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才之路》2012,(4):F0002-F0002
“钱学森之问,是一个世纪之问,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需受全社会都来思考和回答。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复杂,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回答。比如说,有经济方面的原因.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有教育方面的原因。经济上,我们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影响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外语教育更加有效,一直是我这几年来经常思考的。直到听了张连仲老师的讲座后,我才开始重新思考对英语教学的定位。张老师提倡的不仅仅是有效,更是有用且有益!如何在现今的社会中培养具有思维能力的人才,才是一个更长远的目标。因此,教师要让英语教育变的有效、有用、有益!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呼唤创造型人才,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其创新能力,是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所谓创新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的见解等。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质疑诱导,激发创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创新的前提,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在教学中,应提倡学生“不耻多问”,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教师的讲解进行质疑或者提出不同意见。学生质疑后,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思考时…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问题沉重,直击中国教育症结之所在,在全国引发了"教育该如何发展、杰出人才该如何培养"的大讨论.杰出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提倡创新教育.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师,我觉得需要在语文教学领域中探索创新教育的呈现形式.在平时的作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对学生渗透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5.
《月光曲》一文中 ,当贝多芬弹了一首曲子后 ,盲姑娘非常激动 ,问他是不是贝多芬先生。这时文中有一个句子 :“贝多芬没有回答” ,他问盲姑娘 :“您爱听吗 ?我再给您弹一首吧。”其中“贝多芬没有回答”这个句子看似平常 ,但内涵丰富 ,一位老师抓住它设计了一个问题 :“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 ?”学生们认真思考后 ,都想说出自己的想法 ,每当学生说出一个答案后 ,教师都是微笑着点点头 ,并没有马上作出评价 ,只是问还有没有其它想法。其他同学见状 ,热情陡涨 ,纷纷要求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归纳下来 ,答案竟有七种之多 :①贝多芬…  相似文献   

6.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英语老师孜孜以求的,英语教育走过了无数个春秋,总是沿袭着古老的教书方式,英语创新教育此时已经变得迫不及待了,如何创新?怎样创新?突然摆在老师的面前,让我们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之路上不得不思考和为之考虑的事情。以前我们的英语课堂,机械重复,死记硬背,消极被动,老师夸夸其谈,学生昏昏欲睡,哪能谈得上活力,生命力。学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本应该是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有激情。该是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真正能力强的老师此刻该好好的思考:当今的英语教师的任务和责任究竟是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培养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因此,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不得不给我们当代的英语老师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钱学森之问”近年来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一时对当前教育形成巨大压力。的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世纪提问。深刻拷问着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价值;它启发我们思考怎样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问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调研课上,我听了汪藕花老师执教的《说声"对不起"》(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现摘取精彩片段如下——片段:生1:老师,"支支吾吾"是什么意思?师:你先看课文,当老师问陈刚这是怎么回事时,陈刚回答了吗?生1:他只是说"我——我——",然后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师:对呀!他想回答老师的话可是又不知道说什么,于是,说话就怎样——生1:"吞吞吐吐"的。我明白了,"支支吾吾"就  相似文献   

9.
陈宁 《中国教师》2008,(13):25-27
<正>我喜欢问上学的孩子一个问题:"生活中喜欢做什么"。但当我问了三年之后,却是让我心惊肉跳,大概有90%以上的孩子在言不由衷——他们都是在说喜欢做题、喜欢上课、喜欢听老师的话……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答非所问     
今天下午上兴趣课时,老师和我们玩了一个游戏——牛头不对马嘴。游戏规则是:老师问一个问题,你不能正确回答,必须答非所问,且回答过的话不能重复。  相似文献   

11.
近日,听了一年级的一节公开课《小猴子下山》。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老师启发后问:“小猴子为什么要把到手的东西扔掉啊 ?”很多学生都回答不喜欢,而其中一个学生答道:“他的手 (里 )盛不了。”可能这个答案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老师只是善意地笑了笑,未置可否。   课听完了,但那稚嫩的“手盛不了”的童音仍在我耳边回荡。孩子的世界不同于成人的世界,在他们看来是正确的理由,我们却不能认同。老师善意的未置可否,熄灭了孩子创造性的思维火花。现在人人都在谈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离不开创造性思维。那种一个号令,一个步调,一个…  相似文献   

