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倍受关注的女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抒写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她对女性性别群体中的母亲形象赋予的全新阐释尤为特别,更彰显出其女性意识之不同。谭恩美是一位颇具影响的海外华人女作家,她创作中的母亲形象为文坛所注目。这两位女作家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塑造出的母亲形象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法父权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由此生发出的母女间的冲突也都纠缠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着意于探讨在这两位女作家笔下,中国传统文化与母亲形象的关系、母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女儿展示出的“魔鬼”与“天使”的双面性及其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倍受关注的女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抒写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她对女性性别群体中的母亲形象赋予的全新阐释尤为特别,更彰显出其女性意识之不同。谭恩美是一位颇具影响的海外华人女作家,她创作中的母亲形象为文坛所注目。这两位女作家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塑造出的母亲形象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法父权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由此生发出的母女间的冲突也都纠缠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着意于探讨在这两位女作家笔下,中国传统文化与母亲形象的关系、母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女儿展示出的“魔鬼”与“天使”的双面性及其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路易丝》中的路易丝,虽身处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但两位作家却将他们置于当时真实的现实中,对人性中欲望、贪婪、虚伪、欺骗等诸多弱点的探究却异曲同工。本文将从这种疯狂变态行为的表现,变态心理性格的成因及变态人性的揭示来分析这两位女性形象。并重点论述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表现出的对人性的阐释,人性建构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巴金与纪伯伦作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启蒙运动中的重要文学大家之一,他们通过"复仇者"形象描述封建社会的丑恶嘴脸,唤起人们挣脱枷锁进行反抗的灵魂。两位作家短篇小说中的"复仇"具有很多相似性和可比性。通过对作家复仇者形象的塑造的比较可以看出,两位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作家对复仇意识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韩少功与莫言在《爸爸爸》和《丰乳肥臀》中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之"根"的找回,而且共同塑造了鲜明的"母亲"形象。但两位母亲形象却迥然不同。对比分析二者在生存境遇与生命态度两方面呈现出的相异特征,探究"母亲"形象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阐明韩少功与莫言在相异的"母亲"形象塑造中实现着对寻根文化主题的殊途同归,从而可增进对作家作品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  相似文献   

6.
李晓乒 《文教资料》2014,(31):72-74
张爱玲与艾米丽·勃朗特作品中都展现了独特的母亲形象。在《呼啸山庄》和《金锁记》中,发现两位作家均以其特有的方式塑造了恶母形象。两位女作家因为生平遭际,以两种不同的方式传递了她们对母亲所怀有的和而不同的情愫。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日“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与川端康成文本的解读,聚焦文本中的男性形象,以平行比较的手法比较了两位作家笔下塑造的不同特质的人物的相通处及其差异性,力求予以新的阐释.以此揭示作家的不同精神个性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8.
德·瑞那夫人是法国作家司汤达长篇小说代表作《红与黑》中塑造得较鲜明的一位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三大长篇小说之一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同名主人公。两位大师笔下的这两位女性形象,虽然由于作家国籍不同,社会体制的发展阶段不同,社会风俗不同,作家笔下不可能出现完全雷同的人物形象,但以他们对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的理解,作家笔下的两个女性形象,也就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有人认为德·瑞那夫人就是法国的安娜·卡列尼娜。首先,两位女人公的形象都是在作家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中塑造出来的。司汤达…  相似文献   

