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949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残余集团败逃台湾,前途岌岌可危。但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迅速侵入台湾并封锁台湾海峡,台湾与大陆分离对峙的局面被迫延续下来。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就考虑选择以何种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之大业。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五十年代后半期我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以武力方式为主”,和平方针“主要还是作为武力解决的辅助形式”。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认为:基于当时中共领导人对台海形势的认知和把握,和平解决是中共对台政策的合乎逻辑的选择,是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期间,身为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与皖南事变的爆发究竟有什么关系?蒋介石是否有解决皖南新四军的预案?至今,学术界在研究皖南事变时,仍然存在分歧。详细考察蒋介石的档案资料可知,抗战进入1939年后,蒋介石对国内事务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处置中共问题。由于中共拒不接受蒋介石提出的"溶共"方针,武力解决中共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成为其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蒋介石又把制裁新四军问题作为其抗战成败的关键。史实表明,从1939年初到皖南事变爆发前,随着蒋介石对中共态度的日趋恶化,加上苏俄的对华援助被其利用,蒋介石国民党便逐渐制定并实施了限制、局部"剿灭"新四军与全歼皖南新四军军部的周密预案。皖南事变这样就发生了。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从新中国成立到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台政策是:“撒手不管”(或“等待尘埃落定”),而从朝鲜战争的爆发到50年代末期,美国对台采取的政策是全力支持,美台关系处于“蜜月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尽管美台双方“难舍难分”,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合作分析颇多,但对其摩擦与矛盾披露较少,缺乏系统研究,本文试图对其矛盾的产生及中共策略的制定进行探析.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美国政府宣布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阻止中共军队对台湾的任何进攻,极力维护蒋介石在台湾的统治。由于…  相似文献   

4.
西安事变是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突发事件.在事变获得和平解决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两个突发事件,即:张、杨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引发的突发事件、蒋扣押张引发的"二二事件".这两个突发事件处理当否,关系分裂内战或团结抗战的民族前途命运,经中共及其代表卓有成效的协调与斡旋,西安事变终于得以和平解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他的形象在大陆文艺作品中经历了几番变化,概括来讲是三十年魔鬼,三十年为人。本文专为您梳理蒋介石形象在大陆影视作品中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朝鲜战争对世界、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是中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此后,中美两国走向全面对抗,美国对中国的孤立、遏制、封锁使中国蒙受了重大的损失,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而台湾则是朝鲜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在美国的援助和保护下,台湾不仅摆脱了危机,而且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从而使中国失去了一次解放台湾问题的机会,也使台湾问题至今仍是制约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各地军政要员云集南京,研究抗战战略及军事部署问题。8月15日会议结束,蒋介石到云南省主席龙云下榻处,作礼节性拜访,言谈中,龙云提出日军可能会全力切断中国的国际交通线,中国须早做准备,为此建议修筑滇缅公路,确保西南的对外交通畅通。龙云的建议得到蒋介石的首肯,这样,具有战略意义的滇缅公路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不出龙云所料,国防会议刚刚结束,8月26日,日本政府宣布对长江口到潮州的中国海岸线实行封锁;紧接着,9月5日,日本政府又宣布把封锁范围扩大到…  相似文献   

8.
<正>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他的形象在大陆文艺作品中经历了几番变化,概括来讲是三十年魔鬼,三十年为人。本文专为您梳理蒋介石形象在大陆影视作品中的变迁。一.《吉鸿昌》(1979):新中国故事片首次出现蒋介石影视表现:从1949年到1979年,蒋介石的形象出现在各类宣传片、纪录片、大字报、连环画  相似文献   

