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相信,不论什么人,当他与故乡告别时,他的心情一定是很矛盾、很复杂的。鲁迅1898年背井离乡外出求学,漂流东洋后栖身北京;1919年返回故里,决定卖掉老屋,接母亲及家眷举家北上。此番搬家,可以说是同故乡的诀别了,他将永远离开生他养他的土地,他将埋葬童年少年的美好记忆,他将割断同这里的各种联系,他将孑然一身去陌生的世界闯荡。古人讲“叶落归根”,而年届“不惑”的鲁迅,却是要“拔根而去”,这种“拔根”式的生命、情感体验,不能不使鲁迅产生一种人生的悲伤感、漂泊感和对未来的困惑感。此后,鲁迅再没有回过故乡…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写于1921年,正值辛亥革命过后不久。当时的中国正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处于一片迷茫和混乱的状态。当然,作为中国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也未能幸免于难,并且极具代表性。在先生的小说《故乡》中,  相似文献   

3.
杨卫东 《课外阅读》2011,(2):197-197
故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总是那么神圣,那么亲切。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每个人的成长,每个人的欢乐与幸福都与故乡的兴衰荣辱,息息相关。走进冰心的《我的故乡》,我们知道冰心祖籍福建长乐,生后七个月就随着父母亲离开福州,一生中只回过两次福州,在福州的生活总共不到两年时间,而且从未回到祖籍地长乐,但她十分眷恋、热爱长乐,总以作为长乐人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4.
邢云龙 《学语文》2020,(2):67-68
作家萧红擅长细节刻画,《回忆鲁迅先生》将伟人鲁迅从容地拉近到我们普通人身边,看似一个个琐碎的细节,却饱含了作者的敬佩之情。萧红以与生俱来的如水温柔,细腻入微的观察,再加上受鲁迅先生熏陶的扎实的语言功底,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相似文献   

5.
读鲁迅先生     
冷吟 《山东教育》2006,(1):113-113
一位在北非街头游荡的阿拉伯少年,虽衣衫褴褛,却聪明可爱,你相信吗?那可能是被埋没的莫扎特;一个相貌平平,在草丛里捧着露珠欣喜万分的孩子,你相信吗?那可能是未来的泰戈尔!  相似文献   

6.
教书是为了育人。教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是要让学生感悟出救国救民的强烈爱国之心。本文从鲁迅的人生经历发掘出了其深沉的报国之惭愧,给学生乃至所有读者延伸了一个更广更深的沉思之天地。  相似文献   

7.
一本散发着墨香的语文书放在我面前,我好奇地拿起来翻阅着.呵,一篇篇文章多么生动优美,特别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读完后,使我对鲁迅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教书是为了育人。教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是要让学生感悟出救国救民的强烈爱国之心。本文从鲁迅的人生经历发掘出了其深沉的报国之"惭愧",给学生乃至所有读者延伸了一个更广更深的沉思之天地。  相似文献   

9.
细雨江南春, 重访绍兴城。 遍寻鲁迅迹, 油然百感生。 这一首诗,是我国著名鲁迅研究专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戈宝权先生题写的。1979年3月中旬,他应邀访问鲁迅故乡,在细雨濛濛未湿衣的江南初春,到绍兴讲学,并游历稽山镜水风光。离别前,应笔者之请,题写了上面这首诗。 戈老 1979年访览鲁迅故乡,距今已二十个年头了。往事如烟,众多旧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倏然飞逝,已不复为人们所记忆,唯有戈老这次绍兴之行,以及此后他另一次绍兴之行,却梦回萦绕在我永恒的记忆里。今年戈老逝世,谨献上这…  相似文献   

10.
<正>鲁迅的《故乡》是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多年以来,对《故乡》的研究解读为数不少,也有常读常新的结果产生:国人精神说、轮回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等等。这也许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再读《故乡》,如果我们把解读文本的视角从社会学移开,不从阶级、社会、政治的角度去审读文本,多从作者写作文本的主观心理和情感结构细读  相似文献   

11.
《故乡》不是一篇政治小说,用“农村经济的破产”这一流行的观点来概括它很不妥当。《故乡》所蕴藏的情感体验主要是陌生与孤独。所表现的是作者鲁迅精神家园失落以后虚无的生存状态,以及在虚无生存状态下顽强不息的精神追寻。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给人的一种总的感觉是"悲凉"——天气寒凉、民生凋敝、故乡"隔膜"、希望渺茫,"悲凉"是全文的基本格调。抓住"悲凉"二字就是抓住了文章的"文眼"。以此为切入点弄清楚全文是如何围绕这两个字进行布局谋篇的,我们就能析出文章震撼人心的"理",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精巧构思。  相似文献   

13.
对于鲁迅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毛泽东主席有一个著名的说法:“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写有“民族魂”的旗帜。此后,产生了大量纪念缅怀鲁迅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15.
马佩、李振江先生的文章《究竟什么是论证》,(见本刊1994年第1期)对刘宗棠的《论“承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现在、张盛彬先生又寄来《究竟什么是成功的论证》.并提出“论证的规律应该是共许律,也可称承认律”.而且张先生认为对此问题的讨论可能是“普通逻辑向前进的一个突破口”.现将张文全文发表,欢迎大家继续争鸣.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什么》,运用儿童喜爱的童话体裁,通过三个牧童在智慧的女儿的诱导下,经过十年亲身实践,终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的道理,揭示了一个普遍而深刻的人生哲理:用自己的劳动,做出有益于人们的事,才是真正的幸福。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儿童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去体会作者所抒之情,弄懂作者所讲的理。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通常只把“我”作为一个人称代词理解,而忽略了“我”背后的深刻意义。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是否真的实现了一个不同于人的“我”?还是只是完成了趋同大众的“伪我”?通过品读《什么是教育》,本文将试着从明晰“我”、“真我”之概念,以及教育之本真要素来浅论如何实现一个“真我”。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是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之一,采取了历史分析的方法论,作者的意图不是介绍教育学的历史,而是介绍历史上的教育学是什么,因而,作者励雪琴是围绕问题、原理及方法,介绍了历史上几种有代表性的教育学主要内容。从教育的人学原理,教育的社会性原理,教育的文化性原  相似文献   

19.
乡土是生命的起源,乡情是中国文人独特的情感寄托。早在弘文学院时期,鲁迅的同学对他就有“斯诚越人也”的评语。(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山水秀美,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鲁迅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结,也塑造了鲁迅忧国忧民的文化性格。从《故乡》与《社戏》看,鲁迅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爱恨交织难以一言蔽之。一、现实的故乡与理想的故乡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尤以鲁迅的乡土小说创作引人注目。鲁迅对乡村描写的独特性与深刻性,表现在一种“忧疑”的文化态度。他直面乡村的愚昧和病态,也依恋乡村的质…  相似文献   

20.
在语教学过程中,教参与其他相关资料有意或无意地强化《故乡》中的“我”不是作鲁迅,理由是:《故乡》是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而不同于一般记叙。然而,这种说法总让人感到有些别扭,我以为有反思的必要:“我”是鲁迅,不可以吗?这个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