9.
李世林 《文教资料》2008,(24):14-16
繁漪和娜拉分别是我国著名作家曹禺<雷雨>和挪威的"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著名的两个女性形象.易卜生创造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对中国作家和妇女解放运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玩偶之家>中的新女性形象--娜拉,她的出走震惊了全世界.激起了无数妇女为争取个性而进行反抗.当她随着作品传入中国,也影响了一代中国作家.曹禺先生在其代表作<雷雨>中就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觉醒的"娜拉"形象--繁漪.作为娜拉反叛精神的一种后继者和追随者.繁漪和娜拉不可避免地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如两人身上的新女性特质.但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就决定了繁漪不可能是娜拉的"翻版".本文拟从分析两人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入手,从而让读者对这两位经典的反叛形象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外两种女性形象的广告对比入手,分析了中外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在广告中的表现及其优缺点,认为中外广告中女性形象差异的两个主要原因即制度规范与文化背景,最后提出在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女性形象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作家对母亲形象的刻画大多是从审美的角度,歌颂母亲的伟大、无私和圣洁。但是张爱玲却在《金锁记》中塑造了"杀子""杀婴"的母亲形象。不得不说这是对传统母亲神话的消解。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深入分析《金锁记》畸变的母爱,重构母亲的形象,从而还原母亲作为人和女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娜拉与子君是易卜生、鲁迅两位作家分别在其作品《玩偶之家》、《伤逝》中塑造的个性鲜明的两位女性形象。两位作家身处两个国度,其写作背景、写作风格、文化色彩等都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就是在这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背景下,两位作家都借描写家庭夫妇之间的矛盾冲突来表达女性的悲剧,进而揭示出两位女性在悲剧过后的不同抉择。娜拉与子君都有着善良而诚挚的心,对生活充满无限热爱,但是在爱情受到考验的时候,她们的丈夫都暴露出了自私、冷漠的真面目。面对爱情的背叛,娜拉与子君也都愤然出走,但是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反抗方式。娜拉可以称为"妇女独立宣言"的代言人,她不但通过语言,而且用决绝的行动发出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人的呼声;而子君则是一个勇敢而悲壮地倒在女性革命征途中的女战士,她默默接受,不加选择以至于被人所弃甚至丢掉性命的结局。本文通过对娜拉与子君的比较,剖析妇女解放的道路问题以及对读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郭红 《考试周刊》2013,(27):17-18
简·奥斯丁和福克纳都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文学思想在社会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两位作家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其中绝大部分均为悲情女性形象,这与作家所处的社会现实状况及作者的经历紧密相关。从关注女性角度,对不同作家塑造女性形象的原因进行探究,对于更好地解读经典文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薛娇 《考试周刊》2015,(1):21-22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及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社会地位及女性独立意识觉醒两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处于东西方文化交集的少数族裔家庭的母亲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需要保留和传承自己族裔的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子女如何做人行事。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和非裔女作家的《最蓝的眼睛》这两篇小说中塑造了具有代表性的两位母亲——勇兰和波莉的形象。本文拟通过这两位美国社会少数族裔家庭的母亲形象的对比,分析和阐明母亲对于子女在文化冲突中获得平衡和自身身份认同所起到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丰碑——长篇小说《复活》中,出色地塑造了一位曾是悲剧制造者的“忏悔”形象——聂赫留朵夫.二十世纪中国天才的剧作家曹禺在他的不朽剧作《雷雨》中也精湛地塑造了一位曾是悲剧制造者的“疚悔”封建家长形象——周朴园.把这两个形象进行一番比较,可以看出两个不同民族的、两位不同风格的作家在刻画人物心灵艺术手法上的异同,从而可以深入了解两位作家对社会的认真思考和解剖人物内心的独特功力.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48):4-5
华裔文学能被美国主流文化所接受,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功不可没,在其处女作《女勇士》中运用了北朝诗歌《木兰诗》中"花木兰"这一形象,并将此故事进行了改写。然而,两部作品迥异的时代背景却赋予了木兰不同的性格特点,文化影响文学形象的塑造,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下对木兰形象的对比研究,总结出"木兰"在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在长期的冲突、磨合之后最终走向融合,从而为这个艺术形象增添了新的意义与内涵。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和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女性自我独立意识觉醒后不同的自我救赎和不同的前途。  相似文献   

19.
张天翼和郑渊洁是当代两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的童话作品受到儿童文学界和广大孩子的欢迎。本文主要通过对两位作家塑造的顽童形象的分析比较,结合作家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征,通过对"好孩子"的不同定义、对人物塑造的不同关注点、对儿童幻想的不同态度以及感性化的不同程度这四个方面探微张天翼和郑渊洁童话创作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鲁迅创作于1918年的小说《狂人日记》塑造了一位患有"迫害症"的狂人形象,契诃夫创作于1892年的小说《第六病室》塑造了一位患有"被虐症"的疯子形象。两位作者生活的年代与国家虽然不同,但基于相似的社会背景却塑造出了相似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