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蒙面之城》是网络文学的前期作品,它摆脱网络文学低俗化的通病,走向成熟,其标志在于较为成功地塑造了人物性格。《网逝》是网络文学的近期作品,如果说《蒙面之城》超越一般的网络文学作品,那么《网逝》从人物形象、思想性、艺术手法、故事情节等方面较之《蒙面之城》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2.
曾经在文坛引发争论的“互文性”理论,因有网络文学的出现而变得十分普遍,其写作手法与文本内容对传统“纸张文学”进行了极大的挑战与颠覆。本文试图就“互文性”这一理论对网络文学作品《悟空传》进行分析,其所表现出的对电影《大话西游》的明显模仿与对经典作品《西游记》的戏仿和颠覆,都鲜明显示出“互文”理论在网络文学中的应用。而这一应用,也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当前网络文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粗疏和"不及物"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可将当下性和文本细读作为两个着眼点:以当下性将变动不居的网络文学凝固化,并且对当下时间截面的网络文学进行切割;以文本细读作为方法,对包括网络文学作品、网络读者的评价与反馈、网络作者与读者的互动、网络文学生产与传播的环境等等在内的"文本"进行"细读"。藉此,最终获得对网络文学切近、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在北京顺利举行网络文学作品研讨会,研讨李晓敏的《遍地狼烟》、天下归元的《扶摇皇后》、酒徒的《隋乱》、阿越的《新宋》、杨蓥莹的《凝暮颜》5部网络文学作品。据悉,这是中国作家协会自1949年7月13日成立以来第一次举行网络文学作品研讨会。评论家梁鸿鹰、欧阳友权、陈福民、白烨、邵燕君、马季等出席了研讨会。他们认为,网络文学阅读方式灵活,借助庞大、便利、快捷的  相似文献   

5.
《大连大学学报》2021,(1):12-14
<正>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网络文学创作经验的"老"作家,骠骑(原名董俊杰)至今已有4900多万字的作品发表,《天师》《诡局》《天枢之契约行者》等多部作品被改编拍摄为影视剧,《诡局》入选中国数字阅读十大影响力作品并获得金影第一届写作节百万奖金大奖,《零点》获得"2018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等;骠骑本人有"顶尖军事大神"之美誉,还在2017年荣获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区别于传统文学的运行机制和文本群体。《斗破苍穹》是近年来较为典型的网络玄幻小说文本,从其文本结构、文体特征入手,考察《斗破苍穹》作为网络玄幻小说,如何以文学的方式阐释网络的"异面存在",进而得出关于网络玄幻小说文本的文体意义。为研究和把握网络文学的动向,探讨其发展规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作品《事关江湖》展示了“网络时代”的另类们对武侠文本的解读。他们消解“神话”,推翻经典,颠覆原来的侠观念,并进行了庸俗化的阐释。无论是于外界还是于内心,他们都坦诚以待。  相似文献   

