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封建社会后妃群体庞大,其来源几乎囊括社会各个阶层。门阀婚姻、政治联姻是封建社会皇帝婚姻关系的重要特征。许多皇帝为逞一时之欲,遴选民间美女入宫侍寝,即使出身微贱者也不在禁限之列,在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中实行的多是民族内婚制。此外,结发夫妻在后妃群体中也占有一定比重。对后妃群体来源的分析,有助于对封建社会皇帝制度的更深了解。  相似文献   

2.
满蒙联姻     
满蒙联姻作为清朝奉行不替的国策,始于皇太极时代,经过皇太极和福临两朝的发展,到康乾时代趋于完善,乾隆后至清末作为既定国策沿袭。同前代相比,清朝的满蒙联姻具有制度性,通过大规模、多层次、持续性的互相通婚,满洲贵族与蒙古王公结成政治联盟。满蒙联姻对清朝统一中国、巩固政权和治理边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满蒙联姻作为清朝长期奉行的对蒙古政策的主要部分,始于努尔哈赤时代,经过皇太极和福临两朝的发展,到康乾时期趋于完善,乾隆后至清末成为既定国策沿袭。通过满蒙两族联姻形成了政治联盟,安定了北部边疆,巩固了国家统一和清朝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满蒙之间的民族融合,使两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后妃制度是绵延我国古代社会数千年的一种腐朽的社会制度,是男尊女卑观念下的历史产物。汉代后妃是古代后妃中的一个特定群体。从出身来看,西汉后妃出身下层者较多,东汉后妃则大多出自豪门。西汉册封皇后以帝王宠爱与生育皇子为主,东汉则以德为先。两汉后妃大多受教育程度较高。西汉后妃以雅善歌舞为主,东汉后妃以熟读儒经为长。凭借良好的文化素养与杰出的政治才干,两汉后妃成为中国历史上后妃参政的代表性群体。与后世相比,其社会地位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满蒙联姻是清廷对蒙一系列政策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从后金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清皇室联姻对象遍及蒙古各部。从清统治者角度来讲,满蒙联姻对于笼络蒙古上层王公台吉,稳固满蒙联盟,治理和维护清朝北部边疆的稳定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也对此给予了肯定和很高的评价。但是,满蒙联姻在推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和事件,土默特和硕额驸谋害格格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笔者就以该事件作为中心,通过分析乾隆帝谕旨内容,浅析该事件发生的情形、审理过程及处理方法和结果、政治婚姻与感情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等问题,探讨其对清朝满蒙联姻政策和北部边疆治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联姻是我国专制社会中原王朝羁縻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的传统措施。清朝初年,满蒙联姻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清初这一现象是在历史、地理、语言文字、生活习惯、民族信仰、血缘联系以及统治者的治国思想等诸多因素促使之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清初满蒙联姻长期维护了北方各族之间的和平。  相似文献   

7.
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皇帝。他的政绩武功及其对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所做的贡献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对于他的家庭及宫廷生活,真正了解的人就极为有限了。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的播出,剧中康熙皇帝的后妃容妃及女儿蓝齐儿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兴趣,历史上是否有这两位人物?戏编得有没有根据?史学工作有责任将历史的真实介绍给广大读及观众。  相似文献   

8.
宋代士大夫家族具有较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其婚姻观念反映了宋代中,上层社会的婚姻价值观。联姻往往是大家族之间交往的一种手段。通过联姻,各家族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关系,对宋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联姻具有注重门第、以才择婿、政治联姻以及与皇室、大官僚、富商联姻等六大特征。  相似文献   

9.
楚秦联姻在春秋时期诸侯间的联姻外交中很具有代表性.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婚姻外交的政治作用,而且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着重阐述了楚秦联姻的基础、联姻的具体情况、联姻后双方的政治、军事合作以及联姻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朝灭亡后,其残余势力在江南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就是弘光政权。它从福王朱由崧1644年5月即帝位于南京,到次年5月灭亡,整一年时间,可谓是个短命政权。其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当时客观的政治军事形势不允许弘光政权长期存在,是其速亡的外因。 弘光政权在江南建立的时候,国内存在着三种政治力量,即农民军、清朝和明朝残余势力。三者相比,清朝刚刚封建化,政治清明,军事力量强大,清朝统治者雄心勃  相似文献   

