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工作以后,人民出版社已于去年11月中旬开始评定编辑干部的业务职称,准备用三个月的时间基本评完。参加评定的编辑干部共有160多人。人民出版社建社较早,并先后和三联书店、世界知识出版社、通俗读物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合并过,老同志和老编辑较多,目前现职编辑人员中从事编辑出版工作达30年以上的有60多人,  相似文献   

2.
做编辑工作的时间虽不长,却能在“方格”之间感受到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甘苦,也为自己工作之旅的最后历程能在编辑岗位上规规矩矩地画上一个句号,感到莫大的欣慰。于溪同志说:“人已下岗,情系出版。”这两句话说得多好,它表达了出版界老同志的情愫,反映了老同志对出版工  相似文献   

3.
编辑队伍的建设是出版社图书出版质量的根本,社外加工编辑队伍的建设是出版社总体编辑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建立一支过硬的社外编辑队伍,有利于实现高质量、高时效、快速发展的出版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版社大多都有一批社外编辑承担书稿的编辑加工任务,以便使社内编辑能从繁重的案头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集中在选题策划上。这种方式可以缩短出版周期,提高社内编辑的工作效率。但在实际工作中,社外编辑经手的书稿的编辑加  相似文献   

5.
袁亮在《中国出版》1994年第2期上,就加强出版宏观管理,提出了六点建议: ——建立与完善社长、总编,主编资格认可制度。资格认可的范围,只限于出版社、期刊社的正职;资格认可的内容应包括思想上拥护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业务上有五年以上的出版,编辑实践经验。毫无出版实践经验的,不能任正职;被一个出版社撤职的人员,应按不合格对待。  相似文献   

6.
《湖南出版工作》《上海出版工作》和《黑龙江出版工作》等三个内部业务刊物的编辑人员,为了办好刊物,经过协商,于去年十二月七日至十三日,在长沙市召开了编刊工作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资料工作通讯》负责人和本刊编辑应邀参加了座谈会。会议开得生动活泼,交流了编刊经验,讨论了改进刊物的有关问题,从而加强了进一步办好刊物的信心。大家认为,办好刊物首先必须明确办刊宗旨,努力完成五项任务,即:帮助出版工作者学习和贯  相似文献   

7.
安玉霞 《出版参考》2015,(17):59-60
策划编辑的选题策划工作位于图书生产的源头,他们的工作非常重要.出版社的内部机制对策划编辑的成长和工作积极性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与策划编辑工作紧密相关的内部运转机制莫过于绩效考核、编辑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社内出版工作流程,下文将围绕以上三个方面详细展开论述,探讨一种适宜中小出版社策划编辑职业发展的社内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是一位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老同志。此文虽然主要是谈外书编辑的业务学习和工作问题,但其中提到的许多有关编辑业务的基本问题和经验,同样适用于其它读物的编辑工作,值得我们认真一读。  相似文献   

9.
从三联书店保存的《中国兵器史稿》130页出版档案可知,该书是否可以出版有过争议,董秋水、史枚、王子野、郭根、范用、陈原、戴文葆等三联书店的多位编辑以及郑振铎、郭宝钧、沈从文等社外审稿专家都对此发表过意见。文中由此阐发了读者对编辑工作的含金量、编辑应用文写作和编辑档案建设的思考,指出弘扬出版传统和编辑精神关系到出版品牌的造就和保持。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出版社历史悠久,离退休人数逐年增多,至今已有150余人。各类编辑出版业务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具有高级职称的业务干部超过1/3。他们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健康状况尚佳。为了发挥这支具有雄厚实力的、人数较多的队伍的作用,经充分酝酿,在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批准成立了“有为编辑室”。 有为编辑室的业务工作与其它编辑室一样由社里统一管理。工作方针是依托母体,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开拓选题;以高质量,短周期取胜;力求少投入,多效益;量力而行,逐步发展。工作方法是:选题组稿、编辑加工、绘图设计、校对、出版以及发行等工作由编辑室组织老同志承担。这样机动灵活,配合密切,调整及时,避免了扯皮矛盾等现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出好书、快出书。在经济上由社领导拨给一定数额的启动资金,实行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然后,根据财务制度和经济效益,灵活掌握,合理分配,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编辑室的工作范围,除在出书范围内自选选题出  相似文献   

