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现代诗人和评论家们普遍都受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把诗歌看成是语言的一个美学意义上的组合体,而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由比喻、词汇及音符相互作用着的融合体,是一个节奏的内部构成。本文以为,诗歌作为诗人生命形式,它本身既是一种生命形式,同时它的语言也是一种生命形式,并且是诗歌唯一的生命。因此说,诗歌即语言,诗歌的语言本身就是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死亡命题在郑敏的早期诗歌里,并非映射着过多残酷和恐惧的味道,诗人将情感沉潜,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生”与“死”的对接,从而找寻隐蔽在表象背后的生命最本真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死究竟是咋回事?咱们这个民族讲求实际,不喜欢在没有边际的事上去费脑筋。"未知生,焉知死"十分干脆。英国早期诗人约翰.邓恩曾说:"人之一生是从一种死亡过渡到另一种死亡。"这倒有点像庄子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都把生死看作连环套。文学作品中,死亡往往是同恐怖联系在一起的。它不是深  相似文献   

4.
朱湘诗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湘诗歌论王伟1933年12月5日,诗人朱湘在马鞍山采石矶投江身亡。滔滔的江水虽然吞设了诗人年轻的生命,但是却无法泯灭他那用心血灌溉出来的诗篇,正如他的挚友罗念生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不死也死了,是诗人的体魄;死了也不死,是诗人的诗。”①一生把写诗作为...  相似文献   

5.
该篇文章通过几首英美诗歌中对死亡的歌颂阐述了人们对死亡一这一人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的乐观主义态度。在这几首诗中有的诗人认为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当死亡来临之时就要坦然去面对"它"。你就会无所畏惧。有的则认为死即是生,死即是回归自然,死即是永生。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正确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人的一生才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该篇章通过几首英美诗歌中对死亡的歌颂阐述了人们对死亡——这一人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的乐观主义态度。在这几首诗中有的诗人从为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当死亡来临之时就要坦然去面对“它”。你就会无所畏惧。有的则认为死即是生,死即是回归自然,死即是永生。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正确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人的一生才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死亡叙述是余华小说创作的常见手段,在《第七天》中,余华延续了以往"向死而生"的主题又有所突破,赋予其对于生与死的全新理解。文章阐释了余华如何用死后的虚无世界来承接对"向生而死"的融合与转换,又以"因情而永生"、"因绝望而永生"对"向生而死"主题进行两种解读,将其作为余华对生存与死亡关系的总结与升华。  相似文献   

8.
张斌 《现代语文》2006,(3):51-52
生和死是生命形态的一体两面,对死亡的不同理解,形成不同的生命观念。而生命观念的不同又决定了对不同死亡方式的选择,所以自死窥生、就死论生更能洞察生命的蕴奥,本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以郭沫若学创作中的死亡意识为切入点,探究他对生命价值和理想生命形态的探索与愿望。从郭沫若早期的诗歌《寻死》、《夜哭》、《死的诱惑》等作品开始,一直到三、四十年代的历史剧,死亡作为一种神秘的意象被反复吟咏。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家的一种审美选择:即在对死亡的审美观照中表达作家对生命蕴奥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生命形态的构想与追求。本拟以“五四”时期的诗歌与三、四十年代的历史剧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他对死亡由直觉感悟到哲学思考的发展过程及其化蕴涵。  相似文献   

9.
庄子把人的生死看成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强调对于生死应自然地对待;立足于生来领悟死的意义,并且借由死来体悟生的价值,从而超越生死来审视人生,体会生命本身的力量。文章从庄子直面生死的坦然、善待生死的豁达进而达到无谓生死的游与逍遥之境这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一思想,最后强调应善待生命,旷达地面对死亡,并在生的过程中感悟生命。  相似文献   

