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儿童视角"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不再只是停留在获得知识的层面,还会对学生的生命、情感、审美等更深层次的方面带来重要的影响。那这些作品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教学价值呢?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何钦钦 《考试周刊》2011,(77):23-24
父权制社会下,女性被贬归为第二性.社会道德时刻用“闺中天使”的标准蛮横地要求女性,造就了女性的困境和不幸。在《野草在歌唱》中,作者莱辛以一个女人的生命为代价发出了这种悲鸣。  相似文献   

3.
在接受理论美学家看来,文学艺术作品是一种意义多元的召唤性结构。新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出现,它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期待,伦理价值取向是非常关键的。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伦理向度与读者的审美伦理向度是否一致、是否融合,决定了艺术作品的艺术品性和价值实现。我们分析文学的伦理价值取向与读者的伦理价值取向的逆向、阻碍与交锋,并非否定其融合、相通的态势。无论时代怎样演变、社会如何变迁,"真"、"善"、"美"的东西都会有大致相同的内涵。真正的文学审美接受应该是具有审美艺术价值的、具有高尚伦理道德向度的精神活动,文学的伦理价值取向应该导致读者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正>鲁迅先生的小说习惯选择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这样既让读者觉得亲切、真实,好像所写事情都是作者亲眼目睹的一样,拉近了读者和作品的距离;又让"我"作为情节发展的见证人,将整篇小说串联起来。先生小说中的"我"既是作品塑造的不可或缺的人物,显然又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我"作为文学形象,既有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更折射了作者丰富而深刻的精神世界。一、鲁迅小说中一系列"我"的形象1.线索人物和陪衬人物  相似文献   

5.
元上都扈从诗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作者大多数是扈从大臣,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创作视角广阔,给后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形象、具体的素材;其作品多属于纪行诗的范畴,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扈从诗作者"自注"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扈从诗也与这些作者的其他作品形成互补关系;客观上,像舞蹈等文化形态,诗歌形象描绘的表象方式也恰能使后人准确了解其具体风貌。这些因素,一起构成了元上都扈从诗巨大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6.
华裔法语作家山飒的小说《柳的四生》是一部充满象征意义的作品,四个发生在不同历史时空的故事,诠释了"柳"的象征意义。"柳"不但象征作为客体存在的女性,同时也象征抽象的观念,即"柳"象征生命复苏和转世复活,以及时光易逝和盛衰无常。对作品象征意义的解读,有助于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悲鸣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逼近上海。逃亡的人流都聚集在了上海南站,小新也和爸爸、妈妈、姐姐在这里。南站被蜂拥的人流挤得水泄不通。而就在这时,灾难悄悄地来临了。同步拓展题目:战争带来的灾难提示:(1)先选取几个典型的战争场面进行描述。(2)说一说战争对人们生命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对下一代造成的影响,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等等。(3)注意收集的材料要详实,数据要准确,最后表达对和平的呼唤。四架战斗机像饿狼一般扑了上来。逃亡的人们谁会想到死神就这样降临呢?敌机在火车站上空盘旋,投下无数颗炸弹。一阵狂轰滥炸后,整个火车站…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个美学派别。该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把本文当作作者化身、以作者为中心的理论范式,确立了读者在文学接受中的中心地位。2003年颁布的高中新课程标准就已经明确引用有关接受美学的理论,在"教学建议"部分就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赏,往往带有  相似文献   

