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得+习得”:对外语学习机制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语言环境决定了外语学习应当定位于“学得+习得’。基于这一定位,本丈从语言学角度就语言输入、语言吸收、语言获得和语言输出四个环节考察了外语学习的内在机制,并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学语言需要语言环境,有些人认为在中国可以像习得二语和习得母语那样习得外语。本文从"学得"和"习得"的区别和通过对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区别入手,分析了我们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不同,说明我国英语学习者是"学得"英语,而不是"习得"英语。  相似文献   

3.
儿童的语言学习较成年人的语言学习有显著的差异,儿童的语言学习带有特殊的“习得”特征,而成年人的语言学习过程具有明显的“学得”戍份。英语在中国的教学和学习不同于“二语”环境下的母语之外的其它语言的学习。在中国进行汉语之外的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均有“外语”学习特征,如当下中国的“二语习得”界将英语学习称为“英语外语学习”,将日语学习称为“日语外语学习”等等。一般而言,无论是“二语学习”还是“外语学习”,虽说儿童阶段的语言学习具有显著的“母语”语言能力“习得”特征,而中国儿童英语或是另一门非汉语的学习是否具有显著的“习得”特征,不能简单妄下结论。这是因为学习者受语言环境、学习环境、学习策略应用等不利因素的局限,即就是在儿童学习阶段,英语或其它一门外语能力的获得还是带有很明显的“学得”特征。本文主要讨论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儿童英语能力获得过程的基本特征以及如何在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  相似文献   

4.
宋杨 《河南教育》2007,(12):41-42
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习得和学得理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外语习得的条件.采用综合技能训练使英语教学适应语言的实际使用目的,既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又积极创设条件,使学生体验语言的运用,从而促进学习者外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李鸿雁 《教育探索》2004,(11):73-73
所谓的“习得”就是通过强化练习让学生学有所得,语言学习中习得的特征尤为明显。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大力创设学习英语的环境、条件和氛围,并为之提供快速提高学习英语的方法,通过拓宽学习的渠道,加大语言信息的输入量,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大量的练习和积累,在大课本、大课堂、大教学、大教育的条件下完成学生英语的习得教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语言学得与习得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在母语与外语学习中的差异,阐明我国的外语教学应坚持以外语是学得的观念为主,习得只起辅助作用,并强调学得与习得的融合性。  相似文献   

7.
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应习得为主,学得为辅;然而,在汉语语境下,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缺少自然习得的语言环境,课堂教学依然是英语学习的主阵地。我国外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决定,在汉语语境下,习得学得并举是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语文知识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关键在处理好训练与积累的关系。语文学习只有日积月累、反复训练,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对此语文教学的专家们,曾把语文学习划分为“习得”和“学得”两个过程,是符合教育与教学规律的。所谓“习得”是指“积累”;所谓“学得”是指“训练”。二者紧密联系,互为促进,密不可分。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在特定的母语环境中生活,吸取语言材料,自觉不自觉地被感染、受熏陶,并逐渐进步与发展。开始是自发的、朦胧的,从幼儿学说话开始“积累”。一…  相似文献   

9.
朱炜 《教育与职业》2007,(35):77-78
外语教学的最终结果体现在学习的主体上;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必须重视学习的主体。文章通过对外语学习主体的综合分析,认为克拉中的“习得-学得假说”假定成人第二语言习得在方法上与儿童习得母语是一致的观点,过于简化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忽视了学习主体在外语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认识克拉中的“习得-学得假说”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杨洛茜 《考试周刊》2010,(10):129-130
儿童英语热是近年来家长及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之一。本文以克拉申“习得-学得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为理论基础.阐述了儿童外语学得过程中“情感过滤”程度对“语言输入”的影响.并探索了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的语言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语言学得与习得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在母语与外语学习中的差异,阐明了外语学习应坚持以外语是学得的,习得只起辅助作用的教学观点,并强调学得与习得的融合性。  相似文献   

12.
外语学习最佳年龄的探讨已经历了50多年,至今仍未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然而,外语学习"年龄越小越好"的说法却大行其道。究其因,是将歪曲了的假设当作完整的理论大肆宣传的结果。具体地讲,是因混淆了"二语与外语"、"习得与学得"、"关键期假设"等概念引起的。因此,通过讨论儿童学习外语的语言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理论依据、外语学习的环境及母语的重要性问题,让大家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分析国内外外语学习者日趋低龄化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让那些仍被误导的盲从者以理性的态度学习外语,那么"语言学习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的理性做法必将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第二语言的学得与习得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习得外语的途径。笔者认为:学习外语,在听和读、说和写的过程中,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意思的理解和表达上,能够充分地利用无意识识记习得外语。  相似文献   

14.
外语学习“年龄越小越好”这种说法的深层原因其实是对“二语与外语”、“习得与学得”、“关键期假说”等概念的混淆和误解造成的。因此,如果大家对这些概念有深入的了解,那么家长、学生和学校这些仍然在被误导的外语学习盲从者将会越来越少,而代之以“语言学习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的理性做法将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交际环境中通过使用来学习语言是一种潜意识的语言发展过程,学习者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目标语;而在非目标语环境下学习语言就会遭遇到很多限制而难有快速、有效的发展且所能达到的水平和境界也有限。笔者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环境与"习得"、"学得"联系起来,分析其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并提出了汉语环境下学习外语的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模式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Krashen二语习得的基础理论,包括习得与学得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习碍的主要途释和方法。把二语习得理论提炼加工成可供具体语言教学使用的方法,并提出如何把二语习得理论运用于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为我国的外语教堂提供良好的习得环境,从而提高学得者学得外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更好的学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代汉语文教学从开始拟订现代学制章程算起,至今正好百年.可惜学习西方的这一百年,虽有成效,但留给我们的教训够惨重的了.其中致命的一点是背离汉语母语的"习得"规律,错误地未经研究引进了不符合汉语文及汉人习得母语规律的一套"学得"办法.  相似文献   

18.
代春  陈雅莉 《教师》2010,(6):87-88
外语学习是在学习者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制约下进行的。从外部环境讲,外语必须在学校环境中,在班级授课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教师组织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从内部环境讲,外语学习需要具备译码能力、语法敏感能力、归纳类推能力和联想记忆能力。所以外语不可能是习得,而只能是以学习为主。  相似文献   

19.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其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了“学得”与“习得”的概念。通过比较分析可阐明“学得”与“习得”是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学习方式,且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在大学任务型外语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将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其整体优势,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二语习得的概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成为经常研究、探讨的课题。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外语和二语、学得和习得经常可以互换,表示其内涵几乎一致,但实际上外语被包含在二语之中,仍以习得为主,学得被边缘化。本文探讨了该理论中的这两组概念,并对Krashen学得/习得假说提出质疑,之后指出“学得是有意识行为,习得是无意识行为”的说法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难以界定;在外语教学条件下,外语和二语、学得和习得概念应明确区分;无意识习得不可能成为主流学法,而主动的外语学得思想才是我国外语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