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阶段,文言文篇目逐级增多,难度逐渐加大。由于古今字词用法的差异,很多字词的含义在现代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通假字和假借字的用法,在许多学生心目中仍是一个容易混淆的知识肓点,甚至还有人误认为通假字和假借字是同一回事,都是“某字通(同)某字”。笔者在此结合初中教材中的古文知识,谈谈通假与假借现象。  相似文献   

2.
正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其蕴含着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文学素养的提升都大有裨益。因此,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文言文教学的作用,使用相关策略突破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提升其文言文阅读能力。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重视的往往是字词的理解,所采用的是解构式教学,也就是将文言文分拆成一些字、词、句,然后逐个去解析。这种先拆开再组装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达成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字词句含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初中是学生接受规范性文言文教学的起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字词迁移能力已经成了初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文言文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针对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展开教学活动,忽略了培养学生字词迁移能力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于现代初中文言文教学。本文就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字词迁移能力的培养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丁琳 《华章》2006,(12)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在初中低年级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必不可少。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文言文,没有任何基础,头脑中一片空白。针对初学者,字词教学为重点,读懂句子、理解文章寓意为基本要求。此时的文言文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八、九年级,师生似乎都渐渐习惯于这种“老师教,学生学”,甚至“以老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固有教学模式,迟迟不肯断奶。文言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重文言文字词教学,轻思想情感的感悟,教师一味忘我地讲解,学生被动接…  相似文献   

5.
周瑞生 《考试周刊》2012,(46):47-47
初中文言文教学往往注重字词的落实而远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而初中入选的文言文都是经典,既有规范人行为道德的伦理价值观念,又有中国式的智慧,蕴涵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传承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主要落实在对字词句的掌握上,课堂上主要是串讲文言字词,由此产生一个结果:学生学了一篇课文,往往不知所云,留在脑子里的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文言字词现象,更遑论由文章得到文化的熏陶与审美的体验了。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占丽云 《现代教学》2010,(10):20-20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只理解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就字释字的现象,只理解学过的词,一旦字词在具体的语境中语义和初学的意义有所改变,他们就无法正确理解。学生举一反三和推理能力薄弱,这引起了我校语文教研组的重视,并确立了研究课题:由已知推知未知,走进作家作品。我校语文教研组结合学校提出的“211”理解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相关信息去理解文言文中未知的字词篇章主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纵观整个初中文言文教学,我们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认为学生能理解字词,会翻译课文就完成了任务。所以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的串讲至今仍是文言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由于很少着眼于“语文”的全面内涵来理解文言文的教学,大量文质兼美的文言文被肢解得七零八碎,沦为仅是理解和积累字、词、句的语言材料;文言文学习在学生看来就是上课记笔记,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高一的学生而言,积累不足制约了文言文学习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文言文所存在的语言环境与我们的生活相距遥远,字词的用法和句法习惯与现在有许多不同,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产生畏惧和排斥心理。这些问题使得文言文教学让老师力不从心,只能停留在文言文字词的学习上,因此我们要调动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许多学生一看到文言文就头痛,文言字词不解其意,文章大意不甚了了,考试时,丢分也多在文言文阅读上,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是焦急万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入手:通过诵读,增强语感;加强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加强翻译练习;增加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高一的学生而言,积累不足制约了文言文学习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文言文所存在的语言环境与我们的生活相距遥远,字词的用法和句法习惯与现在有许多不同,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产生畏惧和排斥心理.这些问题使得文言文教学让老师力不从心,只能停留在文言文字词的学习上,因此我们要调动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字的返源意识是在初一提出来的,初一阶段学生思维能力薄弱,缺乏发散思维,特别是文言文阅读过程当中,缺乏对字本身的思考,导致对意思的不理解、不顺畅。而"返源"意识重塑就是在考虑了学生初一的基本学情上,返回去解读字的内容,通过在字的学习上扩大字本身的范围,对于字多回头看看意思,多研究它的深层文化内涵,不只是就字论字,不仅要说文解字,还要追本溯源,来增进初中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田勤 《湖北教育》2005,(1):60-60
现行初中教材中文言文篇幅明显增多。对初中学生而言,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通过短短的45分钟,要读通一篇陌生的、与现代汉语语境不同的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更不用说独立完成一系列复杂的阅读训练目标了。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完成文言文字词的训练,达到汲取文言文中传统文化精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学常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让许多老师伤脑筋。本期立足文言文复习,刊发了小学和初中文言文字词教学、复习课设计等教学心得,希望给读者以启发。欢迎朋友们继续给我们投稿。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重视朗读、辨析字词、理解意思、准确翻译,是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基本训练.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重视朗读,辨析字词,理解意识,准确翻译,是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基本训练。  相似文献   

17.
张林 《湖北教育》2010,(6):22-22
文言文教学常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让许多老师伤脑筋。本期立足文言文复习,刊发了小学和初中文言文字词教学、复习课设计等教学心得,希望给读者以启发。欢迎朋友们继续给我们投稿。  相似文献   

18.
<正>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文言文中的遣词用句跟现代的白话文是有很大差别的,有些词句甚至完全相反。文言文大多晦涩难懂,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记忆和理解。因此,一些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提不起兴趣,对文言文学习有抵触情绪。文言文的学习是从初中就开始的,但初中阶段学习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基础的知识,只停留在背诵和了解文章大意的阶段。到了高中,难度加大了,要掌握字词的含义、用法及其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文言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学校教育把文言文学习列为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各个教学阶段。在初中阶段,总共安排了近50篇文言文供学生学习。但是,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什么众多学生不喜欢文言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言文的字词意义和用法比较难掌握。一、文言文字词教学中的难点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整个初中阶段接近四十篇古文,其中有二十九篇是中考考试篇目,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先释"言"再读"文"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笔者反复改进教学策略,试图有所突破。一、先释言后品文的文言教学方法在课前先把字词落实好,课堂中用解读现代文阅读的方式教学,用问题带动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把文言文的"言"和"文"割裂开来,教学效果的达成有赖于所有学生课前有效率地完成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