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影片《流浪地球》一改往日灾难片中人类乘坐宇宙飞船逃离地球的情节,而是让人类带着地球逃离灾难,展现了中国人的家园故土情怀,突出了中国人强调的"愚公移山"精神和"人定胜天"的理念,打开了一个新的科幻维度空间.  相似文献   

2.
<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原则,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表现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培养并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春节第三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便逆势而上,截至2月9日发稿前,累计票房已达14亿元,排片占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数据平台均排列第一。票房证明观众的选择核心依然是电影品质,因为《流浪地球》的电影观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预期,情节、画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来形容。导演郭帆在电影上映前接受新华网采访,直言拍摄《流浪地球》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信任,  相似文献   

4.
海报是电影宣传的重要方式,具有图像和文字,属于多模态语篇。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基于视觉语法理论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对《流浪地球》电影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旨在探究海报中的图像、文字和颜色等多种模态如何共同构建意义。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电影海报是一个由文字、图像、颜色等不同社会符号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的一个多模态语篇。基于视觉语法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挖掘图像中的深层含义,同时让读者更好地体会电影海报的美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影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了不起的盖茨比》写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在那样一个爵士时代,大多数美国人已经开始切实感受到一战为他们带来了物质上的好处,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放肆地追逐财富与享乐。用作者菲茨杰拉德的话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同时,这一时代也诞生了迷惘的一代人,他们找不到新的可靠的精神支柱,因而悲观、失望、彷徨、忧虑,处于一种迷茫,不知走向何处的精神状态之中。本文结合小说的创作背景,阐述小说中主要人物盖茨比和黛西的象征意义,从而揭露小说背后深刻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6.
流浪的地球     
《小学科学》2019,(3):6-9
你能想象,有一天太阳濒临毁灭,太阳系就要玩儿完,地球文明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吗?你能想象,全球人类同程协力,凝聚全部力量将地球推离公转轨道,逃离太阳系吗?你能想象失去了太阳的“照料”,地球人在冰天雪地中熬过千百年,只为抵达遥远的另一个恒星系吗?如果你想象不出来,《流浪地球》会将一切展现给你。  相似文献   

7.
<正>原题呈现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思路点拨写观后感,需要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深入地理解作品内涵,还要结合个人的经历、体会,进行思考和联想,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写观后感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首先,简要概述,精选感触点。在一部影片或电视剧中,能够触动人的地方有很多,但我们书写感受时,最好能提炼出一个角度新颖、结合实际、感受深刻的触发点,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简单概述,引出思考。  相似文献   

8.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于1999年出版的推理小说,细致而冷静揭示了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背后的种种问题。社会财富的过快积累让整个社会变得越发冷漠,道德与人性在人不断被激起的欲望之中变得扭曲和沦丧,唐泽雪惠与桐原亮司悲剧性的人生既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也是属于当时那个疯狂的泡沫经济时代的,他们只是万万千千身处于那个富裕到恐慌的年代中的人的人生缩影。《白夜行》的创作手法和人物形象是对现实社会的折射。  相似文献   

9.
科幻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新奇大胆的创意、绚丽夺目的视觉效果以及人类对未来或未知的孜孜探索精神,创造出崭新的电影空间,留给观众无尽的思考。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和美国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是两部有着特殊意义的科幻作品,通过对这两部代表性的科幻电影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科幻电影和美国科幻电影在立意和价值取向的一些异同。深入思考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既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创作特点,又可以找到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看完《流浪地球2》,编辑部刮起了一阵“科技旋风”,大家都对电影里的机械狗“笨笨”和外骨骼机器人念念不忘,技术达人疾风还在网上下单了电影同款智能机器人遥控积木。大家都说了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编辑部“新宠”——机械狗“笨笨”疾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网上“抢”到了《流浪地球2》的周边产品——智能机器人遥控积木。这款智能机器人的零部件很多,疾风花了几个小时才完全拼好。  相似文献   

11.
《黑猫》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恐怖大师爱伦·坡的经典之作。这篇小说是作者最具代表性的短篇作品之一,集中体现了坡的统一效果审美理论,以及基于此的文学创作实践。在这篇小说中,作家以独特的叙事视角、文字的视觉化和独具匠心的恐怖意象,带领读者进入到一个充满神秘、怪诞与黑色恐怖的超现实时空当中。本文从叙事、文字技巧与意象象征三方面出发,探讨了《黑猫》的文学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2.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佳作,该小说以地球末日灾难为背景,讲述了人类为了生存而“流浪地球”的故事。虽说是一部科幻小说,但该作品中人与人、人与生态之间的矛盾问题引人深思。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小说《流浪地球》进行分析,进而剖析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立人类社会精神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电影《流浪地球》作为贺岁大片,上映之初就受到了广大影迷的关注,上映后更是收到了好评。作为国产科幻电影的代表作,电影《流浪地球》有着里程碑的作用。本文将从电影《流浪地球》的影视情节概述出发,对电影中的影视特效创作进行解读,从而加深对电影创作艺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电影《流浪地球》对原著小说的改编,显示了从原著到电影文化内核的置换与重构,并从三个维度体现:一是从解构人文传统的后人类主义到基于家国同构之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从后发现代性对科学的工具性价值追求到人类核心价值观的再确认;三是从末日科幻想象到“讲好中国故事”的民族元素书写。  相似文献   

15.
爱情,人类精神中一种最深沉的冲动,但是震撼人心的深挚爱情,往往来自外界的禁锢与束缚。贝拉与爱德华之间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是贯穿《暮光之城》的主线,禁欲色彩在这段人鬼之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来自外在与内在的禁锢和束缚给这段禁忌爱恋造成了巨大的痛苦。然而,这种痛苦却恰恰成就了爱情的恒久与伟大,将两人炙热而绝望,隐忍而深情的爱恋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6.
沈鲁 《教师博览》2023,(20):74-76
<正>《流浪地球》电影系列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式科幻类型片最重要的创意产品,实际上,这个系列也已经成为最具有时代感的“电影化的政治思想”有效传播媒介之一。借助《流浪地球》电影系列科幻文本的“银幕化的政治”,我们在欢呼雀跃于电影票房利润的倍增之外,更可以充分感知到一种来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于“软实力”崛起的表达冲动与形塑国际形象的迫切心态。  相似文献   

17.
电影作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电影作为多模态文本,通过衔接语言、图像、声音、背景音乐等各种符号资源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字幕翻译时也同样需要考虑多模态。本文借助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来分析电影字幕翻译,通过文化、内容、语境与表达四个层面来探究《流浪地球》的字幕翻译,研究在电影字幕中多模态话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却是《堂吉诃德》,翻开第一页,作者塞万提斯的名字下写着一行钢笔字:某年某月某日购于沙洋创作书店。笔迹幼稚但认真,是我的。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老鼠,很多人可能马上就会毛骨悚然、起鸡皮疙瘩,脸上也会换上厌恶的表情。其实,如果从另外一些角度去看老鼠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老鼠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人类钦佩和借鉴的。能听得懂人的语言这是发生在某市一个住宅小区的真实的故事。由于鼠患严重,搅得居民不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人的社会化历程中,长期与生存环境对抗的结果,致使在发展了人类自身的同时也失去了许多与生俱来的美好的东西,于是又回头去找寻,去重建.隐形流浪即是在"文化冲突"中被同化的自然而本土的一方因精神本源的失却而凝积为一种隐蔽的社会无意识状态(或称"文化休眠"),作为表现70年代美国黑人"自尊运动"的力作,<根>正反映了这样一种现代人的解放与文化宿命的二元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