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判的现实主义是作为‘多余的人’的个人创作而产生的。这些人不能为生活而斗争,在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地位……”这是高尔基在《苏联的文学》一文中所写到的,我觉得这种提法也适应于曹雪芹。当然,这里所涉及到的“多余人”一词,并非完全套用俄罗斯文学中的“零余者”的解释,只想为我们的作者和他笔下的形象——那种不满现实却又找不到出路的痛苦灵魂寻找一个代名词而且。关于《红楼梦》及其作者的研究论著真可谓汗牛充栋,这里不想对曹氏生平多加赘述,只想就曹氏思想及其笔下的主要形象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我认为,曹家被抄的惨状…  相似文献   

2.
“多余人”形象的出现,是世界文学史上特有的现象。“多余人”随着贵族革命运动的开始而出现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几经变度,继而又随着贵族革命的终结而销声匿迹,寿终正寝。于此,从文学和史学的双重角度多视角地分析和论述了“多余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残酷时代里的悲剧。我们在为这悲剧而感叹时,也从历史反思的角度,对他们及其时代有了一个本质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多余人”形象的出现,是世界学史上特有的现象。“多余人”随着贵族革命运动的开始而出现在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几经变度,继而又随着贵族革命的终结而销声匿迹,寿终正寝。于此,从学和史学的双重角度多视角地分析和论述了“多余人”的悲剧,是时供的悲剧,是残酷时代时原悲剧。我们在这悲剧而感叹时,也从历史反思的角度,对他们及其时代有了一个本质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多余人”是俄罗斯学中的一个专用名词,但作为一个社会现象的反映,“多余人”并不是俄罗斯学的独有现象。在中国现代学史上,同样出现了与俄罗斯“多余人”社会背景相似,“时代病”相近、悲剧意义也相同的学典型。剧作家曹禺笔下的曾清,就是其中的一个。本通过对曾清矛盾性格的分析和梳理,旨在强调其“多余人”特征,并由此洞察中国二三十年代一部分中上层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幢憬又迷茫、挣扎又无奈、抗争又沉沦、生活空虚、无所作为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5.
“多余人”是出现于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系列艺术形象的总称。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奥涅金是其中的第一个。其后有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里的彼巧林,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脱离人民,脱离实际。把他们称作“多余人”是因为如赫尔岑所说,他们“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会站在人民方面”,他们在他们“所处的范围内是多余的人”。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19,(2):59-63
"多余人"是俄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但这一文学现象形成的背后则与俄国现代性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俄国早期社会转型孕育了"多余人"产生的土壤,另一方面"多余人"反过来也充当了早期社会转型的现代性隐喻。二者相辅相成,使得"多余人"具有不同以往的全新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而经由俄国"多余人"现象引发的有关现代性主体的思考对当前中国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众多的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共同塑造了“多余人”、“小人物”、“新人”三大独特的系列形象,成为俄国文学的奇观,显示了俄国文学的实绩,反映了俄国文学的特点,也为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夺目的光彩.一论述“多余人”形象,我们首先要提及的是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1)中的男主人公奥涅金.他被公认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这个彼得堡上流社会的公子哥儿,  相似文献   

8.
1995年末,我和几位同行于烟台主持召开比较文学教学教材研讨会,有幸认识了张伟女士,得知她在研究世界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后来又几次通过信函交流关于“多余人”研究的一些看法.出我所料,历经两载,她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竟拿出了2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翻阅这一大捆手  相似文献   

9.
我虽滥竽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之列,又写过一些别人认为是比较文学的文章;但是我对比较文学实在没有下过工夫,视野狭隘,涉猎肤浅,从来不敢以比较文学家自居.现在承张伟女士垂青,送来一部分她的力作《“多余人”论纲》的稿子,这对我简直是启蒙之举,“多余的人”的问题,我过去没有注意过.她向我索序,我实无此能力,只能写几句介乎离题与切题之间的话,以酬她的厚意.  相似文献   

10.
1921年12月,一位远游“饿乡”(这是当时人们对革命后的“苏俄”的称呼)的旅人,怀着“真理”的“饥饿”,写下了一段颇为沉重的话——“‘我’——是欧华文化冲突中的牺性,‘内的不协调’,现实与浪漫相敌,于是‘社会的无助’更(?)丧‘我’的元气,我竟成‘多余的人’。呵!噫!忏悔,悲叹,伤感,自己也曾以为不是寻常人,回头看一看,又有什么特异,可笑可笑”。这既是自我“英雄感”的丧失,又是一种新的自我  相似文献   

