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读到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我便被文中那颗诗意栖居的灵魂深深地打动了。那是一首诗,字里行间跳跃的是琴弦上的音符;那是一幅画,草尖树梢流淌的是灵动的色彩;那是一支歌,清新明快的调子中舒展的是一颗诗意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读到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我便被文中那颗诗意栖居的灵魂深深地打动了。那是一首诗,字里行间跳跃的是琴弦上的音符;那是一幅画,草尖树梢流淌的是灵动的色彩;那是一支歌,清新明快的调子中舒展的是一颗诗意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在读《赎回你的灵魂》,一个阳光般美丽的故事。在这个春光渐渐明媚的春天,这是我读到的最具有人性感召力的文字。文章是一首人性美的赞歌。两个镯子让那个少年的青春滑入了泥潭,两个镯子又让他重新找到了灵魂的方向。宽容,这仁爱的光芒,它隐去了刀子  相似文献   

4.
“人皆有灵魂,但灵魂未必总是在场的。”当读到周国平先生《灵魂的在场》中的这句话时,我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句话不正是对当前中学生作文中一些怪现  相似文献   

5.
一天早晨,我在批改学生的日记时,读到了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的自我表白:"老师,我知道您不喜欢我.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可我多么希望您能在看到我时脸上带着微笑,哪怕就一次,因为开学至今,您从来都没有对我笑过."读到学生这样真情表白的话语时,我顿时想到了自己不管是在课堂,还是课余,的确都是板着脸看他的.  相似文献   

6.
孙长清  陈滔 《高中生》2010,(22):22-23
博尔赫斯曾说:"一切阅读都暗示着一次合作以及在某种意义上的一次同谋。"书是灵魂的镜子,我相信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不仅是作者的灵魂,也是曾经  相似文献   

7.
沉重而无奈的教育现实,让我们不得不将教育的意义狭隘到分数的地步,把教育的功能窄化成了谋生的敲门砖……当我读到《教育到底能做些什么》(《人民教育》2011年19期)一文中的这些话语时,不由心头一颤,脑海中蓦然掠过与之有关的那些触动我灵魂的点点滴滴……晓海——一个连乘法口诀都  相似文献   

8.
五月的江南,在我20岁时走过的地方已是繁花落尽,绿荫满枝了但读到这两句诗我还是很伤感,不是因为个人的爱情,而是觉得一个时代中爱情崇高感的丧失,确乎还有亲情、友情,都在人们的灵魂中变得越来越冷漠。——什么是身心相融的爱?也许没有什么人可以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但我认为在这样的诗句中可让我们这个时代疲惫的爱情得以净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魏建宽 《师道》2003,(8):41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我寻找过我是谁。”这是人的头脑在向灵魂提问,这是物质的“我”在向精神的“我”发问。读到这样的文字,你会怦然心动吗?如果会,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哲学家的潜质。因为许多哲学家就是从渴望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开始,一头闯进了哲学的迷宫。“我是谁?”这个问题也像影子一样纠缠着苏格拉底。古希腊雅典  相似文献   

10.
四川联大高教所张琦女士,将她所编撰的《一片丹心育英才》寄给我。我从这本书读到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心灿教授这位“智慧的开拓者与灵魂的工程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更从这本书的背后读到张琦这位已退休的研究员为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所做的真诚奉献。李心灿教书...  相似文献   

11.
我很喜欢虹影的作品,从她的《饥饿的女儿》开始,每次我都是从《作家》杂志上读到,她的《K》我也是从这杂志上读到。这次也是在上面读到。从虹影的创作上说,《饥饿的女儿》是她的一个创作高峰。我曾在美国的斯丹福大学教半年书,  相似文献   

12.
灵魂只能独行我是与一个集体一起来到南极的乔治王岛的。我被编入了这个集体,是这个集体的一员。在我住在岛上的全部日子里,我都不能脱离这个集体。可是,我知道,我的灵魂不和这个集体在一起。灵魂永远只能独行。当一个集  相似文献   

13.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每每读到这样的文字,都给人强烈的震撼,这些感性的文字,只有我们细细体会品味,才能感觉到.这样的精神种子只有住在人的内心深处,方能滋养我们的灵魂.那么在我的课堂上,我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人皆有灵魂,但灵魂未必总是在场的。”当读到周国平先生《灵魂的在场》中的这句话时,我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句话不正是对当前中学生作中一些怪现象的最好概括吗?章本该皆有灵魂,但灵魂未必总是在场的。人若缺乏灵魂,就是行尸走肉;若缺乏灵魂,就是劣质的字建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陈叶华 《师道》2006,(3):40-40
一天早晨,我在批改学生的日记时,读到了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的自我表白:“老师,我知道您不喜欢我。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可我多么希望您能在看到我时脸上带着微笑,哪怕就一次,因为开学至今,您从来都没有对我笑过。”读到学生这样真情表白的话语时,我顿时想到了自己不管是在课堂,还是课余,的确都是板着脸看他的。我不禁微微一颤。在我的内心深处确实存在着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偏爱。可我不是多次利用晨会课、班会课、思品课等多种场合对学生宣扬了自己的观点:对任何学生都把一碗水端平,绝对不偏袒任何学生吗?甚至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一…  相似文献   

16.
妈妈的爱是一本书,千变万化的眼神里都蕴含着关爱。我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妈妈对我投向了赞赏的目光,我读到了——真棒!  相似文献   

17.
一阿Q为什么说“投降革命党”读《阿Q正传》,读到“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一句时,人们往往不禁失笑,但失笑之余,总还觉得其中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这是一个被践踏、被扭曲了的灵魂的自白。“投降革命党”一语刻画了阿Q这个“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准确地写出阿Q心理结构的深层。即对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认识,深刻揭示了深受封建文化积淀所窒息的国民灵魂和沉重的精神创伤。表现了鲁迅要改造国  相似文献   

18.
读到台湾诗人痖弦的一句绝美的诗:“海,蓝给它自己看。”时,我灵魂的那种巨大的触动是无法言喻的。这句诗不仅仅只是表达了诗人的睿智和敏锐,更是对人生作了一种点化。我是曾见过大海的。那辽阔的蔚蓝令人心旌摇动,让人觉得那么美丽的景致是应该呈现于世人的眼底而接受众人的赞  相似文献   

19.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巴尔蒙特的这句话,自从我第一次读到,便未曾忘记。诗人以他纯净透明的心,诚挚、欣喜、宁静地歌颂大地、阳光和人欢马叫、喧腾不息的世界。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表达了对于阳光的敏感和迷恋。那些最深邃博大的灵魂,既能充分体察到人性中的罪恶,又能尽情感受阳光的明朗和温暖。掬一捧水,整个太阳便在掌心里,魅力四射,谁能拒绝?我们的呼吸,我们的灵魂,都在接受阳光。梵高受尽生活的折磨,他渴望阳光,被阳光燃烧的《向日葵》热烈、激情,全世界为之震撼。阳光,无处不在。它舞蹈在埃菲尔铁塔,它攀登在珠穆朗…  相似文献   

20.
周莹 《读友》2020,(11):62-63
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善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贵。”常常行善的人,一定会有好福气降临。小时候,蹲在墙角阅读《增广贤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人不做亏心事……”这些古训,就像种子播撒在心灵的土壤间,滋润着荒芜的成长生活。后来,我又读到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等古人积攒的经典智慧。于是,我便更加确定“善良”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