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爌 《新闻界》2005,(2):45-46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有22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官方主流权威媒体督创的电视文化节目,“央视春晚”逐渐超越了单纯的娱乐节目性质,而成为全球华人在传统的特定时域中“想象中国”的一个盛大狂欢仪式。  相似文献   

2.
彭雨晴  谢颖 《现代传播》2022,(11):82-91
粤语是东南亚乃至全球华人的通行语之一,是华裔文化记忆和文化乡愁的载体,以马来西亚为典型国别,探究华裔粤语媒介使用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对于中国对外交流、“以侨搭桥”“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马来西亚吉隆坡华裔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深入考察马来西亚华裔粤语媒介使用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粤语媒介接触程度、娱乐价值、文化价值、工具价值对中华文化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粤语媒介娱乐价值、文化价值对中华文化情感有显著正向影响,粤语媒介娱乐价值、工具价值对中华文化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媒介帝国主义"的"虚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莉 《现代传播》2004,(6):124-126
国内全球传播研究中 ,有人认为 ,由于西方跨国强势媒体造成了对弱势传媒国家文化输出的巨大“顺差” ,世界跨文化正呈现出“单向性”和“同质化”倾向 ,强势文化单向地流向弱势文化 ,而弱势文化在其侵入和渗透下 ,不得不认同和接受其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 ,以适应强势文化主宰的社会系统。众多弱势传媒国家怀着“狼来了”的惶恐 ,极力寻求对策以抵御这场文化入侵 ,但却因实力悬殊而显得底气不足。那么 ,这种恐慌是否真的根据确凿呢 ?试问 ,媒介帝国主义势必会带来文化帝国主义的灾难吗 ?媒介支配又一定等于文化支配吗 ?意识形态与媒介文化的真…  相似文献   

4.
2006年,北京电视台为重拍电视剧《红楼梦》举办的“红楼梦中人”全球华人选秀活动,把中国经典名著与火爆的选秀形式嫁接起来,制造了2006年度规模不小的一次文化事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文化”与古代档案文献编纂 (一)古代“文化”的理解 中国古籍中(主要指儒家经典)的“文化”,是指诗书礼乐、政治制度、道德伦序,以及成为礼俗的一整套观念和习俗。古人还往往把“文化”指作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教化的总和。  相似文献   

6.
一,“春节联欢晚会”——一个世俗神话的诞生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从此,“春晚”成为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精神仪式,形成中国观众习惯性的收看行为。放鞭炮、包饺子、看“春晚”,成为中国人除夕之夜的主要活动内容。“春晚”本身也成为现代春节的一部分。“春晚”融相声、小品、歌曲、舞蹈、魔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炉,由主持人在各个节目中引导穿插串连起整台晚会,集中突出一个盛大主题的综艺晚会形式首开电视晚会节目之先河。“春晚”荟萃了国内知名演员、影视红星或是港台著名艺人,各个节…  相似文献   

7.
问诊近年的春节慰问报道,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症状:“老题老作”的多,具有新意的少;聚焦领导的多,体现群众的少;程式形式的多,感人动情的少.慰问报道要发挥如慰问初衷一样良好的社会效果,还有一个如何正确把握春节慰问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cnn为首的西方媒体歪曲报道拉萨事件的举动激起全球华人的愤怒与反击,一时间"太cnn"和针对此举的"反cnn"成为热门话题,本文试对西方媒体"太cnn"所暴露的本质问题作一思考,进而从"反cnn"角度对我国对外传播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春节是全球华人最大的传统节日。当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体遇到经过中国数千年文化传承的春节,各大互联网媒体在内容制作上有何经验可以分享?本文以区位为类别,对一些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的内容出彩之处进行分析,展示互联网在中华传统节日期间文化消费上的空间开掘。  相似文献   

10.
吕逸涛 《视听界》2012,(3):108-109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已经陪伴全球华人度过了30个除夕,说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春晚情结”,点都不为过。借助春晚品牌继续挖掘、加以利用,不失为春节电视综艺节目的方向。由之前的百花齐放群星贺岁,更多地转向厂从各个方面满足百姓的春晚期待,让春节联欢晚会更加好看,更加有新意。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涵化”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然而在当代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既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也有文化全球化浪潮下各媒介之间竞争的影响。时代召唤文化涵养,文化涵养赋能时代,作为大众传播主力军的电视理应担当起文化“询唤”的责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摈弃消费文化糟粕,从而实现对“受众文化认同”和“电视文化责任”的双向“询唤”,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巩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2.
移动媒介快速崛起,让“眼球经济”成为一种新的消费业态。2023年央视总台中秋晚会为全球华人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也让举办地四川宜宾这座城市火爆“出圈”。本文以2023年央视秋晚在宜宾录制过程为例,围绕技艺与文艺、文化与美学以及自然与科技等融合创新,探析2023央视秋晚节目策划、编排以及传播的内在逻辑和创意之美。  相似文献   

