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电视媒体由于电视剧制作资金状况和商业化程度都不及香港电视媒体,广东居民又可以随时观看到香港电视,因此香港电视对广东电视的收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近年,广东电视媒体从电视短剧着手,推出了切合广东观众口味的《外地媳妇本地郎》,受到观众的好评。本通过对《外地媳妇本地郎》热播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制作电视短剧中可资借鉴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广东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系列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以下简称《外》自去年11月在广东电视珠江频道开播以来,以其。选材贴近百姓,喜剧化的风格,生活化的语言”为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收视率从15%节节上升至36%,创造了该时段的收视新记录。日前,在《外》剧播出百集座谈会上,专家、观众、主创人员共同探讨了该剧的创作得失。  相似文献   

3.
梁琛 《新闻窗》2011,(3):97-98
近10年来,全国荧屏出现地方语短剧火爆的趋势。第一个出色的动作或许可以算是广东电视台从2000年10月份开始播出的系列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广西电视台影视频道推出的纯广西本土制作的栏目剧《南国故事会》,播出仅三个月就受到观众的关注。地方电视短剧,在全国各地电视屏幕上的成绩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4.
作为继民生新闻之后的又一电视节目形态--电视栏目剧近年来在各省市电视台悄然兴起,以其本土化、平民化、贴近性的特点为广大观众所关注和喜爱.如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浙江影视娱乐频道的<本塘第一剧>、四川电视台的<经视麻辣烫>、广东电视台的<外来媳妇本地郎>等在观众中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系列电视短剧《外地媳妇本地郎》到目前为止已在广东卫视播出300集,最高收视率在广东地区达到36%,平均收视率17%,让我们不得不对其自身认真审视。  相似文献   

6.
龚小平 《新闻窗》2007,(4):27-28
随着电视节目竞争日趋白热化,顶着各种各样的非议,电视方言节目方兴未艾,在各地发展得如火如荼。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广东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东北的《东北一家亲》,湖南的《一家老小向前冲》,陕西的《都市碎戏》,重庆的《雾都夜话》,贵州的《天天摆故事》等等。方言节目从电视短剧、栏目剧发端,逐渐发展到方言译制外语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三强 《声屏世界》2006,(11):37-39
电视栏目剧是新近在我国各级地方台火爆起来的一种节目类型,它通常以电视栏目为依托,以演剧的方式呈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时长多为半小时左右,每集均有一个完整的故事;2.风格上偏向喜剧色彩,喜欢用本地的方言俚语甩包袱;3.带有很强的纪实性,直面当下社会热点焦点,将镜头对准普通人普通事;4.制作方式较为灵活,直接招募当地演员(甚至群众演员),边制作边播出,对收视率有灵敏的反应能力……与刚出道时的寂寂无名相比,现在的电视栏目剧可谓风光无限。无论是广东的《外地媳妇本地郎》,重庆的《雾都夜话》,还是长沙的《故事会》,武汉的《江城一家…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里“看”报纸新闻的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新闻实践》2009,(2):69-70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相互融合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杭州本地电视媒体相继出现了电视读报类节目,如浙江卫视的<新闻早点>、杭州华数(数字)电视的<天天时报>和最近杭州电视台一套推出的<读报论股>等.读报节目的频频推出,一方面反映了传媒激烈竞争下的电视媒体不断创新的势头,同时也体现了多种媒体的融合与优势互补.电视读报类节目整合诸多媒体的信息资源,为纸质媒体电视化传播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当下"剩男剩女圣斗士"群体越来越壮大,相亲逐渐成了适龄男女青年完成终身大事的重要方式之一.电视媒体也堂而皇之地把以前上不了厅堂的隐私话题摆到了观众面前.从有12年历史的<相约星期六>,到北京卫视的<今晚我们相识>、四川卫视的<特别心动>,相亲类节目牢牢占据了晚间黄金档.浙江电视台推出的电视相亲节目<相亲才会赢>,也在杭州本土节目中具有相当高的人气.  相似文献   

10.
陈刚 《传媒》2006,(10):64-65
民营电视传媒企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以内容制作为主在各大电视媒体上播放的电视节目,相当一部分出自民营制作机构.如<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欢乐总动员>、<每日文化播报>、<环球影视>、<娱乐人物周刊>、<娱乐任我行>、<超级访问>等众多知名节目.  相似文献   