11.
我虽滥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之列,又写过一些别人认为是比较文学的文章;但是我对比较文学实在没有下过工夫,视野狭隘,涉猎肤浅,从来不敢以比较文学家自居。现在承张伟女士垂青,送来一部分她的力作《“多余人”论纲》的稿子,这对我简直是启蒙之举,“多余的人”的问题,我过去没有注意过。她向我索序,我实无此能力,只能写几句介乎离题与切题之间的话,以酬她的厚意。首先我必须对张伟女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她在国内外讲坛上讲授外国文学(当然主要是指中国讲坛,否则我们中国的所谓外国文学,到了外国反而就成了本国文学了),垂30…  相似文献   

12.
“多余的人”性格的二重性,早为学术界所公认;但是,在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中,存在着某些对“多余的人”的进步性评价不足的地方,至于把“二重性”作为衡量“多余的人”的标尺这一命题,也有深入论证的必要。把奥勃洛莫夫看作“多余的人”形象,在我国似乎已成定论;然而,这一点却是大有疑问的。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和不同意见,就教于方家、读者。  相似文献   

13.
“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中期以前出现在俄罗斯文学中的一系列文学形象的总称,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前俄国长篇小说中主要的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们有: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中奥涅金,莱蒙托夫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赫尔岑长篇小说《谁之罪》中的别里托夫,屠格涅夫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中的朱尔卡都林,长篇小说《罗亭》中的罗亭,《贵族之家》中的拉夫列茨基,涅克拉索夫长诗《萨沙》中的阿加  相似文献   

14.
为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打下基础的诗体小说《叶甫格尼·奥湼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里,普希金通过对贵族青年出路的探讨,反映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前半期俄国社会的生活。长期以来,批评界对作品男主人公奥湼金的评价和对作品精神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从作品第一章问世起,就已开始。普希金在1824年初写给兄弟的信里,就曾提到他的朋友十二月党人尼古拉·拉耶夫斯基“骂”他的小说;拉耶夫斯基期待的是“浪漫主义,但他找到的是讽刺和无耻”。另一十二月党人作家亚历山大·别斯图惹夫认为,“奥湼金对于小说来说,是一个非常渺小的主人公”,普希金描写奥湼金和上流社会,简直是“用大炮打蝴蝶”。这些十二月党人作家期望的,是非凡的英雄性格,而不是象奥湼金这样的人物。他们还不了解普希金已经前进到现实主义立场。他们和普希金之间的分歧,是浪漫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分歧。  相似文献   

15.
“多余人”是俄国学中的独特现象,反映了俄国人民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特征,本着重对其“多余,无聊,空虚”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多余人     
世上有一个多余人,他单纯得像只小狗,谁对他好,给他骨头吃,他就为谁守门。但是,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用狗守门,他们也喜欢用狗来娱乐,他们可以把狗扔向天空,在狗摔在地上"汪汪"直叫时,拍手大笑;他们也可以用火烧狗的尾巴,在它的仓皇逃窜中,体会看动画片的快感;他们更可能扔下一根骨头,在狗吃掉一半的时候就取走,在狗的哀求中,将骨头扔进阴沟……  相似文献   

17.
18.
“多余人”人物系列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独有的成就,同时也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从“多余人”的形象特征、成因、价值意义等方面对“多余人”进行现代阐述.  相似文献   

19.
“多余人”的爱情是对当时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的冲击和批判 ,“多余人”性格的典型性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抗 ;作家对“多余人”的同情和肯定 ,说明了塑造“多余人”的形象是有进步意义的 ;从读者的角度考虑 ,欣赏“多余人”形象 ,有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阿里西瑛是元代中后期散曲作家,他仅有的几支散曲,反映出丰富的思想状态及其存在方式。有别于元代文人的隐逸主调,西瑛的曲作表现出对隐选身份的废置,以及友朋唱答与寄意山水等体现隐逸情趣的生存方式的弃置。这种“多余人”式的存在,与俄罗斯“多余人”形象相较,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