13.
夏德勇 《现代传播》2002,(5):122-124
张子扬先生两年前在《人民日报》发表《“文化版图”的固守与拓展———电视人面对 2 1世纪新媒体的思与虑》① 一文 ,颇有新意地提出了“文化版图”的相关理论 ,以后又发表《文化版图审视下的跨文化传播》② 等文 ,多角度地深入阐发自己的相关观点 ,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兴趣。既然文化版图的理念已成为他作为中央电视台国际部领导的一个主导思想 ,成为一种理论自觉 ,那么这些观点和主张是不是一种正确的传播策略 ?在当今的电视传播实践中是否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 ?我想结合张子扬和央视国际部的跨文化传播的实践对“文化版图”相关理论作一…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推出了“春节教科文行动”特别节目,从2月10号开始,频道实施了以“科技过年、文化过年”为主题的春节特别编排直到3月2日(正月十九)连续推出了经周密策划,精心制作的20多个大型节目,分别从科学故事、科技成果、文化理念三方面打造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电视节目的收视新亮点。  相似文献   

15.
庞慧敏 《新闻窗》2009,(2):27-28
自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播出至今,已经有26个年头了。当它成为中国人除夕守岁必备的一餐盛宴,成为与阖家团圆、年夜饭、放鞭炮一样重要的“民俗”时,春节联欢晚会承载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中央电视台每年一次的一档节目,而成为一种象征符号,构建了个人、民族和国家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6.
春节是全球华人最大的传统节日.当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体遇到经过中国数千年文化传承的春节,各大互联网媒体在内容制作上有何经验可以分享?本文以区位为类别,对一些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的内容出彩之处进行分析,展示互联网在中华传统节日期间文化消费上的空间开掘.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一个社会里的“媒介再现”完全不能反映这个社会的文化 ,会引起很大的文化认同危机。这篇文章以加拿大安大略省为个案 ,用历史社会学的角度 ,研究外来“媒体再现”如何激发加拿大对文化认同的关注 ,并掀起一场传媒教育运动 ,在学校设立传媒教育课 ,教导学生解读“媒体再现” ,提高他们的本土文化意识。本文发现传播科技愈发达 ,“媒体再现”与文化认同的矛盾就愈激烈 ,而推广传媒教育是缓解文化认同危机的一个有建设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档案"词源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华  王霞 《山西档案》2005,24(6):15-17
近期,丁海斌、王爱华两位老师撰提出“清人关前满人称档案为ξ(满,罗马译音dangse,汉译为“档子”、“当”、“挡子”、“档册”等、为方便叙述,下权以“dangse”替代)。“档子的来源是萨满教的萨满档子(刻有符号的木牌)和满族人的记事木签,后来逐渐成为满族比较通用的档案名词”,“档案一词是清人关后满汉化融合的产物。笔认同此观点。笔认为,“档子”与“档案”是义相通的一对词,探究“档”与“案”的上源,对回答档案词源问题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央视综艺节目《星光大道》为全球华人所关注,今年又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已成为社会公众公认的电视综艺品牌节目。她在政治表率、经济引领、社会影响、文化示范等方面已显示出多重作用,其成功的秘笈在哪里,本文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城市晚报对文化新闻的重视程度不断消减,大量的社会新闻、时政新闻以及其他实用类民生资讯,在数量、篇幅、版面等压缩了文化新闻的空间。文化新闻在不少城市晚报逐渐遭到冷落,主要还是文化新闻自身缺乏创新的缘故。且看一些城市晚报的文化新闻,有的将“娱乐”、“星闻”资讯作为主要卖点,缺乏地方特色与品位;有的文化活动的报道,读起来像“温吞水”。读者对文化新闻需求的口味与层次在不断提高,如何提升文化新闻档次、重创晚报“文化品牌”,让这些文化新闻像其他许多主流新闻类别和资讯一样,广受读者的欢迎呢?从2004年至今,《宁波晚报》在这方面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