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一出,评者甚众,各流派自成一说,"题咏派"是其中重要一支。对"题咏派"中女性题红诗词历来研究不够,作为"题咏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以女性的独特视角解读《红楼梦》,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清代女诗人范淑是女性题红者中的特立者,其对《红楼梦》立意的见解,表现了作为一个女性高卓的识见,不愧为曹公之知音。  相似文献   

2.
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形象中,女性无疑是最被看重的,故有“《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亦乃女性的赞歌”之说。《红楼梦》中女性是复杂的,既可爱、独立,又从众、自卑。在《红楼梦》中,女性是“闺阁良友”,是受喜爱和倾慕的对象。然而,在当时封建礼教及各种清规戒律之下,《红楼梦》中的女性很难摆脱自卑、自抑及从众心理。  相似文献   

3.
关于《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讨论很多,但是鉴于文本作者置身于一个强大的男权话语语境之中,隐含在女性形象建构中的话语身份在阅读中往往被忽视。揭示出《红楼梦》中诸女性形象被策略性编码的潜在原因及其过程则成为该文本解读中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经典的古典小说,学者们对书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与分析不计其数。为分析《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和特征,找出形成女性角色们的悲剧的原因,分析并解读了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三个最主要女性人物的艺术形象,感受封建社会下各位女性角色各异的生活方式和她们所具有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5.
运用史比较的方法,论述了《红楼梦》与《史记》、《离骚》之关系。曹雪芹在开篇中即表明,《红楼梦》在创作动机、目的以及方法等方面受司马迁的影响很深。《红楼梦》对各种花(女性)的描写及其态度。与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都是主体对象化的结果,化符号的趋同,反映出对现实的怀疑与否定的思想。同时也寄托了作们的美好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与《红楼梦》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仅表现在了她对《红楼梦》本身的见解和研究上,在她的文学创作中,《红楼梦》的影响也是无所不在的。《红楼梦》是以女性世界为核心的文学创作。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的创造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红楼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更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代表。它虽然是一部悲剧小说,但其中不乏幽默的人物和幽默的情节。其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章,就体现出了浓厚的幽默氛围。本文以刘姥姥为例,探析《红楼梦》中幽默艺术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中重要的经典名著,在宏篇叙事中作者成功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改变了传统正面人物都善、反面人物都恶的叙事模式,作品中所应用的诗词对人物形象描写塑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与读者更好地了解《红楼梦》,本文从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勾勒、人物命运暗喻、人物对照、女性意识展现几个方面对《红楼梦》诗词和人物形象塑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胜利 《丹东师专学报》2011,(5):109-113,129
《红楼梦》中众女儿的形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东方女性"之美的闪光点;同时她们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中又深受双重人格的困扰。吕启祥先生的论红文章,特别是《〈红楼梦〉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化形象的塑立》一文,从女性的独立人格与主体意识出发,深刻解析了《红楼梦》中"东方女性气质"的多重文化内涵;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红楼女性如何在审美活动与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完善自我的命题;阐述了《红楼梦》一书与现代女性文化形象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应恢复和确立《红楼梦》在世界女性学学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王长福 《中国教师》2014,(13):92-95
<正>高中语文必修3选编了《红楼梦》第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的一段故事,取名为《林黛玉进贾府》(下称《林》)。笔者拟以《林》文为例,通过探究"谁是‘宝黛爱情悲剧’的幕后黑手"来阐释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要重在准确、深刻和个性化。一、《红楼梦》"对女性尊重"的微观认识"宝黛爱情悲剧"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最高峰《红楼梦》的一条叙事主线。整部小说通过对贵族阶层"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盛衰描写,展示了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的女性人物形象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比较《红楼梦》与前代的优秀戏曲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红楼梦》里的女子之美与崔莺莺、杜丽娘相当,但个性化和真实性胜之;《红楼梦》里的女子在个性化真实性方面与《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李瓶儿相当,而在人物美上远胜之。可以说《红楼梦》的女性形象总结了前代优秀作品的优点,而又舍其不足。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平和作者曾在实际生活中和女子长期生活在一起,观察体验颇深很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红楼梦》中的诗词为研究对象,以明清以来北方说唱文学韵文十三辙为押韵标准,对《红楼梦》诗词的押韵情况进行系统考察。通过对《红楼梦》诗词韵脚字系联,将《红楼梦》诗词押韵韵辙分为十三类。《红楼梦》诗词基本上能按照明清十三辙押韵,偶见出辙押韵现象。其诗词出辙押韵,多是受时音、方音、古音等因素影响。从《红楼梦》诗词押韵中,透露出语音的时代信息、作者的方音痕迹以及作者对古音的实践认知。  相似文献   