11.
曾祥敏 《现代传播》2007,(4):130-131
2007年6月23日至30日,正值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十年>.作为中宣部指定的"香港回归十周年"重点节目,该片播出后受到观众热烈反响.7月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本刊编辑部承办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十年>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2.
王革生 《青年记者》2009,(18):73-74
作为继民生新闻之后的又一电视节目形态——电视栏目剧近年来在各省市电视台悄然兴起,以其本土化、平民化、贴近性的特点为广大观众所关注和喜爱。如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浙江影视娱乐频道的《本塘第一剧》、四川电视台的《经视麻辣烫》、广东电视台的Ⅸ外来媳妇本地郎》等在观众中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电视对农传播不景气的情况下,<垄上行>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江汉平原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十分难能可贵.本文试图从<垄上行>的品牌定位、节目制作、品牌拓展、品牌的精神内涵等角度,探讨<垄上行>构建对农电视栏目品牌的奥秘,期冀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对电视媒体尤其是对农电视栏目如何成功打造品牌、更好地服务"三农"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专家访谈--编者按] 2006~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博士谢勤亮在写作博士论文<影像与历史:年鉴学派视野下的中国纪录片>期间,对央视、凤凰卫视、中央新影、上视纪实频道、山东卫视、广东卫视、深圳卫视等媒体纪录片制作机构的部门负责人、制片人、资深导演以及参与策划制作纪录片的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作了访谈.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是个很大的题目,全国各地推出的与这个题目相关的纪录片、专题片、应该不下几百部,这些片子记载历史的变迁,记载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文化思潮、生活方式的变迁等等.我们<半边天>栏目,作为中国电视媒体中创办最早,也是历史最长的女性节目,也选择了我们纪念30年的方式,那就是挖掘整理打工妹30年打工历史,制作20集纪实节目<繁花>呈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电视台创作的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以下简称《外》剧)从2000年11月开播至今已播出2452集(截至2013年11月30日的播出数据),在业界创下五最纪录:它是我国电视史上历时最久、播出集数最多、同时段同类型节目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情景喜剧。在2003年还曾创下广东省域41.39点的历史性收视纪录,在广东本土自制剧中首次超过港台剧并长期独占鳌头,播出时段平均收视人数超过2000万。时至今日,该剧依然保持稳定的高收视,多年来在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广东省、广州市稳居收视冠军位置。2007年,《外》剧组被国家  相似文献   

17.
韩建勇 《传媒》2010,(8):45-46
从20世纪70年代深圳、宝安等地部分居民,通过"鱼骨天线"接收来自香港TVB和亚视的电视信号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广东省各地区广电部门通过电视光缆区域网传输香港电视信号,以及1998年香港华娱电视正式接入广东有线网络传输播出,港澳及境外电视陆续落地珠三角,深圳地区广电收视市场被港澳媒体"占领"了近30年.  相似文献   

18.
<正>电视节目无人买单的尴尬牵制着电视媒体的发展步伐。当观众能从新媒体、手机端更便捷地得到信息服务,与电视节目的"约会"效应就大为削弱。那么,是观众没有电视需求了?还是我们没有提供适应观众需求的电视节目呢?民生新闻栏目《帮帮团》一直希望在实践中找寻答案。现代信息学的一个重点是信息的有效送达。怎样实现新闻节目对电视观众的有效送达呢?  相似文献   

19.
王勇 《今传媒》2008,(6):48-49
从2007年12月1日起,由湖南广电集团投资近2000万元独立制作的36集电视连续剧<血色湘西>在湖南广电集团旗下的各电视台相继播出,引起了国内媒体、学界和电视行业的关注,因为<血色湘西>足湖南广电集团实施大片战略以来第一个独立制作的电视剧大片,标志着湖南广电的又一次求新、求变,也预示着湖南广电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向.在一定意义上,对我国电视业,特别是地方电视媒介集团今后的发展具有风向标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发展对传统的电视媒体行业产生了很大冲击,为此,从事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的人员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电视节目编辑制作水平,通过优化电视节目质量来吸引观众,进而大幅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推动传统电视媒体行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