12.
培养创新人才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学校应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特殊使命”来抓。1999年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无论大中小学都应加强创新教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教育的内涵是指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有创新的想法,不满足现状,不满足现成的答案,不墨守成规,善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新的问题,凡事问一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王孝君 《山东教育》2003,(17):11-12
一次,我到一校听课,发现这所学校的学生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全都用“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结论是”等作为发言开头,随后才说出自己的见解,口气之坚决,表情之自信,好像不是在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是在开“大专辩论会”。这一独特的回答问题的形式,令听课者耳目一新。事后才知,该校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独创能力,要求学生务必用“我认为”等出自真心而不雷同他人的发言开头,而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互相争辩。我不禁为该校老师的这一做法而拍案叫好。是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是教育部早已三令五申的,而我们的老师又有几…  相似文献   

14.
正钱学森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世纪之问: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卓越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回答,基于这种动机,今年开学初,我做了一个调研,调研对象是刚上初一的20个名列前茅的学生。我主要问了他们两个问题:一是学习的目标;二是最喜欢哪门学科。现将笔者的调查和思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伴随"钱学森之问"被高调关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问题引起中国教育界的热议。讨论范围不仅包括大学,也包括中小学。那么,对"钱学森之问"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回答呢?我觉得,杰出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课堂,经常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却非常少见,这种现象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存在着很大差距。学生长期没有自己的问题可提,思维被别人牵着走,怎么称得上"主动地发展"?学生长期没有疑问可质,对什么结论都深信不疑,其创新精神又从何而来?当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学生心理上讲是缺乏问题意识的表现。所以有关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认识思考。  相似文献   

17.
校园笑语     
现在是谁抱歉?当我们初中的校长收到一盆仙人球时,我问他是不是他妻子送来的。他回答说是的,并解释说,他俩大吵了一架,她可能是把这送来以表歉意。他让我把卡片上的话念给他听,那上面用很大的红字写着:坐在上面。老师的记忆力真好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学生们讲哥伦布发现了北美洲。快下课的时候老师用下面的话作结束语:“这一切都发生在400多年前。”一个小男孩吃惊地瞧着老师,他迟疑了一会儿,最后说:“老师的记忆力真好。”自习课的人数迪娜的爸爸很关心她的学习,也关心她们班的情况,以便了解女儿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学习。一次,他问女儿:“自习课…  相似文献   

18.
我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堂中学的科学教育公开课。接待人员安排了一名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上课,在课堂上,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可是美国客人们却没有表情。当接待者请他们谈谈观感时,他们反问:“这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相似文献   

19.
现今我国教育提倡的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学生不是容器,而是等待燃烧的火把”,当我们重新冷静地思考我们教育的时候,我们会痛切地感受到传统课堂给我们教育带来的弊端,那么我们的教育更多的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潜力开发、思维培养,很显然,我们在提倡一种创新的教育。就语文这一学科而言,它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一位研究者指出:在中学教学中,恐怕成绩最差的就是语文的教学了。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  相似文献   

20.
要培养好下一代,教师必须时时严于律己,事事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这一点对我们小学低年级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孩子入学非常爱听老师的话。家长常反映孩子在家会说:“你错了,我们老师是这样教的”,“老师叫我这样做的”,“不信,您去问老师”。甚至有的家长还开玩笑地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孩子对我们老师是多么信任啊!由于孩子对老师的高度信任,他们事事以老师为榜样。如一次,小朋友陈玲在校学习时呕吐了,当时我动员她回家休息。她却回答说:“我不回去。”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您那次腿砸伤了不能走路,不能站着,却坐着给我们讲课。现在我好些了,我也要坚持上课。”又如我过去教过的学生,一天她深有感受地对我说:“您还记得一次体育课上,因您退着走,被一根木头绊跌倒了,当时您擦了腿上的血,咬咬牙,掸去身上的灰又继续上课的事儿吗?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哩。在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起这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