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历代传诵的赠别名句,它表达了真挚感人的友谊和开朗壮阔的意境。它的作者就是一千三百年前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青年诗人王勃。一王勃(公元649—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现我省河津县)人。他的祖父王通,谥号文中子,著书讲学于河,汾之间,是隋朝有名的学者;叔祖王绩,也是唐初  相似文献   

2.
突利可汗在内战中战败只身南下归附隋朝 ,隋文帝册封其为启民可汗。在隋朝的大力扶持下 ,突厥启民政权在内蒙古建立。这个政权直辖于隋朝中央政府。隋朝与启民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和使臣往来。隋炀帝曾先后两次亲自出塞北巡。中原王朝皇帝亲临塞北藩属政权巡视 ,隋炀帝是第一位。  相似文献   

3.
初唐诗人王绩(公元585——644年,)字元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他出身于贵族,是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的弟弟,早年有才学,自负不凡,但他是一个很不得志的人,在隋·唐两代都不过出任县丞一类的小官。因此,他作为一个出身名门而又有才学的人,对封建统治者不能任用贤才,是深为不满的。他在《自撰墓志》中就说:“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可见其一生心中的愤满情状。 王绩早年在隋朝时,不仅政治上有过一番抱负,甚至曾有“觅封侯”的愿望。如他在《晚年叙志示翟处  相似文献   

4.
王绩     
王绩(585—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一说山西稷山)人。他的哥哥王通是隋末大儒。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王绩的侄孙。王绩年青时“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雄心勃勃,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在隋末大动乱中,他目睹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的残杀,自己又在官场遭到挫折,几乎落入罗网,于是心灰意冷,转而厌弃儒学和仕途,退居田园,以阮籍、嵇康、刘伶、陶渊明为同调,纵酒,隐逸,成了消极避世的隐士。王绩辞官以后过着狂放的隐居生活。王绩在《自撰墓志》中概括自己的隐居生涯说:“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于是退归,以酒德游于乡里。往往卖卜,时时著书。……尝耕东皋,世  相似文献   

5.
地处河湟一带的化隆,处于隋帝国的边缘,即中原政权与非汉民族政权的争夺对峙地带。《刘君墓志》是反映隋朝对青海化隆经营的一方墓志资料。本文对墓志涉及的刘政家世、仕途经历、归葬等文化现象进行考察,从个案的角度反映了隋朝中央政府对河湟地区治理的情况,以及中原文化在西北边疆地带的传播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灿烂的诗人群星中,王绩不算是最明亮的一颗,但他最早摆脱齐梁浮艳的习气,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在诗人中,王绩最爱慕陶渊明。他的行为与创作,都受到陶渊明的影响。他的诗平淡自然,朴素畅达,不少诗篇表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情趣,其中《野望》一首,就是被人们传诵的名篇。 这首诗,作于隋朝末年,当时隋炀帝不惜民力民财,社会纷乱,危机四伏,大乱即将来临。诗人虽然已经过着隐居的平静生活,但由于世乱的影响,诗中  相似文献   

7.
近读1990年《山西地方志》第4期贤赵维勇、刘益令二同志合撰的《王通故里考》(以下简称《故里考》)一文,颇感惊异,继而追思累代高贤,群情仰慕,而世还年湮,书册记事,辄有分歧,遂启后来士于文笔兴讼之端。汉张良、诸葛亮生前里籍,至今犹众说纷纭,即其例证。虽然执论尽可不同,旁证博引、索根完据,佐以总合精研,不难澄清是非真伪,终归于一。兹者欣逢盛世,学术研究之风遍及全国,关于王通故里问题,赵刘二位既考之于前,有异议者,不能不抒怀于后,爰就管窥所见,以与赵刘二先生商榷。 一“河津说没有史料依据”析 《故里考》云“河津在隋唐之际,曾以龙门称,但在现存隋唐史料中,没有王通是龙门的记载。”这是对隋唐史书中有关记载的忽视,或者说对此一事实的有意迴避。 众所周知,《隋书》无王通传,当然不可能有文中子的籍隶是何地的记载。 在《故里考》文中,作者清楚指出:“王通之子王福时”“王通之弟王绩”,而号称唐初四杰之首的王勃,恰是王福时第三子、王通之孙。 新、旧唐书《王勃传》与《王绩传》中均载明二者俱为绛州龙门人而且均提及他们与王通的祖孙、兄弟关系。因此,王通籍隶龙门,应是毫无问题的事。同时《故里考》通篇引证史料也承认王通、王绩兄弟  相似文献   