11.
庞大的紫禁城,是明清两个封建王朝的皇宫。皇宫内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是皇帝和官员们举行各种典礼和政治活动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办事、居住和后妃、太后、太妃、皇帝的幼年子女们居住的地方。他们的分界地,是一个称为横街的小型广场。广场的东端有景运门,西端有隆宗门,此二门是进入内廷的第一道禁门。在清朝,除去值班大臣或皇帝召见的人以外,即使是王公大臣也不许私自出入,允许进入的王公大臣的  相似文献   

12.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为了联合其它部族,统一中国北部,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婚姻上采取了与蒙古族联姻这一形式.入关后满族仍继承了与蒙族联姻这一婚姻习惯.但由于受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满族婚俗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对于由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其政治上存在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后妃们能够频繁参政。究其原因,试从辽朝特殊的民风民俗、强大的后族势力、后妃们有极高的自身素质三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唐代宫妇涉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妇是指后妃、公主、宫女等,宫妇身为皇帝的私眷,本无权与闻国政,但在唐朝前期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许多后妃、公主不甘身居大内,俯首帖耳,触角外伸,干预朝政,成为唐朝前期政治的一大亮点,对唐朝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贵妃是唐玄宗后期宫廷后妃中最为显赫的人物,她借着玄宗对她的专宠,结成以杨国忠为首的杨氏外戚集团,把持朝政、巧取豪夺、收受贿赂、淫乐腐化,直接参与高级官员的任命和军国重大政务的决策和执行,在政治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以史实为依据,对近年来宣扬的"杨贵妃从不参与政治"、"杨贵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妃中唯一不参与政治的一个"等说法,明确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6.
一、《关睢》魅力与后妃之德“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古老的诗歌,已盛传三千余年,无论高雅之士抑或粗俗之辈,几乎均对它特别的厚爱,以致时至今日,仍对读者发挥出无穷的魅力。这魅力从何而来?若问现代读者,恐怕会异口同声地归结于一个“情”字。但古人似乎不像现代人这样多情,他们从诗中所发现的乃是“德”:“《关睢》,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毛诗序》)那么,这后妃究竟用何德来“乡人”“邦国”?按照孔颖达的解释是:“言后妃性行和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毛诗正义》)这种解释在现代读者看来纯系捕风捉影的误解,透读《关睢》,所见者无非对“窈窕淑女”的思念之情,字里行间怎么也找不到“行性和谐”之类的“后妃之德”。但奇怪的是,恰是这种捕风捉影的误解,竟成左右读者长达两千多年的权威性定论。  相似文献   

17.
正在电视上热播的清官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皇帝上朝、大臣启奏等情节。那么,作为统治者的清朝皇帝,在上朝时和满汉皆有的大臣们交流时,用的是什么语言呢?是汉语,还是满语?众所周知,清朝政治体系主要是由满汉两族构成的。不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不一样,语言的差异必然会带来交流上的障碍。顺治入关之后,朝廷官员基本  相似文献   

18.
和亲,是指各国各民族统治阶级的一种联姻.这种联姻,在春秋战国时代,“秦晋”、“齐鲁”、“赵魏”之间就曾有过.这是国与国之间的联姻.后来到了汉代,出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和亲的现象.但它同国与国之间的联姻不同,它不是单纯的联姻关系,而是一种政治行为,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指出的:对于剥削阶级的诸候、王公来说,“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西汉王朝与乌孙的和亲,正说明了这一点.他们之间的和亲,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策略,是双方订立政治盟约的一种形式,是建筑在双方都有联合对方、共同抗击匈奴这一政治要求之上的,是为一定的政治利益服务的手段.这个政策尽管受到当时政治形势的制约,不管当时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是好是坏,结果都导致了汉族与乌孙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本文拟从西汉王朝实行和亲政策的原因、和亲政策的实现及实行和亲政策的重大历史意义这几个方面来谈点个人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楚文化本身固有的悲情因素;汉代“以悲为美”的风尚;现实政治生活遭际带来的巨大痛苦,是造成汉帝王后妃楚歌悲剧色彩的主要原因。楚词歌、乐、舞的混融状态;汉代倡乐之风的盛行;充分抒情的需要,是造成汉帝王后妃楚歌歌、舞、乐三位一体混融状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宋代韩琦家族的婚姻关系具有注重门第、世代通婚、同年家族联姻、与皇室联姻、政治联姻五大特征。 韩琦家族与宋代许多名门望族有婚姻关系,通过这些婚姻关系,韩琦家族与其他家族结成了多边的姻亲网络并迅速渗透于社会上层,对宋朝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