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境即使用语言的环境,语境各要素之间使用的不平衡造成语境差,而语境系统内各因素相互作用,对其不平衡起到了调节作用,使之达到深层平衡的同时传递美学信息。莫言的小说《贼指花》呈现出丰富的语境差现象,主要体现在语符层面、逻辑层面、内容与形式、作品人物与读者之间、不同读者的读解之间等方面,这些语境差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发展、揭示文章深刻意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颠覆到重建,小说表层与深层进一步相融合。从语境差的视角切入,试图用修辞学方法分析文本,使其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
《满涨的靓汤》由王蒙创作的一篇寓言体小说,它揭示了文化学术界的门户之争、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现象。小说中的语境差现象形式多样,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都可能产生错位现象即语境差现象。探讨了该小说中存在的语境差现象,主要从内容与形式的错位、语境颠覆两个角度来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语境差以及作者如何实现语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方文山的歌词《乱舞春秋》是富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意义的音乐作品。本文利用语境学中的语境差理论,分别从内容与形式的语境差、人物与情节的距离感、作品叙述语言与接受语境差三方面论述了该作品中的语境差问题,目的在于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内构造”的分析来揭示其审美的特质所在。  相似文献   

4.
铁凝的短篇小说《海姆立克急救》中存在着丰富的语境差现象,主要包括词语视角的组合变异、逻辑视界的错位偏差、认知行为的错位呈现,以及内外视点的交叉转移等方面。这些不平衡的语境差对塑造人物、挖掘角色情绪、推进故事情节、揭示作品主题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给读者崭新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5.
语境既是日常交际所依赖的语言环境,也是文学作品进行创作和读解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境的各个因素间常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产生语境差。语境差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能出现在文本内部、作品与读者之间、创作者与读解者之间,还能出现在读解者与读解者之间。文本内部的语境差可以从词语搭配、意义连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这些语境差能使话语幽默诙谐,也能使主题深化凝练。  相似文献   

6.
语境各要素的不平衡会造成"语境差"现象。本文试图从"语符层面、交际双方以及创作与解读"这三个角度,对王蒙的微型小说《探病》进行语境差现象解析。  相似文献   

7.
<正>"情节"方面的内容几乎是高考小说阅读中必考的一个板块。众所周知,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有机地统一则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小说。在小说中,情节,"它主要是指作品中所展示的人物经历、各种矛盾冲突以及一系列能显示人物自身、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某种特定关系的具体事件。因而,广义上的情节就是事件,是作者根据一定的  相似文献   

8.
乔伊斯的《一场悲剧》和契诃夫的《套中人》都勾画了其同胞"精神瘫痪"或"国民劣根性"的精神状况。从历史语境、人物刻画、作者经历和叙事技巧等方面看,这两篇作品中的主人公达菲先生与别里科夫存在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是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中的悲剧人物和牺牲品。两篇小说都承载着文明与欲望、帝国和殖民地、现代和传统、新老一代之间的较量与冲撞。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的隐喻翻译研究中,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于隐喻本身,将隐喻看作单个的个体来进行研究。随着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将隐喻放在语境中进行研究的观点逐渐被关注。叙事小说中的隐喻对于小说人物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关注隐喻本身、忽视小说语境及小说人物背景和个性的隐喻翻译往往会影响小说人物的塑造。因此,在叙事小说的隐喻翻译中,要考虑小说的各种语境因素,避免因喻体的删减或改变而弱化人物塑造效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小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读懂了小说中的人物,就读懂了作者真正想要通过作品所说的话。选择叙事学中的人物叙事作为切入点,对余华的作品《一九八六年》进行分析,从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构建、主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连接、人物及人物关系的设置目的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技巧以及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1.
小说中有着大量“次要人物”,他们绝不是情节安排中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有着鲜明个性的审美艺术形象,甚至与主角之间休戚相关。抽离这些“小人物”,小说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一、文本内部功能理解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价值,不但要从人物自身形象特征入手,更要看他们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联。即在文本语境中理解次要人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乔伊斯的<偶遇>和鲁迅的<肥皂>都勾画了他们同胞"精神瘫痪"或"国民劣根性"的精神状况.从历史语境、人物刻画、作者经历和叙事技巧等方面看,这两篇作品中的爱尔兰变态老头与四铭、爱尔兰叙述者男孩与四铭儿子学程存在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是令人窒息的社会中的悲剧人物和牺牲品.两篇小说都承载着文明与欲望、帝国和殖民地、现代和传统、新老一代之间的较量、冲撞.  相似文献   

13.
温情脉脉人性灿燃--重读肖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文坛,肖也牧和他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被指称为一种现象,并且对这种现象的概定存留在表层。其实,就作家与作品的物的状态来看,他们是悲剧的承载体;就作品的艺术而言,无论在共时还是历时的语境中,它留给人的是素朴、敏锐与人性之光。  相似文献   

14.
尝试运用语用预设理论,从指称预设、语境预设、背景预设、交际对象预设四个方面,通过小说中的具体人物对话,分析柯南·道尔《四签名》严密的逻辑推理手法,从而更好地理解该作品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5.
苏童小说《西瓜船》讲述了一场由西瓜船上的少年杀人事件而引发的城乡碰撞,小说文本的前后两部分语符表层互相割裂对转,呈现出修辞性语境差。文章从小说语境认知表层和深层上的错位和颠覆入手,挖掘出语境差视域下文本人物、情节、主题等因素由不平衡转向平衡的升华,在语符的颠覆中实现其审美的超越性,完成了城乡对立下关于复杂人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竞选州长》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不具有一般小说所具备的故事性,也不具有一般小说所具有的典型环境和场面,而是大量摘引报纸和信件中的内容,构成小说的故事情节,成为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些引文也是情节发展的标志。小说的大量“引文”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下面从三个角度进行具体解读:一、妙用引文,组织故事情节小说的情节是指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过程,它是由一系列能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组成。但这篇作品与一般小说不同它既没有写竞选的过程,也没有写竞选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作者与主人公在作品中的关系、小说结构与人物关系结构、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路翎小说中的复调性因素;在对此进行静态的现象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其复调小说产生的原因和本质特征,同时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创作作为参照,凸现出其文本艺术特征的自我生成性。  相似文献   

18.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典型的人物形象既有鲜明的独创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既有鲜明、突出的个性,又有深远、广泛的概括性,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鉴赏小说,必须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①分清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小说主要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来揭示主题的。②指认并分析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手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准确理解小说的主题。④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认识小说中人物  相似文献   

19.
法国新小说作家娜塔莉·萨洛特的作品致力于一种"向性真实"的表达.从萨氏作品中一个非常特别的语言现象,即元语言现象出发,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揭示萨洛特是如何将字词与人物等量齐观,从而向读者在字词意义的惯常之外、人物感受的情理之中和选择词汇的犹疑之间展示了一个变幻莫测却又充满了潜在活力的向性世界.在这个隐秘的内心世界里,"...  相似文献   

20.
《富矿》与《后土》是新乡土小说的重要作品,也是现代化语境下苏北社会生活变迁的风俗画,将叶炜的苏北新乡土小说与沈从文的湘西乡土小说比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从创作语境看,前者的创作语境是现代化,后者的创作语境是战乱;从人性书写看,前者侧重展示人性的假、恶、丑,人与人之间的倾轧,后者书写了现代化进程中人性的真、善、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从叙事风格看,前者是乡土写实,后者是田园牧歌;从创作主体看,前者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后者对现实生活进行了审美过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