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与印度地理环境及其历史文化关系密切.史诗的生成离不开印度独特的地理环境,其对印度自然风光的多处描写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蕴;史诗文本呈现的“深刻而糊涂”这一特点也是印度先民思维特征之反映.《摩诃婆罗多》的生成鲜明表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2.
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更优秀的东西, 沙恭达罗、那罗,我们必须亲吻; 还有弥伽杜陀,这云彩的使者, 谁不愿意把它放进我们的灵魂。(1) 这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对几部印度古代作品的著名诗评。评价中提到的名剧《沙恭达罗》和抒情长诗《云使》(均为迦梨陀娑所作),自五十年代被译成汉文以来,或被搬上舞台演出,或几次再版,都受到读者、观众的欢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但诗中提到的《那罗传》,我国读者却比  相似文献   

3.
《格萨尔》与《摩诃婆罗多》的言语结构模式分别呈现了各自的特征。《格萨尔》史诗的韵文部分较突出地表现出了程式化特征,而《摩诃婆罗多》中大量出现的敬语反映了印度史诗言辞委婉的柔情特质。  相似文献   

4.
和建伟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5):39-41,45
世界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内容驳杂,结构宏大,多年来各国学者基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其主题进行了种种探讨,自是见仁见智。倘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则可以看出本史诗显示出的人类普遍的身份焦虑意识。  相似文献   

5.
《格萨尔》和《摩诃婆罗多》作为世界知名的史诗,虽然思想内容迥异,传播流变不同,但在文学与文学人类学维度的观照下,当二者作为文学作品以及“民族志诗学”、“人类学诗学”文本时,它们有着诸多可供比较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6.
《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百科全书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婚姻是法的思想的生动演绎.关于法与婚姻的关系、法存在于婚姻中的结论,主要通过天神、仙人、凡人与动植物、无生命体的结合,天神、仙人与凡人的结合,凡人与凡人的结合三个方面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摩诃婆罗多》和《西游记》是两部很有意叉的作品,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二者的主题思想进行探讨和比较。通过比较,可看出两书作者对于复杂人性的思索以及对人类实现自我超越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婆罗多舞蹈是印度古典舞蹈的精品,享誉世界.印度古典舞蹈非常重视用手和眼神的表达.婆罗多代表情绪、音乐、节拍、动作,因而可清楚了解婆罗多舞蹈的元素是结合情绪、音乐和节拍组合的舞蹈艺术,因此婆罗多舞蹈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响最大的舞蹈,同时也是印度古典舞蹈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在蒙昧时代末期,阿拉伯人逐渐从部落时代迈向文明国家时代。在伊斯兰教崛起后,阿拉伯人开始大征服。伊斯兰教文化像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一样,有着入世的价值取向,因而阿拉伯民族的心态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不甘于屈服命运,愿意用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昂泰拉不甘心永为奴隶,通过在战斗中斩将擎旗,从自己的生身父亲那里赎得自由,再次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入世""有为",不甘于为命运左右的命运观。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永别了,武器》被认为是一部当代文学杰作,这部作品成功地描写了一战及其对青年人造成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伤害,这种伤害是不可磨灭、不可愈合的。《永别了,武器》是一部反战题材小说,通篇都弥漫着反战思想,作品描述了战争的罪恶和残酷无情,它剥夺了人类的幸福。同时这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主人公亨利就是海明威的真实写照。海明威以严峻的现实主义结合富有诗意的语言,对战争作了有力的抨击。  相似文献   

11.
《吉尔伽美什》中英雄与诸神及命运抗争的传奇经历贯穿史诗全过程,这种不同于将英雄等同为神的那种英雄观,体现了人类不屈的精神意志,也反映了苏美尔人朴素的人本英雄观。  相似文献   

12.
梁漱溟的知名著作之一《印度哲学概论》中以印度正统佛学为核心,兼摄印度其他哲学或类哲型思想,做了一个大略的介绍。从中初步了解的印度正统佛学,使人们可以对佛学有一个较为根源性的理解,从而去除对涉佛领域的神秘远感,这对人们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解意识形态上面都有值得肯定的帮助作用。本文旨在梳理梁老该书中的最核心内容,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东晋汉译佛经《摩诃僧祗律》中有许多反映当时俗语或口语的词语,可以补正大型语文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以及始见书证等方面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国风》、《小雅》中的征战诗、思妇诗和饱受战乱之苦背井离乡的流浪者之歌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反战意识。战争有它的客观性、必然性,但它的负作用也昭然可见,周初到春秋这一时期有关战争的诗歌,吟唱出了人们反对不义战争、渴望和平生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在我根据地有不少被俘日军士兵从事反战工作,他们的心态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历程。被俘前他们对侵略战争狂热认同,一心效忠天皇,想在中国建功立业;被俘后在八路军俘虏政策的感召下,经历了一番痛苦的煎熬之后,逐渐对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反省并开始转变立场,终于觉悟而主动投身反战活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一 《玛纳斯》的流传及其歌手们 我国民间三大史诗之一的《玛纳斯》,是流传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新疆北部特克斯县境内的一部规模宏大、色彩瑰丽的作品,它通过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生动逼真地描绘了玛纳斯家族几代英雄们的生活和维护柯尔克孜人民利益的战斗业绩,表现了柯尔克孜人民争取自由,渴望幸福生活的理想和愿望。  相似文献   

18.
《狂人日记》是一部民族新人诞生的精神史诗。发现黑暗、发现吃人与被吃的荒诞、发现自身背负四千年重担而又在绝望中求生的狂人,以其难以摆脱的被吃焦虑、心灵挣扎的复杂心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救赎努力,谱写了心语、对话、独白、呐喊的史诗乐章,并采取剥掉语言的外衣直取本义的形式构筑了更高意义上的象征体系,从而获得了读者整体认同,但其作为现代中国人精神史诗的解读远未完成。  相似文献   

19.
《百年孤独》的史诗气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变迁,其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均透出浓郁的史诗气质,这种史诗气质植根于拉美独特的历史时空,并且与作的特殊气质与创作追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通过主人公亨利的悲剧,可以看出作者深刻的反战思想,以及其对人生的悲观失望,对死亡的恐惧及无能为力。这样的反战思想和死亡观是海明威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