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摘心     
前不久,我忽然迷上了种花。有一次,我打电话问一个行家,她说:"哦,矮牵牛啊!记得要摘心哪,愈摘,花发得愈好。"其实这番道理我早就懂,只是她是一个美丽慧黠的女子,听她这么说,简直像听人说法似的,处处透着禅机。想起小时候在屏东,院子里种有木瓜,木瓜新枝正发到兴头,冷不防我们小孩就反它的头摘掉了,再发,再摘。摘两下,木瓜就变聪明了,它知道还是赶快向旁边发展为妙。鲜  相似文献   

2.
古人赏花,形香俱在为上品,由此拓展"形"可视为文学作品的文字载体,香可视为文学作品表现出的内在气韵,一部好的作品也需要形与香相辅相成,以致《咬文嚼字》专栏的开设让我不禁拍案叫好。"咬文嚼字"一词古代就有,它代表着一种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它穿越千年的旷世风华,破空而来,为这个世界荒芜的世间注入了甘霖,为痛苦呻吟的中国文学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相似文献   

3.
沉水香     
正朋友从印度回来,送给我一块沉香木,外形如陡峭的山,颜色黑得像黑釉。有一种极素朴悠远的香,连绵不绝地从沉水香中渗出,飘散在空气里。最特别的是,那沉香木非常沉重,远非一般的木石可比。朋友说:"这是最上等的乌沉香,由于它的心很坚实,丢到水中会沉到水底,所以也叫沉水香。而且,它的香味是不断从内部散出来,永远也不会消失,这一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还是和它从前在森林  相似文献   

4.
正学种木瓜2015年3月19日星期六晴今天,我跟爸爸妈妈回乡下的老家。到家后,妈妈把一个小塑料袋递给我,说:"你跟爸爸去种木瓜吧!"我高兴地接过袋子,打开一看,里面的木瓜籽乌黑发亮,像一颗颗圆润的黑珍珠,摸起来感觉又黏又滑的。我心想:这不起眼的小黑籽能长成高大的木瓜树吗?带着疑惑,我跟爸爸进了菜园。爸爸用锄头松土,我拿起木瓜籽点种。木瓜籽种好后,爸爸找来一些拌有草木灰的细土,均匀  相似文献   

5.
魅力孝义     
正1月13日晴听说,有一种传统叫孝;听说,有一种品质叫义;听说,有一个地方叫孝义。——题记捧起一把黄土,去嗅它的淡淡泥土香;仰视一座高原,去探索它的千古奥秘;亲近一片大地,去体会它的独特魅力,接触一群人们,去感受他们的淳朴自然。孝义是我的家乡。自古以来,孝和义是这座城市的文化与文明的精髓。之所以取孝义作为市名,是由当地的郑兴"割股奉母"的纯朴孝行,和"义虎救樵夫"  相似文献   

6.
趁着天黑,去邻家院子边,折一枝梅回来.这有偷的意思了 我是实在架不住它的香. 它香得委实撩人.晚饭后散步,隔着老远,它的香就远远追过来,像撒娇的小女儿,甜腻腻地缠着你,让你架不住心软.我向东走,它追到东边;我向西走,它追到西边;我向南走,它追到南边;我向北走,它追到北边.黑天里看不见,但我知道它在那里,它就在那里,在邻家的院子里.一棵,只一棵. 白天,我在二楼,西窗口.我的目光稍稍向下倾斜,就可以看到它.邻家的院子,终日里铁栅栏圈着,有些冰冷.有了一树的梅,竟是不一样了.连同邻家那个不苟言笑的男人,他在梅树下进进出出,望过去,竟也有了几分亲切.一树细密的花朵,不疾不徐地开着,隔了距离看,像镶了一树的宝石.枝枝条条,四下里漫开去,它是想把它的欢颜与馨香,送到更远的地方去.一家有花百家香,花比人慷慨,从不吝啬它的香.  相似文献   

7.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你可别误会哦!我可不是指什么历史典故,也不是指京剧曲目,而是我家今天的靓菜——甲鱼乌鸡煲。我一踏进奶奶家,就有一股奇香扑鼻而来,它犹如一股细绳,直接把我拉进了厨房。  相似文献   

8.
真水有香     
什么是真水?有人解释说是自然界中最真最纯的水,是一种无论与何种物质相合都会被污染的液体。其实所谓真,就是指它无任何饰物赘品,既没有佳酿的酒香,也没有乳汁的甜香,真纯自然得只能用心才可以接近它,感知它,理解它。于是,便有了那么多人,崇尚着真水的无香之美,也便有了那么多人,追求着真水无香的品质和境界。对于真水纯粹的美,我的景仰一直都是虔诚的,只是难免有些敬畏之心,觉得美且纯到极至的东西,总是那样虚无飘渺得让人无法企及,就像是不切实际的目标,也许永远都等不到实现的日子。仔细想来,真水与否,实在与有香无香没有太大关联。只要…  相似文献   

9.
通往学校的路上有个木瓜园。木瓜园的主人非常可怕,至少这半个月来,阿木和小青都这样认为。他又老又矮,看起来很凶,而且还驼背,所以他们背地里都叫他"钟楼怪人"。六月的一天,阿木和小青垂头丧气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那个木瓜园时,平常他们都是快步跑过,避免碰见"钟楼怪人",但这天,他们却一个比一个脚步沉重。"我真的不是故意要打他的。"阿木将一块小石头踢向木瓜园  相似文献   

