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恕     
宽恕或许是神圣的,但是,没有人认为宽恕是件容易的事。有人深深伤害你时,你很难做到不记恨心头。然而,如果心存宽恕,这点就不难做到,它会为你的身心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宽恕的好处》一书的作者弗  相似文献   

2.
宽恕     
“宽恕”是一朵美丽的花儿,我不知道它是否在你心灵绽放:“宽恕”是一片洁白的云朵,我不知道它是否停留在那片属于它的蓝天之中:“宽恕”是一条机灵的小鱼,我不知道它是否畅游大海的怀抱中。“宽恕”——每当提起这个词,我就会怦然心动!那是我小学四年级的事,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对大家讲述它。  相似文献   

3.
宽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大学生的宽恕水平对社会的影响极大。本研究采用Hearland宽恕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研究工具对江西省480名学生进行测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宽恕心理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是否道歉、道歉的接受程度及是否得到安慰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宽恕与自我效能感、自尊、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宽恕与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对宽恕有负向预测力,自尊对宽恕有正向预测力。大学生的性别、年级、是否独生、是否道歉、道歉的接受程度及是否得到安慰、自我效能感、自尊、人格等均会影响其宽恕水平。  相似文献   

4.
宽恕的艺术     
宽恕也许是神圣的,但是从来没有人说宽恕是容易的。当你被深深伤害的时候,想要不怀恨在心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宽恕是可能的——而且这会给你的身心健康带来出乎意料的益处。  相似文献   

5.
“宽恕”的心理学内涵是指人际之间的宽恕。宽恕在教育领域有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教育宽恕指向教师的宽恕意识、宽恕行为,以求师生在宽恕中共生、共存、共发展。但宽恕不是放纵,它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以人性化的纪律为底线。教育中贯彻宽恕原则,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是现代教育师生关系最深层次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宽恕"的心理学内涵是指人际之间的宽恕.宽恕在教育领域有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教育宽恕指向教师的宽恕意识、宽恕行为,以求师生在宽恕中共生、共存、共发展.但宽恕不是放纵,它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以人性化的纪律为底线.教育中贯彻宽恕原则,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是现代教育师生关系最深层次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宽恕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探讨宽恕的内涵及特征,区分与宽恕相关的概念,分析宽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趋势,以期对宽恕有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使宽恕在人际交往方式和心理健康的改善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职生共情、特质愤怒与宽恕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问卷、特质愤怒量表与宽恕量表对两所高职院校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情、观点采择与宽恕他人、宽恕均呈正相关,与特质愤怒呈负相关;共情关注与自我宽恕呈负相关,与宽恕他人呈正相关;自我宽恕、宽恕他人与特质愤怒呈负相关;共情对于宽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特质愤怒对宽恕的自我宽恕、宽恕他人的调节作用大小不同,对于宽恕他人的调节作用更大,而对自我宽恕调节作用较小.结论:共情与特质愤怒对宽恕有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被害人宽恕作为缓和加害者与被害者之间紧张关系的一项新制度,对促进社会和谐,弘扬宽容的道德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突破刑事法律关系"二元结构模式"的传统理念,构架被害人宽恕的法律制度——从被害人宽恕的条件、范围、程序和对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实质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尤其是对被害人宽恕在死刑案件中的适用提出了更为鲜明的主张,如应明确被害人宽恕作为死缓的适用条件、延长死刑案件诉讼期间以为被害人宽恕提供时间条件、死刑案件中被害人宽恕要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等.  相似文献   

10.
被害人宽恕作为缓和加害者与被害者之间紧张关系的一项新制度,对促进社会和谐,弘扬宽容的道德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突破刑事法律关系“二元结构模式”的传统理念,构架被害人宽恕的法律制度——从被害人宽恕的条件、范围、程序和对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实质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尤其是对被害人宽恕在死刑案件中的适用提出了更为鲜明的主张,如应明确被害人宽恕作为死缓的适用条件、延长死刑案件诉讼期间以为被害人宽恕提供时间条件、死刑案件中被害人宽恕要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等.  相似文献   

11.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受到伤害,有的人可能会因此深陷怨恨的泥淖,而有的人却选择做一个豁达的人,宽恕他人,也宽恕自己。很显然,懂得宽恕的人会比那些充满怨恨的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宽恕的艺术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受到伤害,有的人可能会因此深陷怨恨的泥淖,而有的人却选择做一个豁达的人,宽恕他人,也宽恕自己。很显然,懂得宽恕的人会比那些充满怨恨的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快乐的真谛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受到伤害,有的人可能会因此深陷怨恨的泥淖,而有的人却选择做一个豁达的人,宽恕他人,也宽恕自己。很显然,懂得宽恕的人会比那些充满怨恨的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受到伤害,有的人可能会因此深陷怨恨的泥淖,而有的人却选择做一个豁达的人,宽恕他人,也宽恕自己。很显然,懂得宽恕的人会比那些充满怨恨的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宽恕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宽恕这个主题被越来越多的研究领域所关注。对宽恕的概念和类型进行概述,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自尊与宽恕以及正义与宽恕的研究后,发现:宽恕与认知可塑性,积极情感和分心呈正相关;宽恕与沉思,报复和敌意呈负相关;大学生宽恕与心理症状呈负相关;自尊与宽恕之间既有正相关,又有负相关,还有没有显著相关;复合正义与宽恕的相关程度大于报复正义与宽恕的相关。  相似文献   

16.
愤怒情绪是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教授的愤怒情绪应对方式往往只有短暂的效应,而宽恕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愤怒情绪,因此,有必要将宽恕教育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本文阐述了宽恕的含义及宽恕教育的基本历程,以期为高校宽恕教育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7.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受到伤害,有的人可能会因此深陷怨恨的泥淖,而有的人却选择做一个豁达的人,宽恕他人,也宽恕自己。很显然,懂得宽恕的人会比那些充满怨恨的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受到伤害,有的人可能会因此深陷怨恨的泥淖,而有的人却选择做一个豁达的人,宽恕他人,也宽恕自己。很显然,懂得宽恕的人会比那些充满怨恨的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2006,(21)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受到伤害,有的人可能会因此深陷怨恨的泥淖,而有的人却选择做一个豁达的人,宽恕他人,也宽恕自己。很显然,懂得宽恕的人会比那些充满怨恨的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本期所选的两篇杂文,一篇讲“宽恕”,另一篇谈“理解”。人和人之间难免有矛盾,要试着去宽恕别人,摆脱内心愤恨的纠缠,这其实是解放了自己。如果每一个人都主动地去宽恕别人,理解别人,我想,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昕 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