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商隐生在晚唐,随着其对政治的日益失望,关心现实的诗篇减少了,他更多地用忧伤的调子感叹个人的沦落,伤感个人感情的失落,这类诗的艺术价值较高,也广为人传诵,其中交织着他对爱情的希望以至绝望的复杂心情.他对表现这类感情的诗,周一种极含蓄、婉转的手法表达.本文试从自然界的具体物象来揭示诗人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2.
先秦道家依其觉解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冯友兰先生所谓“人生四境界”:老子、庄子皆追求与超世俗的大道相融合,属天地境界,达致这样的境界须通过“为道日损”、“心斋”、“坐忘”等修养工夫;宋钘、尹文汲汲救世,志在社会和谐,属道德境界,“情欲寡浅”是其修养工夫;杨朱营营谋求养生小利,属功利境界;《列子·杨朱篇》的作者以及田骈、慎到丧失精神追求,成为只剩生理欲望的动物性存在,属自然境界;自杨朱而下的人生境界不需修养而成,而是堕落而致的.  相似文献   

3.
《人臣儆心录》不仅是清代官员的教科书,也是今天为官执政的箴言。它所论析针砭的八种官场病——植党、好名、营私、物利、骄志、作伪、附势、旷官,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于今日的官场,可供我们对照反省,充分发挥其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现代科学发展致使人的生活世界发生分化和背离的危机,经济全球化又使人的身份获得与认同产生危机。社区教育生活化与社区生活教育化作为社区教育发展的两种路向,本能地形成弥合和克服两种危机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也为教育理论的地缘性、开放性和丰富性作出最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6.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世界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规模速度、结构形式、资金筹措、绩效责任和对经济发展贡献等方面。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办学体制多元化,社会功能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终身化以及与企业界密切合作。对此,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有必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建设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构筑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经费来源,逐步建立"创业教育"新模式,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和课程的世界化。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大学的理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演进阶段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能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大学理念完好地整合于一身。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是研究型大学 ,以研究作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研究型大学有严格的评价标准 ,包括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基金的数量、师生比例、办学的硬件设施、财源、毕业生的声望和成就、学校的学术声望等。“普遍主义”是世界一流大学必备的精神气质 ,其师资和学生来源、研究和教学内容必须是国际性的  相似文献   

8.
小说呈示出这样的人生哲学意义生活正是在消解过去、未来之下给予了人生命存在的空间;生活是一次性、偶然性、不可预知的,因此给自主、自由选择留下了个性空间(以当下行为展示个体特质);生活使人无法凭藉过去与未来,使得他独立地处于"现在"时刻;人的起始只是虚无,他必须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来自己决定自己的本质与存在方式,而惟有实现了自己的"存在",方可被称为人.  相似文献   

9.
"大众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沦陷时期的北京文坛通过三份影响广泛的刊物《中国公论》《中国文艺》与《国民杂志》亦表达了对"大众化"问题的关注。1939年春创刊的《中国公论》开启了北京文坛"大众化"讨论的帷幕,紧随而来的《中国文艺》将"大众化"讨论引向深入,特别是1942年前后在《国民杂志》上掀起的"色情文学"风潮,展现出彼时彼地"大众化"与众不同、发人深省的历史面貌。沦陷时期北京文坛的"色情文学"风潮不仅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众化"问题的一种拓展,并且可能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自身某一类气质的表现和释放,具有独特而耐人寻味的历史意义与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办学理念与运作机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办学理念与运作机制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 :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灵魂 ,运作机制是大学发展的保障。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包括合理求是、使命导引、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积极应变五个方面 ,其运作机制则表现为有序竞争、宏观调控、追求卓越、有所不为等四个方面。在当前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中 ,只有把相关投入与建构办学理念、完善运作机制结合起来 ,才能使大学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国际上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发展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开放“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是指导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郭嵩焘的对外开放思想是随着他早年探索洋情"夷务"的游历生活及出使英法经历而形成的。主要包括新奇的中西观、实用的开放观和进步的社会观等方面,其思想的全面性与深刻性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今天改革开放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着和平共存的精神,唐代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在对外开放中,唐朝充分利用国际人才以及经济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唐代社会发展。因为对外开放,不仅使唐廷能准确把握世界态势,而且形成了东亚中华化圈,使中华社会有了新的环境依托;还使唐代社会产生了新的经济基础与化价值,决定了此后中华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势,唐代对外开放对中华社会的发展确曾有不可小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帝""神"崇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现象。本义为花蒂的帝字何以成了至上神的名词,天干地支纪历中的申字何以即是神。对之进行了一种数理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米兰.昆德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创了一种独特的"音乐结构",即对复调艺术及音乐节奏的运用。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通过配乐与场面调度成功再现原作"音乐结构"中"轻"与"重"的回旋、"快"与"慢"的变奏。这不仅是对小说精神与小说形式相对忠实的视听解读,也是使电影改编获得成功的关键,更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昆德拉对小说形式进行音乐化探索的意义。在影像时代,小说的形式将不断走向开放与多元。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人际容纳和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容纳他人量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廉问卷对456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中三年级学生的主观幸福惑、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和心理健康程度最高,一年级次之,二年级最低。(2):主观幸福疼、心理健康、容纳他人在家庭气氛、学业成绩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人际容纳和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3)心理健康、积极情感、被他人容纳、人际和焦虑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心理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mploys an eclectic mix of paradigms in order to discuss constituting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children's learning experiences. Drawing upon a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it examines learning as a form of 'Being' and as the result of learners'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in their own, unique, intentional manners. The learners' intentions towards their world are expressed in everyday a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is thus employed to present learning as situated in meaningful socio-cultural contexts of the everyday, lived world and as a form of participation in those settings.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 are brought together into a holistic, synthesised model, a Gestalt of learning. The proposed synthesis has relevance for and is applicable to educational contexts as a means of making sense of children's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of promoting and facilitating them.  相似文献   

18.
"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这一核心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特征,不仅对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源流之一,而且对我们今天重塑新的理想人格以及培育和弘扬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sought to investigate the predictive relationship that dimensions of attachment shared with an array of indicators of psychosocial well-being and mental health in a sample of students making the transition to higher education. One hundred and thirty-one students completed the Vulnerable Attachment Styles Questionnaire (VASQ) prior to enrolment in their first semester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Subsequently, the students completed measures related to perceived loneliness,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ways of coping during their first semeste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higher scores in relation to the insecurity dimension of the VASQ were instrumental in predicting negative psychosocial well-being and mental health. The results discussed the key vulnerability dimensions of attachment when seeking to predict indices of psychosocial well-being and mental health.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