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的“四公子”战国“四公子”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并称“四公子”。他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四公子”的人。唐代“四公子”唐朝的“四公子”是姚檐、周曾、王玢、丰清志。他们都是唐德宗时期淮宁节度使李希...  相似文献   

2.
孟尝君出关     
战国时期 , 各诸侯国中炙手可热的权贵们 , 多有豢养门客的风尚 , 最著名的有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 他们被后人并称为“战国四公子”。而“孟尝君出关”的故事则是通过其戏剧性、趣味性客观展现出“门客”这一阶层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先看《史记 · 孟尝君列传》的记载—— 齐闵王二十五年 , 齐闵王二十五年 ,复卒 ( 最终 ) 使孟尝君入秦 , 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 人或 ( 有人 ) 说秦昭王曰 :“孟尝君贤 ,而又齐族 ( 齐国王族 ) 也 , 今相秦 , 必先齐而后秦 ( 关照齐国屈损…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把"狡兔三窟"用作贬义词。"狡"即狡猾也。追根溯源,"狡兔三窟"这一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其中记载了冯谖对孟尝君说的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此故事说,冯谖是孟尝君门下食客,曾代孟尝君到薛地收债,结果把债户们的债契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把“狡兔三窟”用作贬义词。“狡”即狡猾也。追根溯源,“狡兔三窟”这一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其中记载了冯谖对孟尝君说的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数凿二窟。”此故事说冯谖是孟尝君门下食客,曾代孟尝君到薛地收债,结果把债户们的债契收上来全烧掉了,呈报孟尝君时,孟尝君很不高兴。之后,孟尝君遭诽谤被齐王罢免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春申君姓黄名歇,是战国末年楚国的一位出类拔萃的政治家.他在楚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时任令尹(宰相),历经两朝,在政治舞台上活跃了数十年.尽管当时楚国已经百孔千疮、危在旦夕,但春申君执政后.怀着一颗复兴楚国的赤诚之心,采取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回光返照的局面.由于对楚国历史的伟大贡献,春申君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崇高声誉,深得时人和后人的景仰.自司马迁以来,一直到现在,人们总是把春申君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相提并论,合称之为“战国四君”、“战国四公子”.笔者深以为非.其实,细读这四个人的有关史料可以发现,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属同一类人,而春申君则属另一类人,绝不可将二者作等同观.  相似文献   

6.
战国四君子     
《同学少年》2013,(6):53
战国时期,四位有名的公子皆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他们分别是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和平原君赵胜,时称"战国四君子",亦称"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嫠王的异母兄弟,为人仁厚,礼贤下士。魏安嫠王二十年,秦昭王进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向魏国求救,魏王害怕秦国,  相似文献   

7.
《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版)有冯驩客孟尝君一段文字:初,冯驩闻孟尝君好客,蹑蹻而见之.孟尝君曰:"先生远辱,何以教文也?"冯驩曰:"闻君好士,以贫身归于君."孟尝君置传舍十日,孟尝君问传舍长曰:"客何所为?"答曰:"冯先生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缑.  相似文献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关练习。孟尝君传司马迁孟尝君名文,姓田氏。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  相似文献   

9.
春秋四名人:老子、孔子、左丘明、孙子。战国散文四大家: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四君: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相似文献   

10.
【原文】孟尝君舍人①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或以问②孟尝君曰:“为君舍人而内与夫人相爱,亦甚不义矣,君其③杀之。”君曰:“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其错④之,勿言也。”居期年,君召爱夫人者而谓之曰:“子与文⑤游久矣,大官未可得,小官公又弗欲。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⑥,愿君以此从卫君游。”于卫甚重。齐、卫之交恶,卫君甚欲约天下之兵以攻齐。是人谓卫君曰:“孟尝君不知臣不肖⑦,以臣欺君。  相似文献   

11.
鸡鸣狗盗     
<正>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  相似文献   

12.
"士"是战国时期最活跃的社会阶层,他们不仅创造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而且还锻造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士人精神。《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是恃才自信、知恩图报、深谋远虑的门客冯谖形象。本文通过对"士"这个阶层形成的分析,结合《冯谖客孟尝君》中的冯谖,进一步探讨战国"士"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试论西汉的侠官吉书时汉朝,特别是汉初,相当一部分官吏有浓厚的侠义行为,他们对当时的政治有重大影响。《史记》、《汉书》游侠传,写了两种使:一类是以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等人为代表的贵族游侠,这类侠早已消亡;另一类是以朱家、郭解、剧孟等人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4.
娜拉与子君是易卜生、鲁迅两位作家分别在其作品《玩偶之家》、《伤逝》中塑造的个性鲜明的两位女性形象。两位作家身处两个国度,其写作背景、写作风格、文化色彩等都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就是在这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背景下,两位作家都借描写家庭夫妇之间的矛盾冲突来表达女性的悲剧,进而揭示出两位女性在悲剧过后的不同抉择。娜拉与子君都有着善良而诚挚的心,对生活充满无限热爱,但是在爱情受到考验的时候,她们的丈夫都暴露出了自私、冷漠的真面目。面对爱情的背叛,娜拉与子君也都愤然出走,但是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反抗方式。娜拉可以称为"妇女独立宣言"的代言人,她不但通过语言,而且用决绝的行动发出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人的呼声;而子君则是一个勇敢而悲壮地倒在女性革命征途中的女战士,她默默接受,不加选择以至于被人所弃甚至丢掉性命的结局。本文通过对娜拉与子君的比较,剖析妇女解放的道路问题以及对读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中被演绎了无数次。这其中,也包括被后世人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的故事。春申君黄歇早年一直陪太子熊完在秦国做人质,照顾保护太子的安全。后熊完即位为楚考烈王,黄歇成了楚国一  相似文献   

16.
虚左以待     
秦克波 《作文》2022,(Z1):108-109
<正>战国时期,有四个赫赫有名的人物: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战国四公子”。他们手下养了很多士,每个士都有自己的绝活儿。四个公子中,信陵君魏无忌手下的士最多。就这样,他还不满足,只要听说哪儿有人才,就要千方百计地挖到自己身边来。魏国侯嬴是个看城门的小官,家境贫寒,但此人见多识广,气节高尚。信陵君听说后,就派人带了厚礼拜会他。侯嬴死活不肯接受礼物,生怕失了操守。  相似文献   

17.
孟尝君     
王海洋 《学语文》2005,(9):32-33
[甲文](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所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夜半至函谷关。  相似文献   

18.
智趣     
有个岛上住着两个族的人,一族被称为说谎族,他们总是说谎话:另一族被称为诚实族,他们总说真话。一天一位外地游客上岛,看到有四个岛民在一张桌子周围正打扑克牌。这位游客想了解一下四个人都是什么族的,  相似文献   

19.
1.战国四君——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中君。2.初唐四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4.吴中四士——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5.苏门(因诗文受知于苏轼)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  相似文献   

20.
<正>与孩子"谈钱",的确是每一位父母无法避免的教育话题。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跟孩子哭穷,而是努力拼搏着。自己穷,是自己需要努力改变的,不能把孩子拉进来被穷吞噬。聪明的父母应该脑里有钱,而不是心里有钱,教孩子认识钱,意义远在钱之外。看看下面两个人的故事,或许从他们成长的轨迹中,你也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A君和B君的故事A君和B君是来自四线小城镇的两个孩子。两家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