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余华出版了长篇小说《第七天》,小说取材于社会现实,揭露了当代中国众多的黑暗腐朽的社会现象。作者运用荒诞的笔调,讲述了中国普通民众生存的幸福和困难,营造出温馨和残酷相互交织的氛围。余华将日常的新闻事件写进文学作品,几乎零距离地贴近社会现实的叙事态度,使得作品一出版便出现了许多批评指责的声音,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和读者给予了肯定赞赏的评价。本文将从叙事视角、倒叙手法、意象分析、悬念与伏笔的设置等方面具体论述《第七天》的叙事特色,侧重对《第七天》的艺术价值进行阐释说明。  相似文献   

2.
历经七年的沉淀与思考,在新作《第七天》中,余华将苦难拓展到死后的世界,在生和死之间建立了一条苦难自由叙事的桥梁,不过此次生的世界一片阴郁,死的世界里稍见一点点亮色,但那是悲怆的、疲惫的、忧伤的。叙事苦难中,也默示着他对表现绝望命题的深入喜爱,而且与苦难跬步不离。作者在作品中注入了大量的情感与精力,使得小说的语言冷静、节制、利落、淳厚、朴实;小说中多处巧妙设置了细节与伏笔,使得充斥荒诞和奇异的作品显得更加苦难。  相似文献   

3.
余华的《第七天》保持了以往作品中关注死亡的特征,但与先前作品不同,它是一部展开死亡的人文幻想小说,向读者敞开了“死无葬身之地”与所谓的安息地两种死后生存空间.通过呈示人类的理想型生存状态,尤其是弱者在活着时无法企及的存在氛围,作者吟述了理想社会小人物的人际关系建构并直指人的灵魂向度,表征了“死无葬身之地”才是真正的安息地.  相似文献   

4.
余华作为有底层情怀的作家之一,在其作品《第七天》中,通过对底层小人物生活状态的描绘,为底层人强势发声。在叙事策略上,余华运用了亡灵视角、荒诞风格和诗意语言等叙事策略进行底层书写。通过亡灵视角将生死两个世界衔接,突出底层人的无力与绝望。通过荒诞的风格讽刺了社会麻木不仁等现象。同时又运用诗意的语言给予底层阶级爱的幻象。从以上叙事策略中可以看出余华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他的底层情结,同时可以得出其底层叙事的价值所在,也是本篇论文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余华的新长篇《第七日》写了一个人死后七天的所见所闻,看似荒诞,实则折射着社会现实,小说中的叙述基调依旧是冷静、朴素,极有控制力的,但也加入了许多含而不露的温情,有父子情、爱情、友情,从审美的意识形态属性考察这部小说,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叙事采取这种折中态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第七天》,余华先生最新的一本小说。封面即让人眼前一亮,有些时下流行的悬疑小说之味道,读后发觉内容相较于前两本的确有了不同,故事来源于我所生活的社会,讲述了我曾未听闻过的那些事。先生的小说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总是分不开的。殡仪馆火化有等级分化,权钱人士坐在贵宾区,讨论着价格比房价还昂贵的墓地,使用的火化炉从国外进口……市长是超级贵宾,火化优先。因为能力不够,经济条件不足,妻子与他人远走。收入微薄依旧想哄女朋友开心,用山寨机当礼物致使两人最终阴阳相隔。好像  相似文献   

7.
余华在自己的小说中,一直坚持对于苦难的叙述,他的最新长篇小说《第七天》,同样对苦难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叙述.而在《第七天》中,作家余华另辟蹊径,同时建构了“现实世界”与“亡灵世界”,两个世界平行发展,互相照应.他正是通过“亡灵世界”的欢乐祥和来反衬“现实世界”的悲苦冷漠,这样的欢乐祥和,却正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相似文献   

