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鄢晓丽 《辅导员》2013,(6):57-57
<正>语文复习不仅要有较好的认识,更需要具体的学习方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较好的认识,光讲方法,没有用;有了认识,却不懂方法,这种认识也不能持久,不能提高成绩,再好的认识也没有用。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介绍适用的方法,可能更有意义。以下就以语文多音字复习为例介绍几种有效的复习方法。汉字的同音字很多。《现代汉语字典》所收汉字  相似文献   

2.
语文复习不仅要有较好的认识,更需要具体的学习方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较好的认识,光讲方法,没有用;有了认识,却不懂方法,这种认识也不能持久,不能提高成绩,再好的认识也没有用.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介绍适用的方法,可能更有意义.以下就以语文多音字复习为例介绍几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复习中,许多同学都有一个感觉,觉得语文课不太好复习,除了背诵短篇课文,从头至尾看看长篇课文,不知还可做什么复习工作。其实不然,下面把梁奋同学介绍的复习语文的方法作一简要介绍。一是要复习生字、生词———凡是学过的课文中,如果出现了未学过的生字,要会读其音;标准的做法是注上汉语拼音,不要注汉字,因为汉字注字没有汉语拼音准确。同时,对这个生字的含义要理解,还可用它组词,看看它在各种词组中含义有没有变化,细心地体会。初一学过《荔枝蜜》,其中有一个字“酿”,以前没学过,可注上汉语拼音:“niàn”。如果用汉字“亮”来注就错了…  相似文献   

4.
初三语文复习课需要日常教学的积累,要以日常教学为基础。作为语文教师自身必须强化阅读,要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日常课需要,复习课也需要。语文教师自身要有一定的写作实践,没有这种实践,较好的写作指导也就无从想像。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A3):3-4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让他们拥有更强的汉字认识能力,对于整体的科目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说学好数学是进行更多自然科学知识学习的基础,那么学好语文是进行所有科目学习的重要保障,因为语文涉及我们本土语言的汉字认识,如果学生不能认识更多的汉字,更别说运用在数学题目的审题工作中,就连自身的生活也无法更好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识字与写字复习目标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2.掌握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矫正字音,纠正方音。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4.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具有一定的运用语  相似文献   

7.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掌握汉字基础知识的关键期。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身的知觉特性以及汉字书写结构等原因,使得低年级学生很难完全掌握汉字,经常出现别字。出现别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低年级学生知觉泛化、汉字造字方法和结构复杂、课堂学习目标以及课后不能及时巩固复习等。别字的出现既影响学生扎实地掌握语文知识又对以后教师教学造成诸多不便。所以,纠正低年级学生的别字现象是教师及家长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识字、写字占了很大的比重。二年级正是识字的高峰期 ,第四册小语课本中就纳入了生字 360个 ,因而 ,在期末复习的时候 ,识字这一环节就成了复习的重点内容。对于识字、写字的复习 ,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识记生字的音和形 ,让他们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了解字义。具体地说 ,就是能用较大部件识记字形 ,结合语境理解字义。基于此 ,我们的复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对症下药地对汉字部分进行巩固复习。一、通过比较对照法来巩固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比较就是异中求同 ,同中有异 ,在比较中强化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如在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育中 ,就学生学习语文过程而言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语文是被认识的客体 ,学生与语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和过程。学生对每一门学科知识的认识 ,必然有一个曲折的复杂的过程 ,必然存在一个模糊———精确———模糊的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过程 ,可以说没有模糊就没有精确。在小学识字教学中 ,如果学生没有学龄前对相关汉字 ,如牛、羊、马、鸡、鸭、鱼 ,以及苹果、大米等的生活积累和模糊认识 ,那么就不可能有对这些汉字的精确认读。在散文教学中 ,不少教师往往喜欢用“形散神聚”、“立意深远”、“诗情画意”、“结构严…  相似文献   

10.
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当大家刚刚接触汉字研究的时候是一头雾水:汉字构成有什么规律?什么是字源?什么是字理?什么是汉字文化?对汉字造字方法中常提到的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也常常是一知半解,张冠李戴。由于教师缺乏应有的汉字基础知识,所以也就不能把  相似文献   

11.
针对学生不能准确深入理解并恰当运用基础字词的问题,尝试运用汉字资源推进字词复习课,提升复习效率,增强复习效果。在字词复习课中运用汉字资源,具体做法有:整合字词资源,认知同类字词,领会字词义,巩固字词。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000个汉字,其中会写2500个汉字。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这对刚刚踏进小学校园的低年级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石,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它远不如阅读教学那样诗情画意,也不如写作教学那样异彩纷呈,更不比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那样生动活泼,它既是小学低年段的主要教学任务,也是制约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瓶颈。笔者接触"玩转汉字"第二个年头,过去一年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对"玩转汉字"课堂从最初看热闹的"门外汉"到今天的理性认识,这个过程中有发现,有实践,有困惑,也有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低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的1600-1800个汉字。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欲望,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汉字,其教学已浅薄得只剩下认识字体、记诵发音,忽略了汉字本身的构成与演变,学生不能领略文化的深度与厚度。语文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明白,文字是中华文化血脉之根,语文课堂,教师应该更多地带领学生走近汉字、了解汉字,理解汉字的原本真意,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传承古老的汉字文化。  相似文献   

15.
陈建兰 《考试周刊》2013,(63):58-58
<正>作文复习是六年级总复习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令语文老师头痛的部分。我多年执教六年级语文,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一套方法,与大家共勉。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一刀切",则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会扼杀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基础差的同学先打基础,要求点对标点符号、写对汉字、分好层次;基础好但没有写作特色的同学要求写出自己的特色;基础好又有自己特色的同学要求选材精妙,写出与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与汉字书写技能教育是我国语文基础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本世纪初,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但新课标实施以来,这些新的理念并没有顺利实现,与该项教育相关的语文基础教育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因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加强对汉字认识的教育,二是加强对汉字书写技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新课标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识字教学是语  相似文献   

18.
高三年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未来发展均有重要意义。而语文学科更是高三的重要科目之一,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的方法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复习的效率。而从当前的高三语文复习现状进行分析,学生的压力较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知识复习方法。在面对大量的语文知识时,经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在高三语文的复习课中,教师也需善于从问题出发,探索出有效的改进策略。本文简要分析了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学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阶段。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性格方面的原因和汉字的结构特征,使得学生在汉字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别字。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学生对汉字的结构和特征掌握得不扎实、对汉字的理解不准确。汉字中有很多同音字、同义字和相近字等等,学生如果不能对汉字准确理解,那么就很难区分这些字,在考试中就很容易写错。识字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汉字,并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书写。小学生的辨认能力比较差,如果对刚认识的字不进行练习书写,那么就很容易遗忘,以后再进行书写就会出现错别字。错别字影响着学生的书面表达和教师的语文教学。所以,纠正小学生的错别字并防止学生产生错别字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字源是文字的基本结构,在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选择的字源素材不同,学生学习、认识文字的方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正确选择“字源”,依靠汉字之间的联系性关系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汉字的文化特点,在联系不同的汉字知识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本文从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活动入手,在简单论述识字教学活动的重要价值的同时,探讨如何借助字源识字完成教学任务,寻找优化教学活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