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工作者的文风、作风和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统一的,也是相互影响的。作风制约文风,文风反映作风;职业道德可以在文风和作风上反映出来。而文风和作风也必然反映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从好的文风可以看到记者好的作风和好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必然会产生好的文风和作风。  相似文献   

2.
新闻工作者的文风、作风和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统一的,也是相互影响的。作风制约文风,文风反映作风;职业道德可以在文风和作风上反映出来。而文风和作风也必然反映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从好的文风可以看到记者好的作风和好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必然会产生好的文风和作风。  相似文献   

3.
文风与党风、学风、社会风气紧密相关.新闻文风不仅指涉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还体现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反映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和精神定位.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新闻文风的建设历程,可以发现新闻文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闻文风与党的作风建设紧密相关,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新闻文风反映社会心态变化,党一直在尊重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的统一中建设优良文风.优良文风建设,既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还需要遵循新闻与宣传的自身规律.建设优良文风,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文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相似文献   

4.
如何潜入"会海"捉到"活鱼",让会议新闻耐看、读者爱看,从而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只要在严肃性、贴近性、针对性、简洁性和趣味性上下功夫,用辩证的观点正视会议,把会场作为一个待挖掘的新闻源,那么,洋洋"会海",定有鲜活之"鱼"。严肃性。此严肃性不是指会议,而是指新闻工作者自身的工作作风。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会议新闻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它是用来约束和规范新闻职业行为的一种道德。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党、爱国、爱人民,全心全意为新闻受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通过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各种新闻传播活动中、在处理各种职业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理念、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以及它们的社会效果来体现。  相似文献   

6.
党报是党的机关报,体现着党和人民的声音,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端正党报文风,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工作,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表达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文风是党风的反映。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风正则文风正  相似文献   

7.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主题实践活动,既是新闻工作者长期的一项任务,又是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三者关系看,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改文风是落脚点。电视作为当今主要媒体之一,在新闻报道中改进文风上要抓  相似文献   

8.
夜宿农家听民意,走街串巷访民情,跋山涉水问民生……2011年以来,各地新闻单位都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一大批好的新闻作品涌现出来,新闻工作者的作风、文风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同时,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比如,下基层前,  相似文献   

9.
翟爱俊 《新闻窗》2012,(2):14-14
时下,新闻战线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应该是永恒、自觉的事业追求:一方面,作风的转变和文风的改进永无止境;另一方面,基层蕴藏着大量可供报道的新闻事实,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富矿吸引着编辑记者前去开采发掘。持之以恒地深入基层开展报道,必将为新闻单位带来扎实的作风和清新的文风,更会为新闻报道增添丰富鲜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一种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并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它能真实地反映每时每刻的重要事件。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有着不同的新闻文风,同一新闻媒体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其文风也会发生变化。新闻文风除了涉及新闻作品的语言、风格等表现形式外,还涉及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政治文化和时代价值观。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至今,在社会历史变迁和政治环境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经历了多次文风改革。本文将以新闻传播对象为切入点,通过概述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发展,分析新闻文风的新变化或新特点,为"两微一端"时代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话语权的把握及长远发展,提出新闻文风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在全国新闻战线热气腾腾展开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一次新闻文化的创新实践。深入开展好这项活动,对军内外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从今年8月开始全国新闻战线倡导“走转改”活动以来。不论是媒体的领导,还是编辑记者,纷纷走进基层,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文风漓新的新闻报道,也展现了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12.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时,正逢《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一书出版发行10周年。现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文风的论述谈点体会 所谓文风,就是文章上反映出来的普遍性、倾向性的特征。它是时代的产物,是一定时代,一定阶段的倾向性在文章上的表现。 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文风问题。他在撰写文章和修改别人的文稿时。都十分讲究文风问题。不但要求内容好,政策思想好,而且要求文风好。他的演讲和写的新闻、评论以及文件、电报,不论哪一种体裁,都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引人入胜。独具一格。在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把文风问题提到党风学风的高度来  相似文献   

13.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这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针对当时新闻界存在的形式主义倾向而提出的尖锐批评,也是他老人家生前对新闻文风问题的一个重要指示。新闻文风,是在新闻作品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和语言文字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带有一贯倾向性的某种作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新闻文风,它既受到时代的制约,又反作用于时代。它是不同时期党风的反映,是专业和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中央有关部门要对“改进会议和领导干部活动的新闻报道等进一步制定具体办法。”在党中央的全会上,对新闻报道中的文风问题专门提出如此明确具体的改进要求,这是不多见的。这既说明了党对新闻文风问题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在新形势下改进新闻文风的极端重要性,同时,更值得每一位党的新闻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15.
文风体现党风,文风影响新闻工作者的形象,文风事关电视新闻报道的质量。胡锦涛同志在要求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同时,强调:“要坚持讲真话、报  相似文献   

16.
文风是工作作风的直接体现,工作作风则是思想作风的具体反映,而一个人的思想作风归根结蒂是由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的。因此,抓作风,改文风,在新闻战线树立良好风气,决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很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抓住根本,深化改革,下一番正本清源的功夫。 无产阶级新闻队伍的作风和文风,有着悠久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广大新闻工作者牢记自己神圣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弘扬坚持真理,廉洁奉公,勇敢顽强,创新进取,求真务实,团结竞争的奉献拼搏精神,深入火热生活,高扬时代主旋律,忠实记录、生动反映时代和人民前进的步伐,写就了无数宏伟壮丽的篇章,这是反映在新闻队伍作风与文风上的主流,是得到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文风不是小事。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18.
作风与文风问题,确是基层新闻单位新闻记者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改进我们新闻工作的必经之路.由于种种原因、基层新闻记者队伍新闻理论和新闻素养功底较薄,加上大量新人不断涌入,要不要和能不能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问题,很突出地表现出来了.有些年轻的记者,不是像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那样,自觉地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在现实生活和火热的战斗中锤炼自己,而是成天热衷于跑机关、泡会议、忙应酬、编材料.  相似文献   

19.
在传媒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严以修身对新闻工作者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新闻工作者的作风和文风问题,直接影响着新闻宣传质量、新闻队伍建设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影响着新闻单位的形象甚至于党和政府的形象。新闻工作者严以修身就是要修思想、修作风、修能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20.
自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军队媒体作风文风得到了较大改善。清新的文风不仅体现在新闻报道的采访、写作和编辑中,在新闻评论中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在坚持政论性的基础上增强了对新闻自身的关注和解读,在写作上出现了"新闻本位"的转向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