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1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在随后以色列工学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谢赫特曼以“天崩地裂”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熊丙奇 《生活教育》2011,(21):27-28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耐人寻味的是,谢赫特曼曾因这一发现被斥为"胡言乱语"、"伪科学家"。当30年前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时,他面对的是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准晶  相似文献   

3.
周云龙 《生活教育》2011,(11):27-28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耐人寻味的是,谢赫特曼曾因这一发现被斥为"胡言乱语"、"伪科学家"。当30年前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时,他面对的是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准晶  相似文献   

4.
1982年4月8日,对于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来说,这一天,非比寻常,他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了一种"反常理"的现象,发现了准晶体。准晶体的发现,让谢赫特曼喜出望外,他感觉到自己走向了成功,这些年吃的苦、经历过的艰难终于有回报了。可当他在第一时间就向世人  相似文献   

5.
阿碧 《中学生百科》2012,(15):49-51
20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之前,很少有人能猜得出今年的获奖者是科学界的"窦娥"。他就是以色列材料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1982年,谢赫特曼发现了打破晶体学常识的准晶体,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这一发现,他也因此受到科学界的排挤,著名的化学家鲍林甚至称他为"准科学家"。将近30年后,这位准科学家却站到科学界最高的领奖台上。●打破常识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化学奖 以包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谢赫特曼1941年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1972年从位于以色列海法的以色列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任该校教授.  相似文献   

7.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是以色列科学家,他1941年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一个乡村,父母都是农民。1972年,他在以色列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由于谢赫特曼习惯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一切,因而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就难免与他人产生磕磕碰碰。或者说,他过得不是那么如意,甚至有人嘲笑他是个疯子。1982年,41岁的谢赫特曼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这年4月8日,他在大学的实验室里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铝锰合金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固体物质。他异常兴奋,把这种固体物质命名为"准晶体"。谢赫特曼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了同事,但没有人能理解,更没有人相信。他不但没有得到与同事分享惊喜的欢乐,反而遭到了无情的嘲笑。  相似文献   

8.
1901年,荷兰科学家范特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得了第一届诺贝尔化学奖。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诺贝尔化学奖。穿越110年历史风雨,诺贝尔化学奖串联着化学学科发展的脉络,一路见证化学的奇迹行走至今。  相似文献   

9.
20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准晶体”的发现最终赢得评委会青睐。有趣的是,这项研究一开始被许多科学家怀疑和排斥,而固执己见的“准科学家”最终赢得了桂冠。 当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在29年前发现“准晶体”时,甚至难以发表论文。当时所有同行都认为,“准晶体”违背了科学常识。比如直到不久前,“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金属属于晶体,玻璃属于非晶体”的结论,还写在很多中学教科书上。谢赫特曼的发现,显然挑战了这一“科学常识”。  相似文献   

10.
曾经的伪科学家 “胡言乱语”“伪科学家”,当30年前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时,他面对的就是这样来白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准晶体”违背科学界常识。  相似文献   

11.
曾经受尽别人嘲笑和怒骂的男孩,2011年终于站在了诺贝尔化学奖的领奖台上。他的执著、坚强、隐忍和不断进取之心,强烈鼓舞了成千上万的人们。曾在实验室里险些丧命谢赫特曼1941年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一个乡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因为家境贫困,谢  相似文献   

12.
1982年4月8日,对于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来说,这一天,非比寻常,他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了一种“反常理”的现象,发现了准晶体。  相似文献   

13.
从北京时间2011年10月3日开始,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陆续颁出,布鲁斯·巴特勒、布赖恩·施密特、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埃伦·约翰逊·瑟利夫…一在这些对普通人来讲既陌生又令人崇拜的名字后面,人们有理由相信:  相似文献   

14.
王倩  高俊 《高中生》2012,(7):39
在过去的45年里,以色列本土已经有10人获得诺贝尔奖,更不用提那些犹太裔科学家所获得的奖项了。以色列之所以能在科学领域独占鳌头,与以色列高校的科研氛围是分不开的。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所在的以色列理工学院是有名的  相似文献   

15.
气韵生动是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来的。谢赫的生平无从查考,通常称他是南朝齐(479—502)人。历史上的南齐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应该说谢赫的主要生活和创作年代,是在齐、梁之间。  相似文献   

16.
谢赫出生年代应在公元465年左右,其著作不是《古画品录》而应是《画品》;谢赫提出的"六法"内容和释义历来说法不一,在此对其做一较具体的辨析。  相似文献   

17.
谢赫六法之"气韵生动""应物象形",不仅对中国古代水墨人物画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且对中国当代乃至世界绘画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谢赫"六法"之中的"气韵生动""应物象形",并以实例阐述"气韵生动""应物象形"这两种绘画理论对超写实人物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有人形象地描述道:“斯坦福就是硅谷的孵化器”。时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的弗里德克·特曼很有先见地认为,高校的未来在于人才。为此,特曼提出了著名的“学术尖端”的构想,这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吸引顶尖人才,二是树立顶尖科系。  相似文献   

19.
预言新粒子的"理论机器"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夫特(左)1946年生于荷兰登海尔德,荷兰籍。1972年在乌得勒支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起任乌得勒支大学物理学教授。曾获美国物理协会1979年丹尼·海涅曼奖,因重正化规范理论的工作获1982年沃尔夫奖。1982年起任荷兰科学院院士。费尔特曼1931年生于荷兰,荷兰籍。1963年在乌得勤支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6至1981年任马得勒支大学物理学教授,1981年起任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物理学教授(现退休)。因重正化规范理论的工作获欧洲物理协会1993年高能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奖。1981年起任荷兰科学院院士。霍夫特和费尔特曼因为粒子物…  相似文献   

20.
关于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互动机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建立,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特曼式大学"的出现."硅谷之父"特曼首先提出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结成伙伴关系的创议,并首创了在产学研合作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旨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硅谷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