材是按诸子著作分类编排的,这种编排法在教学中的优点是能够使学生清晰了解诸子各自的思想和文风。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无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后,高二下学期的语文课要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这本书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但是已经上过这门课的老师反映,学生对这本书的兴趣并不大,甚至还有一些抵触或排斥心理。面对这种情况,我一直在思考,一是怎么能提高学生课上思考的兴趣,二是怎么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思想依然活在现实生活中,是生活中仍然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2.
《文化论著研读》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加强文化论著阅读有利于传承优秀文化的生命,同时也是一条对学生进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课程整合中的大语文观和文化大背景中的语文能力同样要求我们正确认识语文的语言文化本质。提高开发《文化论著研读》校本课程的自觉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选修课程”中也提出要开设“文化论著研读”,因此,进行高中语文《文化论著研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教了好多年好多遍的《论语》,始终也琢磨不透其所蕴含道义之精髓。有句话评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正道出了儒家思想之博大精深。若要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其中深奥的道义,需多方设疑方能柳暗花明,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14.
标题中我用“开放”一词的旨意,便是强调选修课不仅要让学生在选修内容上拥有绝对自由的选择权,学习过程中也要以学生自修为主,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并且还要确立重过程轻结果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下面我以文化论著研读中《先秦诸子论著选读》(人教社)为例谈谈我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张莉娟 《现代语文》2011,(9):145-14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设计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相似文献   

16.
赵波  李志坚  蒋灵 《物理教学》2022,(12):21-23+80
本文以人教社2019年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力的合成”为例,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境化教学设计。在感受团结协作、劳动观念进行班级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注重对物理概念的建构、对科学思维的渗透、对科学探究的体会和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实现智育、德育和劳动教育的共同发展,并在课堂实施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提出了文化论著研读这一新名称,就是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作品中能获得瓶的体验和发现。但目前语文教学存在重工具性,轻人文性,学生缺乏文化积淀,为追求高分,天天让学生沉浸在题海中等等问题。没有用《课标》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来衡量教学的价值,而追求的是功利性。  相似文献   

18.
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进入高中语文教材是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创造性突破。《乡土中国》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拓宽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入选教材的范围,加强了中华文化思想观念的社会化学习与承传教育,有利于培育和加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及理性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土中国》入选教材对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语文课程教育目标已从基础认知向着素养培育转变,对学生品质的培育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最终达到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诗经》作为一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流传至今,其...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一部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经典著作,在政治、哲学、道德、伦理、文学、教育、艺术等方面,有着很多鞭辟入里、影响深远的见解。对于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如果能在课堂上学好《论语》,可以说是受益终身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