9.
郎会敏 《中学历史教学》2009,(8):F0003-F0004
国民党败逃台湾时在大陆留下了300多万反革命分子,他们不甘心失败,隐藏在社会各个角落为非作歹。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们认为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机会到了,活动更加猖狂。为稳定后方,并保证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全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0.
1882年于朝鲜爆发的"壬午兵变",是当时东亚世界中各种矛盾积聚的产物。事变后,作为朝鲜宗主国的清政府果断出兵,使得之前已在朝鲜经营多年的日本势力遭受了重创,半岛局势由日本"一家独大"迅速转变为中日两国的直接军事对峙。日本政府意识到,需要推行更为积极的扩军备战政策,这对于后来日本近代"大陆政策"的形成及军国主义之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1949年底到1950年6月,美国的对台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国民党政权败局已定,美国当权者致力于“台独”活动.竭力阻止台湾落入共产党之手;当蒋介石败走台湾.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就是否帮助蒋介石占领台湾产生分歧,持否定意见的国务院暂时占了上风;当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趁机占领台湾,从此开始了用武力阻止中国领土统一的漫长时期。历史证明.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推行其全球战略和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至于其内部的分歧也不过是以何种方式阻止中国统一的枝节之争。美国的这一政策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中美两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天,美国当局应该从当年失败的历史中吸取教训.顺应历史潮流,以使中美关系得到正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国主义成了帝国主义的霸主,但是随着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它在亚洲便失掉了中国大陆,对朝鲜也只得到了半个朝的控制权。因此便企图重新控制中国与吞并朝鲜。1950年6月25日,南北朝鲜之间爆发了内战,美帝国主义认为时机已到,6月27日便宣布出兵参战,但朝鲜人民军英勇奋战,不仅击溃了三八线以北的李承晚军队,而且转入反攻,解放了汉城以及南朝鲜90%以上的地区。为了挽救败局,美帝便操纵联合国,通过了由美国统率“联合国”军侵朝的决议。接着,15个仆从国,集中了5万人的军队,3百多艘军舰,5百多架飞机,于9月15日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截断了朝鲜人民军与后方的联系,把人民军主力堵在了朝鲜南方。之后,便大举北犯。10月2日越过了三八线,21日占领了平壤。朝鲜人民  相似文献   

13.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朝鲜战争的一个后遗症,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美国重新插手台湾事务。这样,朝鲜战争使得中美两国走上了对峙的道路,台湾也就成了中美关系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是谁?     
在大陆,蒋有一段时期被斥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在台湾,国民党又把他神话成千古完人、伟大领袖。详细研读了1918到1945年蒋介石日记后,杨天石得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蒋介石是民族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李敖其人 1949年蒋介石从大陆仓皇逃到台湾后,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恐怕没有安宁过。蒋介石最大的爱好之一是乔装打份自己。而偏偏在台湾有位善于撕剥蒋介石画皮的斗士,他的那支手榴弹式的笔常常使蒋家父子无招架之功,惊恐万状,只好多次以“叛乱”的罪名将他投入监狱。他就是台湾文化界著名作家李敖。  相似文献   

16.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为打破国民党长期对中共施行的新闻封锁政策,改变红军长征真相难以展现于国内外新闻媒体的状况,同时为宣传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适应民众对中共领导的军队成为民族抗战重要力量的心理需求,中共在法国出版发行的<救国时报>积极报道、宣传红军长征,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和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的情形.这种报道和宣传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共的新闻封锁,扩大了红军及其领导人的影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以民族救亡为己任,有能力成为"抗日的先锋、救国的主力"的积极形象,进一步扩大了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为全民族抗战起了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1.1946年,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冶,蒋介石退居台湾,导致海峡两岸处于隔绝、分离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与美国的关系陷入了敌对状态。这一阶段美国行政当局与美国军方之间在如何确定对中国的军事策略问题上出现了纷争。尤其是在关于是否将战争扩大到中国本土、是否对中国实施封锁以及是否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等关键问题上,美国决策层发生了激烈争执。美国行政当局和军方因为不同的战略观念而在对华政策上的争论由来已久,且在朝鲜战争中不断激化。这一时期美国在制定对华军事策略过程中一系列关键问题上的争议及其经验教训,对以后美国决策层对华战略、中美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东亚(中国大陆、朝鲜、韩国、新加坡和台湾、香港地区)的教育,如今正面临着一个共同危机。尤其是中国大陆、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教育,它们在20世纪模仿日本,实现了自身“被压缩了的近代化”,而到了步人21世纪的今天,它们再次模仿日本,断然施行了全球化背景  相似文献   

20.
图①: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吴铁城),抱着“流亡政府”招牌,步履维艰地从“菲律宾”走到“南朝鲜”寻求帮助。希望能为其提供安身之处。1949年,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溃败,蒋介石在大陆已无立足之处,开始准备退路,并拟定了几种方案。首选方案是退居台湾.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