10.
孟婆汤     
世上有一种药叫"天香豆蔻",它能使垂死之人不死,但却不能活人。 世上有一种药叫"孟婆汤",它能使人还阳,但却令人忘却过去。 世上还有一种草叫"回魂草",它会让人恢复记忆,但它也可致命,一旦服之三天之内必会暴毙而亡。  相似文献   

11.
<正>曾看到书法大家刘广迎写的书法条幅:"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我喜欢这则雅趣盈怀的条幅,尤其是"书能香我"的命题,把书的功能界定为"香我"的一种灵魂晕染,让生命活色生香,多么富有诗意的一种愿景或境界啊,令人神往和追怀!"书能香我"吗?当然。倘若不能"香我",谁还会去读呢?具体说就是,读书可以使人心灵生香、思想生香、精神生香。使心灵生香。读书,是给心灵着色染香的  相似文献   

12.
野蔷薇     
五月的一天,我带着孩子们散步。经过那堵爬满野蔷薇的围墙时,我停住了脚步。不知什么时候,野蔷薇凋谢了,那绿绿的花萼和咖啡色的花蕊在风中轻轻摇曳,有几分萧索和冷清。忙忙碌碌中,我竟然错过了花季,心里有一种与老朋友失约的酸酸的感觉。每年野蔷薇开放时,我都会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来看它。风中的它摇曳多姿、芳香洁白。看着它,孩子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欢呼:“它好漂亮哟!”“好香好香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野蔷薇的花开花落中,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来了又走了,我也在身为人师的道路上年复一年地走着。每当我穿一袭白色衣裙…  相似文献   

13.
现有文献表明,先秦两汉间对《木瓜》一诗的评论,主要有四种说法:一为"藏愿"说,二为"苞苴之礼"说,三为"美齐桓公"说,四为"下报上"说。而对这四种说法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与《诗》义丢失——重建的过程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先秦两汉间,《诗经》的诗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三个阶段。对《木瓜》的诗义进行探析,不仅能具体地了解《诗》义变化的过程,也能理解《木瓜》诗义变化背后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4.
馨香·心香     
"喂,你的身上有一种特别的香昧",同学文说道. 从小就有人这样对我说.起初我不相信,直到有一天当我穿上别人衣服才察觉到真的有一种香味,但我还是不知道香从何来.  相似文献   

15.
女孩很喜欢吃木瓜。妈妈经常买木瓜回家,剖开后挖去木瓜籽,在木瓜中心放上一点牛奶蒸熟。木瓜被端出来放在女孩面前时,便会幽幽地散发出一缕缕诱人的奶香。这时,女孩就可以拿着小铁勺,一勺一勺地把木瓜肉吃得干干净净,然后陶醉地咂咂嘴:“人间美味呀。”  相似文献   

16.
请到伽师来     
我的家乡在伽师,虽不比江南水乡那样小桥流水、烟雨蒙蒙,但也别有一番特色。这里有一望无垠的戈壁滩,有香甜可口的水果,也有特色烤肉和美味抓饭。听到这些一定勾起你的食欲了吧。那就请你赶快来这里做客吧。我的家乡最有名的水果是"伽师瓜"。伽师县属于南疆,终年日照充足,种出来的伽师瓜又香又甜。每年,伽师瓜都远销内地和国外。只要是吃过的人都会对它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7.
灰狼中毒     
正灰狼与狐狸争吃一只中了毒的野兔,结果差点儿被毒死。灰狼感叹道:"往后,我在野外遇到死去的兔子,即便它的肉再香,我也不会再吃一口了!这样,我就不会中毒了。"一天,灰狼在乱草丛中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肥野兔。灰狼想:难道这只野兔也是中毒而死的吗?这只胖野兔看上去要多好吃有多好吃啊!灰狼绕着这只野兔转了半天,终于还是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用国色天香来形容美丽的女子,而在动物世界中,也有不少"国色天香"的动物,因为它们自身能产生名贵的香料。下面我们请它们来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大灵猫,也有人叫我香狸。我白天喜欢宅在灌木丛里,晚上才出门觅食。我喜欢吃小鱼、小鸟、昆虫和野果。你别看我浑身灰毛,其貌不扬,我可是名副其实的"国色天香"哦!我的腹部长有一对香囊,能分泌一种分泌物。  相似文献   

19.
品茶     
对我来说,茶,很美.但那种美却与天边彩虹的美、绽放花朵的美有所不同.   茶是黑、绿、灰、褐的聚合,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人,脸上显出道道皱纹.这就是美,一种辛酸的美.此时的茶脆弱极了,稍稍一折它就断了、碎了.我用手轻轻地捏起一撮茶,生怕有什么闪失,怕听见茶叶碎裂的声音.此时的茶仍然香,没有水的配合它仍然香,是苦带来的香,是苦中的香…………  相似文献   

20.
梦工场     
兔兔 先 讲 个 笑话 : 有 两 支香蕉 走 在 路 上,那 天 天 气 很 热 ,走在 前 面 的 那支 香 蕉 就 把 自 己的衣 服 脱 了 , 结 果 …… 后 面 的香蕉 滑倒 了 。漫 青 香 蕉 是 笑 弯 的 ,笑 你 这 个 问题!fer217 香 蕉 原 来 是 直 的 ,而 且 猴 子也 不 吃 香 蕉 。 有 一 天 ,一 只 猴 子想 尝 尝 香 蕉 的 味 道 ,它 爬 到 香 蕉树 上 用 手 去 取 ,香 蕉 为 了 不 让 它摘 到 , 就 拼 命 地 把 身 子 缩 起 来 ,它 缩 啊 缩 啊 ,最 后 就 变 成 了 我 们现在 所 看到 的样 子— 弯弯 的 。 ——lyment 人 们 把 香 蕉 种 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