11.
一、抓住一个中心:出版工作包括编、印、发、物、管等五大环节,是一条龙的工作程序。其间编辑工作占中心地位,是出版工作的主要矛盾,必须把编辑工作放在头等位置来抓:①要充实编辑力量,有一个健全而坚强的编辑部。②从政治上、业务上不断提高编辑的素质,这是提高出版工作质量的前提。③编辑部内部信息要灵通,各部门能贯彻编辑工作的意图。二、打好一个基础:制订选题是编辑工作的起点,也是编辑工作的基础,有了好的选题,就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为了适应新世纪的要求,最近实行4个整合,即整合编辑力量,整合装帧出版力量,整合发行力量,整合财务力量。整合编辑力量系4个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社近年来返聘了一些老编辑回社工作,并成立了老专家工作室。凡副高以上,身体健康,年龄在70岁以下,本人自愿,社领导同意聘任,即可参加老专家工作室工作。聘任原社长、原总编辑为老专家工作室正副主任。该室主要承担《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二版的编辑出版工作。由于这项工程浩大,难度也大,仅靠一些老同志是无法完成的,因此需要整合编辑力量。决定将《中国水利年鉴》编辑部与老专家工作室合并,这样整合以后,老、中、青年编辑都有,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出版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多出书,出好书,成为出版社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每一个编辑周围,如果能有一批与本社出书范围有关的各个专业的社外编辑,负责书稿的审读、加工,就能使社内编辑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选题策划和组稿工作,从而充分发挥每个社内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由于高校出版社得天独厚的条件,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担任社外编辑,对于提高图书的专业水平非常有好处。考虑到他们在编辑业务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有必要加强社外编辑的培训,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一、上岗前考核上岗前考核应该包括:责任心考核、专业知识考核、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4.
策划编辑是在书报刊出版过程中负责选题的开发、设计,并组织社内外力量付诸实施的编辑。策划编辑的主要工作就是策划选题。选题策划的主要依据就是面向图书市场,了解出版动态和学科发展动态,掌握社会需求量和读者层次,并预测图书市场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策划编辑要有一定的识别、判断能力;有较广博的科学文  相似文献   

15.
编辑与沟通     
出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编辑是作者与读者间的桥梁,出版活动的过程体现了编辑的纽带作用。选题策划阶段与市场沟通,组稿、改稿阶段与作者沟通,书稿出版过程中与社内各部门沟通,成书后与发行人员、媒体及读者沟通,都需要编辑树立沟通意识、强化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6.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基础和中心环节。能否搞好编辑工作,关系着出版工作的成败。编辑业务的管理不仅本身就是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而且又是搞好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必不缺少的重要条件。因此,搞好编辑业务的管理工作,对于搞好编辑工作,繁荣和发展出版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出版社编辑业务的管理工作主要由总编室负责处理,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在出版社由生产型单位向生产经营型单位转换的过程中,编辑业务的管理工作的分量较之计划经济形态下加重了许多,除了原有的编辑业务的管理工作外,还必须承担起选题论证研究工作,版权工作,版权贸易工作,信息搜集整理工作,书稿档案管理工作,重点工程实施督导及协调工作,质量检查控制工作等。所以,在目前情况下我们更加不能将管理工作视为可有可无,而要把编辑业务管理工作放在出版工作的重要地位,不断地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17.
总编室是出版社负责管理编辑业务的部门,协助社领导处理编辑工作的日常事务,对编辑业务起到组织、检查、督促、协调的作用。从总编室的职责范围不难看出,总编室是出版社的一个重要管理部门。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精神及社领导的有关决议,需总编室去落实;选题计划的调整、增补,需总编  相似文献   

18.
协会动态     
中国版协教工委将在京举办三个培训班 为了适应出版单位近两年新参加编辑及出版印制、材料管理人员以及已在出版管理岗位工作多年现缺乏系统专业知识人员迅速提高思想、业务素质的迫切需要,中国版协教育工作委员会最近将在京举办三个培训班。 新编辑人员培训班:招收北京地区出版单位中新参加编辑工作的人员及虽已工作五年但尚未经过较系统编辑业务培训的人员。脱产走读学习35—40天。请出版界有丰富经验的专家、领导系统讲授中国出版工作的性质、任务、政策法规、编辑工作所需的基本业务及经营管理知识,并组织选学科技、教材、辞书及电子出版物等五类专业编辑工作的业务。  相似文献   

19.
全国县市报人中第一本个人新闻论集——《办报沉思录》,2月份由香港金陵书社出版公司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办报沉思录》作者是江苏省宜兴报社副总编辑邹高中。他结合办报、新闻写作实践,撰写了42篇新闻业务论文,其中有10篇获无锡市以上新闻论文奖。全书分总编辑篇、新闻学术篇、办报经验篇、附录篇。该书由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邵华泽题写书名、原江  相似文献   

20.
卢青 《出版参考》2010,(5):21-21
医学编辑大多是由医学专业毕业生或者临床工作的医生担任,将这些不具备任何编辑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培养成能基本胜任工作的编辑,是现实的需要。另外,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推进,出版社的社外编辑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行业外人员进行人门培养的问题为业内所关注。笔者根据多年的编辑实践经验,提出初学编辑人员入门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观念,供同行和年轻编辑参考。这三个观念既是编辑工作所必须的基本观念,也是编辑业务能力成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