10.
建安诗人在社会现实的熏陶中,以诗歌的哀悯死亡打破了诗歌重生轻死的传统,却又以对生命的依恋表现出对诗歌乐生风格的继承。这种矛盾的现象体现了建安诗人生活与人格的两个方面,形成建安诗歌自具的文化品格。而诗人在其中或者以诗歌为情绪消解的方式,或者以诗歌为生存的方式,以前者调和心境,释放优郁情怀;以后者自尊自足,完成生命的自然运动  相似文献   

11.
关于唐诗中"寒食"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中的“寒食”,作为一种诗歌意象,直接继承了先唐诗歌中感伤忧愁、忧生嗟世的意蕴,但由于时代的不同、诗人所处环境的变化,唐诗中的寒食在意义上具有多重性的特点。大致可包括五种不同的情感意蕴,即:别思怀人、哀亡悼死、隐情逸志、时世感慨及含媚嘉悦,这对后世诗人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知道,我将死在霞光中》是俄罗斯白银时代女诗人茨维塔耶娃抒情诗中的一篇佳作。该诗通过描写对霞光、对天空的迷恋,孕育着一种超越死亡的生命意识,凝聚了诗人对诗歌的神圣感及其永恒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生与死是辩证统一的,但人们往往出于生的渴求而畏惧着死,或由生而畏死,或因死而贪生,生活在死亡恐惧的阴影之中。只有当人们舞场脱死亡恐惧,直面死本身,从而向死而生时,才能真正领悟生的意义和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沈苇的诗歌存在两种艺术视角,一种是儿童视角,一种是成人视角。选取这样一种角度是基于这样一种发现,即诗人在诗歌中无处不在的对生命的关注和好奇,同时又充满了对生命的悲悯之情和终极关怀。这两种视角同时存在于沈苇不同时期的诗歌中,构成了沈苇诗歌既单纯又深刻的品格。儿童视角使诗人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诗性存在,成人视角帮助诗人把生活的底蕴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5.
人类因为具有理性,对于死亡的恐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一切的哲学和宗教,均植根于这种死亡意识.可以说,好的哲学和宗教都是教人如何去死的.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很早就开始了对于死亡的文化意义的思考.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弗洛依德说“你想长生,就得准备去死”,这话如果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未知死,焉知生”,问题都是一样的,但提出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同,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大相径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类型和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在西方诗人的诗作中.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40):15-16
作为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约翰·济慈善于在诗歌中运用意象传情达意,形成了其诗歌的一大特色艺术。其诗歌意象多是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直接诉诸读者感官,让读者能从中真实地感觉到诗人炽热的情感。诗人把一系列意象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在一起,有机构成了诗歌的意境,表现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向死而生”站在哲学高度,用“死”即生命短暂的客观性激发我们把握今天、珍惜当下,用生命的宽度、厚度补足短暂的长度。  相似文献   

18.
死亡想像是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人普遍涉及的表现对象,它所包含的思想与精神内涵非常丰富。文章采取心理学的分析方法,选择部分现当代诗人表现与书写死亡想像的代表诗歌文本,试图揭示出诗人的死亡想像的意识与潜意识精神结构,为理想死亡想像的丰富内涵提供一种有效的阐释与分析角度。  相似文献   

19.
《暗夜舞蹈》是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自2001年出版后,得到了文学界高度的评价。本文着重从追寻昨天的传说:另一种视角的营构和向死而生、青春死亡的另类书写这两个独特的角度来阐述《暗夜舞蹈》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顾城,一个出生在诗歌世家和动荡年代的诗歌王子,这个八十年代朦胧诗的主将。1993年,在他37岁时,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暴力的自我决绝的方式离开了人世,顾城之死,被视为以极端的方式,挑战工业文明后荒诞的生存现实。从精神层面、心理层面和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诗人之死。只有抛开他独特的死亡,以及由死亡带来的种种喧嚣的非议,剔除人们在理解顾城过程中的种种速蔽,顾城诗歌独特的诗意和独到的诗艺才能真正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