13.
妇女被置于被压迫的地位,是封建制度的产物。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从文中女性身上体现出的悲惨命运,洞悉中国古代女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四部名著当中最受争议的文学名著,在学术界中专门为她开辟了"红学"研究。"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就像它的前言诗一样,变幻莫测。笔者认为,《红楼梦》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她独特的悲剧色彩。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在《红楼梦》中体现得非常完美。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悲剧色彩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楼梦》解读是英语世界中《红楼梦》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涌现于20世纪90年代,体现出强烈的社会文化诉求,《红楼梦》成为女性主义批评的佐证材料,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本体。英语世界的《红楼梦》女性主义批评的前期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核心概念"对汉学家的启发,后期几种研究成果则反映出汉学家对西方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批评的补充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镜花缘》是清代小说中高扬女性意识的两部杰作,本文重点探讨两部作品女性意识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异同。曹雪芹、李汝珍都选择了远离夫权的少女群像作为传达其女性意识的主体形象,分别创设了一个特定的能够逃离父权的生存空间,让作品中的少女们得以远离男性,逃离夫权、父权的束缚,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女性意识的表现和自己女性观的传达,完成对父权的控诉。不过,从总体上看,《镜花缘》的少女崇拜只是对《红楼梦》的借鉴,它最终没有超越《红楼梦》;而《镜花缘》采用的将父亲排除在叙事外的逃离父权的方法只是貌似《红楼梦》,没有得其精髓,缺少《红楼梦》深厚的内容和悲剧底蕴。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世界是《红楼梦》和张爱玲小说的核心.关注女性的生活,表现女性的心灵,尤其是表现她们的悲剧命运,是曹雪芹与张爱玲两位小说大家的共同着眼点.文章在论述《红楼梦》与张爱玲女性意识同异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张爱玲成熟而深刻的女性意识,揭示出女性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楼梦》解读是英语世界中《红楼梦》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涌现于20世纪90年代,体现出强烈的社会文化诉求,《红楼梦》成为女性主义批评的佐证材料,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本体.英语世界的《红楼梦》女性主义批评的前期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核心概念"对汉学家的启发,后期几种研究成果则反映出汉学家对西方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批评的补充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对比是《红楼梦》上下运用得较多的手法,或明或暗,或大或小。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的对比是历代红楼人关注的重点,研究也较为透彻。《红楼梦》的女性形象类型大致有二,一是恪守封建传统遵循礼教等级的女性,二是萌生反制思想追求个性自由的女性,黛玉与宝钗无疑是这"两种女性"对比的典型。因此,本文基于这"两种女性"的思维,力图对黛玉与宝钗的形象对比做出一些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与《红楼梦》都对女性着墨较多,已引起了学者对女性意识问题的研究,但并未涉及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因此,从偷情情节出发对两部著作进行对比分析是有意义的。偷情情节的描写反映出女性在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有无及程度。《金瓶梅》女性面对自然肉欲,或沉沦于自然本能,或消融于社会中。《红楼梦》将女孩与妇女区分开来:女孩有主体意识的自觉,但最终在封建社会下走向悲剧命运;妇女们或变身为欲的符号,或售色易财,并无自我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