8.
继《兄弟》之后,沉寂七年的余华在2013年推出长篇新作《第七天》。小说一经发表,随之而来的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褒奖者有之,批评者更甚。余华深谙张力因素对小说的功用,在《第七天》中完美地呈现了三组显著的艺术张力:一是叙事结构上真实与虚构形成的巨大张力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故事的发展;二是苦难与温情的张力体现作家对底层人深沉的爱与同情;三是活着与死亡两个世界之间的张力体现作者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客观说来,《第七天》以其饱满的艺术张力,理应在余华的所有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展示了生命的撕裂形态。发生于亲近者之间的撕裂,以及人物自身不同程度的撕裂感,可以溯源到现实世界中的巨大裂隙。这种裂隙甚至以可怕的稳固性延伸到死后的世界。撕裂也对作品具有形式意义。《第七天》可以说是从撕裂的现实而来的撕裂之作,抒写了一种撕裂的痛。但该书对裂隙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平面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余华在《第七天》中采用的语言类型主要有短促对话式、荒诞式与表征式三类,不同的语言类型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形态,体现出相异的叙述功能。急促对话式省略对话双方,将对话场景迅速呈现,营造出紧张的对话氛围;荒诞感的语言又分为诙谐调侃式与消解权威式两种,勾勒出面目可憎的当下现实;小说语言的节制性与冷淡性主要通过镜头感与色调感两种具有表征性的语言策略体现出来,表征式语言奠定了小说的语言基调。  相似文献   

11.
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中大量的"新闻串联"让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而小说中采取的幽灵叙事又让人看到了作者早期创作的先锋性因素。本文试图从《第七天》的幽灵叙事模式入手,分析《第七天》中的先锋性的再现与突破,探讨余华小说中对先锋性的探索与其创作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第七天》是余华所创作的一篇典型的框架结构小说.框架结构分为内容与框架两部分,框架指讲故事者的故事,即小说中所构造的大的故事背景,内容则是讲故事者所讲的故事,即泛指大故事背景下所发生的一个个小的故事.《第七天》中的框架部分构建了一个亡灵世界,通过雾与雪两个重要的意象作为框架部分的...  相似文献   

13.
继《兄弟》问世七年后,余华在《第七天》中又用他怪诞的笔法描绘了一幅当代中国社会的浮世绘。怪诞的社会现实使他再次看到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苦难与温情,同时也表现出对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以及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七天》中余华延续了对苦难的书写这一创作风格,通过一个灵魂寻找父亲的旅程,将社会新闻进行串烧,在爱与死亡的碰触中建构了实境、幻境和真境。作品有意识地将现实和阴间进行对比和互相穿插,体现作者对现实的焦虑、担忧以及企图通过爱对苦难的现实进行突围,让灵魂在爱的浸润下获得升华。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一书,最要关键是“真假”二字,而“梦”就是实现“真假”二字的关键所在。基于此观点,文章从时空建构(时空转换的分节点、时空建构的框架、“真假”叙事的艺术策略)、人物性格塑造(人物性格的凸显、补充、反驳)、主旨立意三个方面,具体论述《红楼梦》中“梦”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郭清杨 《文教资料》2014,(12):10-12,27
余华新作《第七天》自问世以来就引起巨大争议,读者褒贬不一。透过丑陋现实直达人间温暖、给人生存下去的希望是余华小说一直不变的特色。《第七天》以亡灵杨飞的视角展开对当下中国社会与普通人生存境况的体察,展现了生活的荒诞与生存的绝望感;作为象征的“死无葬身之地”却昭示了亡灵的永生,表达了对美好人性的呼唤。由此,绝望与温情在叙述中得到统一,表现了《第七天》爱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七年之后完成的最新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主人公死去后所经历的事情以及勾起的回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平等、和谐的死亡世界。经过分析,作品中的生死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作品中的人物对死亡没有痛苦或恐惧,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生与死的意义被颠倒,死亡世界接近理想中的现实世界,更加引人向往;生与死由“爱”这条纽带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冰冷中感受到温情。这部小说暴露了大量的社会现实,引人深思,也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19.
《第七天》描绘了主人公死去后所经历的事情以及勾起的回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平等、和谐的死亡世界。作品中的人物对死亡没有痛苦或恐惧,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生与死的意义被颠倒,死亡世界接近理想中的现实世界,更加吸引人们去向往。生与死由“爱”这条纽带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冰冷中感受到温情。这部小说也因为大量暴露现实而显得思想深度不足,出版后便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的英国女性在寻求自我独立的过程中,其公共空间和生存境况受到的局限使得女性的话语权也随着她们面临的各种附加条件而被剥夺,她们的声音逐渐被掩盖在单一的男性声音之后。范尼·伯尼在其小说《伊芙琳娜》中以其女性独特的叙事策略发出女性叙事声音,这种叙事声音使主人公既不打破当时的社会常规和习俗、脱离她所处的时代,又能获得社会地位和美满的婚姻,最终实现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