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燕珍 《考试周刊》2014,(49):54-54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作文教学中,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中小学课本中有很多古典诗词,学生一直在学、在背诵,但这种学习大多停留在古典诗词这一层面,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何让古典诗词成为写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诗词则是其中的瑰宝。然而,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还停留于应试层面,此举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热爱。因此,创新性地研究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策略,使学生在诗词中明意唤情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是中华语言文化的根基。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探究课题。笔者拟从诵读、感悟、运用和书写四个层面对古诗词教学如何推陈出新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金镭 《中学文科》2006,(7):65-66
怎样鉴赏古典诗词,真正走进古典诗词的意境中,一直是困扰高三学生的“拦路虎”。笔者从基础的层面出发,试探解读诗歌的六把“钥匙”。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作为古诗词融入歌曲的一种全新艺术形式,其艺术情感的表达隐藏在诗句中,而诗句意味深远、婉转内敛,要求演唱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唱经验,还需要对古典艺术文化有着深层次的认知。基于此,探究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特点和艺术审美价值,分析了当前古典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不足,根据教学现状,在教学实践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使学生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完成声乐表达。  相似文献   

6.
言与意具有非一一对应性,它为古典诗词“味”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古典诗词在言意关系的张力系统中,具体呈现出素美之味、比喻象征美之味、含蓄之味和醇美之味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7.
论文从心理学、教育学层面研究诵读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可行性,并结合初二年级课文选取的古典诗词阐述诵读法在初二年级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试图找到能够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李萍 《成才之路》2014,(32):54-54
正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篇目繁多,流派各异,题材丰富,意蕴深远。这些古典诗词作品,从一定层面反映了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或人生阅历,或情感意蕴,或理想抱负等,对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从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古典诗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或者在教学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时,过于程序化、浅显化、个性化等。因此,笔者建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高考中对于古典诗词的考查越来越细致。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尝试运用古诗词的五步鉴赏法指导学生,力图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古典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提升初中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师高度关注和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以往教学成功经验的总结,研究多角度古典诗词鉴赏、古典诗词情境创设、打造新颖的古典诗词实践活动、注重“美读”品味古典诗词艺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等内容,思考显著提升初中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词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了传承这一文化,让国人都能了解语言精练优美的古典诗词,人们将古典诗词加入语文课本。因此,古典诗词成为语文课本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古诗词的美体现在它的精炼,简短的词句中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文水平,成为素质优秀的学生。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师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现状,对教师课堂上进行古典诗词教学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出提高教师古典诗词教学效率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价值层面探讨古典诗词互文性解读,本文主要是从修辞角度分析优劣,包括修辞的定义、如何进行修辞分析以及其教学价值这三个方面,也结合中学教材中具体诗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让古典诗词回归"诗性"是古典诗词教学的理想追求。本文从高中古典诗词诗性教学的意义阐释和高中古典诗词诗性教学的策略探微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认为古典诗词教学只有回归诗性,才能使古典诗词教学的课堂成为富有诗意和美的清溪,浸润到每一个学生纯洁的生命深处。  相似文献   

14.
梁文庭 《学语文》2013,(5):24-25
怎样有效地进行古典诗歌教学,怎样引导学生探究诗歌内涵,使学生能独立地阅读陌生的诗歌,能味诗之情、想诗中之景、悟诗中之道、感诗之雅,受古典诗词的熏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笔者有感于谭建文老师提出的文言教学的三个层面——文言层面、文本层面和文化层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古典诗词是所有文学作品中感情最为浓厚的文化形式。古典诗词语言精练,感情丰富,受到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当今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陶冶情操。近年来,古典诗词鉴赏一直是高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考对古典诗词鉴赏的改革不单单是题量和题型,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也是一种考察。语文古典诗词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高考的需求下,古典诗词的教学需要作出新的变革。本文针对高中语文古典诗词与高考衔接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高度凝练的语言、深远绵长的意蕴、朗朗上口的节奏等美学特质,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不仅如此,很多在古典诗词方面具有极高修养和极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教学古典诗词时,在引导学生读顺、读通、读懂、理解古典诗词的大意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古典诗词文本中的写作素材,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典诗词带动写作训练,再以写作训练促进对古典诗词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使古典诗  相似文献   

17.
在古典诗词中,有关咏桃诗词的内容大致集中在以“桃实、桃花、桃花源”为意象的三个层面,并依此而表现了诗人或词家的不同审美情感,映射出不同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惠联芳 《文教资料》2012,(14):17-18
以往在传播中国古典诗词时所凭借的媒介在时空方面有一定局限性,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有所限制。网络媒介的出现,给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播带来了一缕春风,网络使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播更为迅速,使古典诗词的教学更加直观,有利于古典诗词的接受与理解。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词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所占的比例很高,中学语文的古典诗词教学是传播古典诗词的重要途径,也是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古典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使千百代的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学习古典诗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此,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古典诗词进行研究,并从反复诵读、创设情境、赏析意象、把握细节和知人论世等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