9.
本次著作权法修改接受了国内关于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二者关系的通说,删除了修改权。但本文认为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并不是一个权利的两个方面,修改权有其独立的意义和存在的必要性,修改权的价值并不是在于"禁止他人非法修改作品",而在于作者观点变化后"可以依照自己的观点来无拘束地决定作品的内容"。因此,著作权法修改仍然应当留存修改权。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作品的控制是保障作者合法权益的基础,构成著作权自治的前提。时代背景下效率价值的考量使得著作权法对著作权、著作权人倍加青睐,与此同时对作者关注却不足。法制偏见、合同失衡、力量差异下的著作权自治引发作品脱离作者控制成为现实,在作者弱势地位形成、作品商业化逐利态势下,著作权自治引发的风险显著,著作权法公正性评价有失公允。虽不能因此认为著作权结果主义和自治失败,但对之予以纠偏成为必要。从立法上认可作者对作品的初始控制和远程守望,加之合理的著作权自治规制,有助于缓解著作权自治的遗憾。因此,应确保对作者和作品加以关注,构建作者与作品之间的稳定价值结构,以促进著作权制度对文学、艺术、科学长足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潜心会文本""入境始与亲",文学类作品中蕴涵的生命精神、精准的语言、精致的表达,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教师展开三重对话,进入作品的世界,想作品中人物之所想,感作品中人物之所感,产生情感共鸣,从更高层面达到与作者、作品的交流与默契,真正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三重对话强调通过对话探讨文本价值,要在已经成为权威的定论中读出文本背后的潜台词,在认识到作者所处社会背景的同时,挖掘出作者的个性与独创性。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为什么要对《荷塘月色》进行纯文本梳理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罗兰·巴特(R0landBarfhes,1915~1980)在强调"文本"与"作品"区别的时候指出:作品意义的获取具有终极指向性,作品的"所指"左右着对作品的解读,读者阅读作品,就要力图弄懂作者写作的题图,要尊重作者的看法。而文本则不同,它不关注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也不赞同从作者那里去获取文本的意义,文  相似文献   

13.
解读了《鼠疫》中的象征,凸现了加缪作品"荒谬"和"反抗"的主题,颂扬了人们对瘟疫和战争的顽强反抗,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状况和生命价值的深切关注及人道主义精神。指出在战争依然存在、瘟疫死灰复燃的今天,《鼠疫》仍具有重要的警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日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对庄子的理论和川端康成对传统的承继作了类比分析。通过对川端作品《雪国》的多重阐释,挖掘出作品所蕴含的庄子的人生与自然的哲学理念,也从侧面更好的透视了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趋向。主要从四方面进行解析:一、传统文化的回归;二、"余情"与"寓言式"笔法;三、"无用之用"与岛村的虚无;四、回归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5.
作品是作者思想的表达,印证了文学即"人学"的道理。长篇小说《将军和他的部队》是弗拉基莫夫生活在西德期间创作完成的,小说的创作与作家的自由思想和个人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在这部作品中,弗拉基莫夫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尤其体现在他对战争的反思、对个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良心的拷问。弗拉基莫笔下的人道主义是对以往战争文学中人道主义的一次新发展。小说中所触及到人的尊严、个体的生命价值、是否可以用"俄罗斯价值来拯救俄罗斯"尖锐而又敏感的问题被弗拉基莫夫提升到了人道主义层面,作家反思战争的悲剧,关注战争下的人物命运和心理状态,深层思考个体生命价值是作家对战争深刻而有力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夏文成的诗集"秋风不会将大地搬空",收录了作者在文学期刊发表过的诗近二百首。作者以富有诗情的语言,以个性化的意象组合,表达了颇为深刻的思想内涵。以独特的笔触展现了诗之魅力,使其作品具有认识价值、审美价值。陌生化,精练美,这也使此诗集的语言更具张力,艺术感染力更强。  相似文献   

17.
"细读"是新批评派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强调从作品本身出发来研究作品的语言、叙述、情节等。作品一旦出版就意味着终结,读者只需从文本语言中挖掘"意义",寻找价值而不考虑作者的身份,经历等作品以外的因素。不得不承认,经由这种阅读方法而发掘出的研究结论很难被推翻,可以说是一种文本内部的实证阅读。  相似文献   

18.
如何解读文学作品及作品的意义生成和作者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具有价值的问题.传统文艺理论认为,"知人论世"是正确解读作品的基础和关键,因为读者的能动性必须建立在准确破译作品全部意象的基础之上,而意象的形成又是作者在特定条件下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的外化,因而,阅读的第一步是探究作品产生时的真实背景.……  相似文献   

19.
"阅读批判"是一种旨在重新评价读物的阅读活动,其着力点在于超越作品和作者,发表与作品、作者、教者相异或相反的意见。本文从策略入手,具体阐述了激发学生"阅读批判"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三苏父子提出的"不能不为之为工"的写作思想,目的是革除北宋初年"贵华贱实"的绮丽文风。它的提出,最为重要的是道出了"不能不为之"时写出来的文章价值:它是作者心灵积郁的抒发,往往闪现出某种思想的光辉。而作者要想写出"不能不为之"的作品,就必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文章还以巴金、茅盾等文学大师的创作实践为例,论证了"不能不为之为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