8.
裴矩,隋朝时期重要的政治家,在巡抚岭南和经略西域问题上,维护了隋政权的稳固,边疆的安定。同时他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对于处理好隋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也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99页:“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起义推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隋的统治是被农民起义推翻了的。有些课外相关资料用此观点,但在课本第101页,又是这样叙述的:“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起义逐渐汇合成几个强大集团,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瓦岗军在河南瓦岗起义,攻占隋朝大粮仓兴洛仓,把粮食发给农民。隋政权摇摇欲坠。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政权覆灭了。”紧接着,到了第102页,课本上又是这样讲的:“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乘机…  相似文献   

10.
自汉武帝经营西域后,西域就与中央政权建立了越来越密切的关系。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央历代政权都用很大的精力经营这片神奇的区域,西域各国也对中原政权和华夏文明产生向慕之心和归属之感。隋朝建立于民族大融合之后,西域形势更加复杂,因为在传统的西域各国外,在西域和中原之间还有西突厥、吐谷浑、铁勒、党项等几个势力强大的民族。隋朝君臣以含容的态度和灵活的策略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上解决了西域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隋王朝经营西域的过程中,当时的重臣裴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王绩田园诗代表作《野望》入手,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对形成他复杂思想的影响,剖析了王绩诗作中的复杂人生况味,指出对王绩及其诗作的研究都应再深入一步。  相似文献   

12.
隋朝国祚短暂,但其作为一个统一王朝,与朝鲜半岛诸政权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并鉴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对争霸中的朝鲜三国采取了轻重有别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高句丽的重视直接构成了隋与朝鲜半岛交往的主要内容.从中得出,隋朝为重建统一的"天下秩序"所付出的努力与代价不容忽视.其对朝鲜半岛的既定政策,最终被唐朝继承.  相似文献   

13.
王通(580-617)字仲淹,隋朝河东郡龙门(今山西省万荣县)人,经学家、教育家。家学渊源深厚,20岁时到长安,向隋文帝献《太平十二策》,文帝虽然称赞,但不实行,王通见不被重用,不久弃官回家,专心著述和讲学。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统一并由北方政权隋朝完成,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意识和经济发展所构成的背景,二是当时南北之间政治军事实力的对比。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隋朝虽然短命,但是它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1~3题。1.隋文帝的下列措施,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A.建立隋朝取代北周B.结束分裂,统一全国C.开创三省六部制D.大力弘扬佛教2.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主要作用是A.巩固隋朝政权B.方便隋炀帝南巡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加强北部边防3.隋与秦统治的相同之处有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创立或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③兴建重大工程,影响深远④苛刑重役导致农民起义,统治被推翻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唐太…  相似文献   

16.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人简况】王绩(585-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常居东皋,号东皋子。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放诞纵酒,其诗多以酒为题材,赞美嵇康、阮籍、陶潜,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但也流露出消极的思想。作品后人辑为《东皋子集》。【难点注解】徙倚:徘徊。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表现无所依傍、无所寄托,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采薇: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说明自…  相似文献   

17.
《河西学院学报》2019,(1):87-94
唐初在再造与重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时,并非简单地直接承袭隋朝的成果。隋末经历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大起义,同时隋朝旧官僚集团或各地豪强集团等割据势力四起,在混战中终于由李唐政权完成了统一。虽然这一历史进程为时短暂,但各割据势力在其势力范围内,为了巩固地盘和与其他割据势力作军事斗争,大量析置州郡县。这一现象在关陇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王艳花 《培训与研究》2007,24(10):19-20
酒,是王绩诗歌中的重要意象,也是王绩生命中的重要角色。曲折的人生经历、清醒的生命意识和渴求知音的无奈,导致了王绩生命状态的孤独,而这种孤独则成为他嗜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唐初诗坛上,王绩高情胜气、独步当时。王绩辞官归隐,一方面是由于仕途艰险、政治失意;另一方面也是性分使然。作为田园诗的有力继承,王绩和陶渊明有许多近似之处。王绩创作的重点是表现隐居生活及乡村景色、山水风光。风格朴素平易,意境浑融,语言浅淡清新,讲求音律对伏。从诗歌发展史看,王绩是陶渊明田园诗向王孟山水田园诗过渡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