8.
王晓华在《人文杂志》2002年1期撰文指出将网络文学直截了当地理解为网络上的文学无法概括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根本特征。网络文学应意指其特质仅属于网络的文学式样。这种文学式样必须具有两个特征:1社区性;2多元互生性。因而网络文学首先应是独特的社区文学。其社区性主要体现在网络写作和完整的网络文学文本的生产中,这一特征在意味着网络文学的小众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越来越为人所关注。超文本链接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接受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文学作品,也使得网络文学在文本结构、角色定位、审美愉悦甚至文学批评中的重要命题和概念等方面体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学的“颠覆”性的改造。这既是文学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悟空传》是对中国古典丈学题材另类创作的产物,是新时代作家受中西文化双重影响的产物。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三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对文本中人物进行剖析,从而对文本思想进行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网络和网络文学是伴随着西方“后现代化”而孕育、萌芽、成长、繁荣起来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诸如认知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尽管学术界对网络文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网络文学大量客观存在着。网络文学具有以下特征:创作主体的网民化;创作动机的娱乐化;文本特征的立体化;作者读者的互动化;文本传播的快捷化:文本价值的多元化。网络写手大多年轻化、城市化、小资化,主要为白领阶层和大学生,往往从事网络、金融、法律、编辑、广告、艺术设计等工作,网络技术异常娴熟。网络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游戏的味道,不少网络写手就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就是为了自娱娱人。在创作主题和思想内容上,网络文学回避崇高,消解载道,拒绝代言,推卸责任,追求愉悦。在创作手段上,网络写手广泛运用“拼贴”、“意识流”、“蒙太奇”等艺术表现手法,使网络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特魅力和意蕴。网民的点击、评说以及网站的定期TOP排行榜大大激发了网络写手的创作热情,网民的参与不仅仅表现在阅读的选择和评点上,有时更直接地表现在参与创作上,即网民的回帖和评论,也成为网络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文本传播的快捷化表现在作品面世的快捷化、读者反馈的快捷化和文本更新的快捷化。网络文学活动的核心是网民的创作、阅读、评论几乎同时展开,同步进行,共同完成,所以它比以往任何传媒对文学的推动力、冲击力都大。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学在繁荣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征候。由于网络文学所依附媒介的影响,其意义的密度被极大地稀释,无法对其形成那种用于传统文学的鉴赏式文本细读。由于网络文学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工业,在商业利益推动下,网络文学创作中的情节模仿乃至抄袭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运作下,网络文学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消费行为,并且网络文学也失去了对社会的批判功能。很多网络文学作品,实质上是关于欲望的一种镜像,并且它会使得读者的无意识欲望不断生成和延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上海怀旧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繁花》与《长恨歌》作为上海怀旧的代表作,以各自的方式追忆曾经的上海。《繁花》通过描写不同人的命运来展示平民眼中的上海,既有温情的回忆又有淡淡的忧伤。《长恨歌》以王琦瑶的一生表现上海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风雨漂浮,刻画出上海弄堂里不问时事的小资情调。两部作品通过对旧上海的文化追忆和想象,渴望重新建立城市定位,寻找城市自我。  相似文献   

14.
蔡智恒网络文学作品风行其道。本文从笔法运用、作用和形成原因三个方面赏析了痞子蔡的成名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以及《雨衣》在小说写作方面的一个新颖的语言现象——词语解释。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的经典定义为:"文学是审美的语言艺术"。然而,后现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文学文本发生了转向,即从传统的语言文本转向了以日常生活为文本,文学文本的价值特征也从审美转向了消费。网络文学文本的后现代性可以从网络文学文本创作主体、叙事方式和价值特征体现出来。网络文学文本的大众化、交互性、开放性、超文本等特征很好地诠释了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文本形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网络文学作品具有传播迅速、内容新颖以及语言新锐等特点,使得在青少年之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部分青少年对网络文学作品鉴别能力较弱,会导致在网络文学作品的影响下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且造成在思想道德意识方面出现严重的不足。本文在分析网络作品的深刻内涵后,从提高对网络文学作品的监管力度、提高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以及树立正确的信息教育观入手来减少网络文学作品对青年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近年来网络技术兴起以来,网络文学建设出现了新的发展空间,网络文学的出现,丰富了新世纪文学领域、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给了催生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学风格,无尽的网络文学作品创造了浩瀚的数据海洋,而这片海洋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阅读空间,多种选择。通过本文主要论述了网络文学作品的数量、类型、特点、出版的作品等四个方面网络文学作品的基本表现。  相似文献   

18.
《光明日报》报道,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网络文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印发《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现阶段发展网络文学重点任务做出了部署。《意见》指出,网络文学创作者要把握正确导向,坚持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学的文化特质源于对传统文学进行的文化审视和文化改写。表现在: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接受者都是网络文学文本的制造者和发布者,二者享有平等的话语权;网络文学消解了接受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读者获得了更大的能动性和自由度;网络文学将传统的被鉴赏的文学改造成了被浏览的文学。所以,网络文学是网络文化向传统文学渗透,对传统文学进行改写,既体现了网络文化精神,又体现了文学审美特点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文学作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盛行。由于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创作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创作和欣赏具有参与性、交互性及作品具有多媒体的运用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的青少年参与其中。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形成,网络素养不高,对网络文学作品的判断、鉴别能力不强,也由于网络文学的参与性强、写作门槛低、创作自由度高,也使得网络文学作品呈现出鱼龙混杂的情形。而这类网络文学作品势必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文学网站、相关法律监管部门要形成合力,采取措施降低网络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使得网络文学作品更好的对青少年产生的积极影响,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使他们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