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在教学时,不少老师能抓住这三个要素进行,体现了小说的文体特征,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一遇到小说,都以这三个要素为教学内容,就必然千课一面。长期以往,教师厌倦,学生腻烦。"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教材中没有两篇完全一样的小说。教学小说,只有抓住文本的特质,才能教出"这一篇"小说的个性。一、发现"这一篇"小说的特质"这一篇"的特质,是指这一篇小说所特有的、其他小说没有或不够突出的地方。如何发现"这一篇"的特质呢?  相似文献   

2.
灯心草     
谈到对一篇小说、乃至于对所有文学作品的评价,或许总绕不开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写了什么?无论一篇评论运用了怎样的理论,采取了怎样的视角,看上去怎样玄而卫玄,其实都是在回答这样一个俗而又俗的问题。我们似乎注定了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从一篇小说“写了什么”中使劲找出一些特别的东西,否则这篇评论和这篇小说都算白写了。我为此栏目写小说赏析已有三年,故而也为一篇篇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而琢磨了三年。  相似文献   

3.
一篇小说刻画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赏析一篇小说或引导学生理解一篇小说的主题就必须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我在教学《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小说时,就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探索,总结出这两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下面我就以《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管之见。一、人物形象在对比中栩栩如生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成功地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深刻地批判了辛亥…  相似文献   

4.
一篇小说刻画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赏析一篇小说或引导学生理解一篇小说的主题就必须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我在教学《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小说时,就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探索,总结出这两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下面我就以《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5.
谈到对一篇小说、乃至于对所有文学作品的评价,或许总绕不开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写了什么?无论一篇评论运用了怎样的理论,采取了怎样的视角,看上去怎样玄而又玄,其实都是在回答这样一个俗而又俗的问题。我们似乎注定了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从一篇小说“写了什么”中使劲找出一些特别的东西,否则这篇评论和这篇小说都算白写了。我为此栏目写小说赏析已有三年,故而也为一篇篇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而琢磨了三年。如果是第一次面对美女,且美女问我她究竟哪里漂亮,我或许会欣然答之甚至手舞足蹈;可如果连续来上几十位美女,个个作如是问,那我…  相似文献   

6.
小说在鲁迅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鲁迅选集>共十二卷,小说仅为其中一卷[1].张秀枫编选的<鲁迅小说全编>收录的鲁迅小说共33篇,其中32篇为短篇小说[2].……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学中,一篇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读者几十年也忘不掉,就是极大的成功。一篇小说,有一两句名言,广为流传,就可谓价值非凡。一篇小说,记录了一段历史,而且昭示了历史的方向,更是弥足珍贵。《故乡》就是这样一篇  相似文献   

8.
<正>微型小说是小说家族的一员,亦称"一分钟小说""小小说"或"超短篇小说"。多数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构思精巧,情节简约,意蕴深长。江曾培评述说:"小说世界已经由长篇、中篇、短篇形成的‘三足鼎立’状态,变成了由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共同组成的‘四大家族’。"这一说法,反映了微型小说创作与阅读的发展态  相似文献   

9.
<正>由曹文轩先生主编的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的编排是以小说的基本要素(如"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等)来划分单元,每一种基本要素就成为各个单元的话题。每个单元的阅读部分选择两篇小说,一篇为精读篇目,一篇略读篇目。基于这种编排特点,《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外国小说欣赏》提出了这  相似文献   

10.
范小青的《右岗的茶树》,是一篇唯美气息浓郁的诗化小说。小说中幻美的诗情,如同一杯浓得化不开的香茗,令人沉醉。一篇以茶为核心意象的小说,其风格亦有茶的清新流丽,韵味绵长,说它是一首“茶之诗”,应该不算过誉。  相似文献   

11.
范小青的《右岗的茶树》,是一篇唯美气息浓郁的诗化小说。小说中幻美的诗情,如同一杯浓得化不开的香茗,令人沉醉。一篇以茶为核心意象的小说,其风格亦有茶的清新流丽,韵味绵长,说它是一首茶之诗,应该不算过誉。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是一个小说单元,其中选编了四篇小说,分别是《祝福》、《边城》、《荷花淀》和《装在套子里的人》。其中,《装在套子里的人》和其它三篇迥然不同,不仅仅因为它是惟一的一篇外国小说,更主要的它还是惟一的一篇讽刺小说。  相似文献   

13.
《飘》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小说,这篇小说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唯一一部代表作品。小说通过南北战争这一事件,细致深刻地描写了各个主人公命运与性格的改变。这篇小说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的迫害和民众对战争无奈的接受。  相似文献   

14.
高健 《学语文》2014,(2):42-43
正《复仇》在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中是一篇比较特别的小说,汪曾祺认为可看做他早期小说的代表作。作为一篇寓言体小说,《复仇》是一篇具有现实指涉的小说,汪曾祺也自陈这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其直接指涉是中国40年代中期的时局,或如杰姆逊所说的"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但纵观小说,并不只有一层表层指涉这么简单,小说开篇所引用庄子之语:"复仇者不折镆干。  相似文献   

15.
小说的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及小小说。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鲁迅的白话文小说的代表作《阿Q正传》为研究对象,结合现代的语篇分析理论中的及物性结构衔接,对小说的文本内部的语篇连贯,做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中国的文化巨匠,被毛泽东赞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他的小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一直为现代文学研究者所推崇。纵观鲁迅的小说,一篇篇都发人深思,都是震撼人心的悲剧,本文拟就鲁迅小说的悲剧成因及叙事模式作一番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里,选用了我国著名作家鲁迅的两篇小说,一篇是《故乡》,一篇是《孔乙己》。鲁迅先生写这两篇小说的目的是在于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九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心声》,它是我最讨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大概是:程老师宣布上一堂《万卡》的公开课,学生李京京很喜欢这篇小说,读了好几遍,特别同情小万卡的可怜遭遇。老师预先布置几个同学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吴祖缃先生曾谦逊地称其《西柳集》中的小说“前面七篇.实在幼稚得见不得人;后面几篇稍稍进益了一点子.”《菉竹山房》正属“后面几篇”之一,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篇小说.觉其魅力犹在。有的研究者称它为《西柳集》中最富有诗意的一篇.这是很有见地的.但该小说叙事上的匠心.很少有人论及。对现代读者而言.小说“怎么写”也许比“写什么”更具诱惑力。这并非否定“写什么”的意义.而是基于两点理由:其一.对于一篇具体的小说来说.“怎么写”搞清楚.“写什么”也迎刃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