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X化"动词存在两种论旨结构:一元结构和二元结构。双音节"X化"动词是无标记动词,三音节以上的"X化"动词是有标记动词。此外,"X化"动词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在使用上存在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2.
双重否定是在同一个句子中(可以指单句也可以指复句和紧缩句)用两个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义的一种句式.按照结构形式,双重否定可以分为单句中的双重否定、复句或紧缩句中的双重否定和带有否定词的反问句三种形式.双重否定的否定焦点的确定应该从句中第一个否定形式的否定焦点出发,主要存在四种情况:第一个否定词后带有"是"字的情况;两个否定词否定焦点为其后成分,且不为同一事物的情况;两个否定词连用的情况;第一个否定词否定整个第二个否定形式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有所+X"和"无所+X"逻辑上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称范畴,但两者在构式义上是有差异的。在语义色彩上,"有所+X"趋于褒义,"无所+X"趋于贬义;在主被动意义上,"有所+X"存在主动和被动的双层意义,"无所+X"的被动意义在演变发展中遗失,现代汉语中只剩下主动意义;在语义程度上,"有所+X"的肯定程度是要高于"无所+X"的否定程度的。这些构式义上的差别致使"有所+X"和"无所+X"在使用中出现了不对称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好不X"构式具有语境敏感性。在语境信息不全面、不清楚的情况下,"好不X"构式的表达可能会引起歧义。为更好地理解"好不X"构式表达的内容,从语义和句法两个层面来探讨"好不X"构式,并分析"好不X"中的"不"的作用。"好X"表示肯定意义时的句法位置是:谓语、光杆动词前作状语、定语、补语。"好X"表示否定意义时,后面成分一般是呈现结果体意义的成分。  相似文献   

5.
"谁让+X+VP"与"我让+X+VP"是两种常见的结构。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系统探讨了二者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两构式均可表达否定义;在语用上表达反预期信息与主观情感色彩;不过,这两个结构在句法分布是否隐现、表达责任、禁止义及主观评价功能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有+所+X"与"无+所+X"是一对肯定与否定范畴,从逻辑上讲,肯定和否定是对称的,但是自然语言的肯定和否定是不对称的。"有+所+X"与"无+所+X"在使用频率、分布、"V"的音节数目和标记性程度上存在着不对称,本文从共时平面对"有+所+X"与"无+所+X"的不对称作出了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7.
句子用了否定词就表示否定意义,双重否定则表示肯定意义,"非……才……"这个格式里只用了一个否定词,却表示了肯定意义而不是否定,这是为什么?笔者试从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还不是X"句式可以表示否定陈述、询问、反问语气。表示肯定意义的反问句"还不是X"由于高频使用,后又扩展到了陈述句中。本文将这种表示肯定意义的非否表达式"还不是X"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基本语义功能及附加语义功能。我们认为非否表达式"还不是X"是一种主观性的表达,提出的是肯定的反预期。本文通过对"还不是X"语料的考察以及对其语义结构、重音结构的分析,探讨了非否表达式"还不是X"的形成历程。它发端于疑问句,成熟于反问句,然后扩展到陈述句中。语用推理和语境吸收是诱发"还不是"固化的主要机制,主观化、反预期是其动因。在这一历程中,"还不是X"的主观性不断增强,"是"进一步语法化,"还不是"有凝固为三音节词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很是X"结构能够在句中充当谓语、补语、修饰语等多种句子成分。"很是X"的语义功能是对X的高程度量进行主观肯定和确认,这可以从其对否定、情态、疑问等语法范畴的适应性上得到反映,"很是"可视为一个"程度——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10.
赵红 《现代语文》2006,(9):29-30
一、引言 反复问句,是指用疑问结构"X不X"来进行询问的一种疑问句,又叫正反问类型.正反问句要求被询问者从肯定和否定项之中进行选择,但是中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相联接,因此,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丁声树等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认为,反复问句在形式上是一种选择句,不过选择的项目是一种事情的肯定和否定.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双重否定复句初探李琳莹双重否定是汉语中表示肯定的一种重要形式。关于双重否定句的定义和范围,各语法研究者的说法不尽相同,我认为,只要在一句话中先后用了两个否定词,所表示的意义与肯定形式所表示的意义相同时,这句话就是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有单句也...  相似文献   

12.
"很不X"与"不很X"在句法和语义方面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这种句型的结构层次、"不"的否定对象和"很"的表现程度上。对两种格式进行比较研究,将会对这种格式及"不"、"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学习中,我们常遇到某些单词或短语在形式上是肯定的,但意义上却是否定的,这种结构我们称之为暗否定。高三的学生如果掌握好这一结构,对于提高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丰富书面表达能力将会有所帮助。现将中学英语中常见“形式肯定,意义否定”句式结构归纳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双重否定结构的功能,学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强调说"和"委婉说",而"委婉说"的经典例子就是"你不是不知道",但我们穷尽考察了口语语体语篇老舍剧作中所有用例,没有发现一例语气委婉,原因在于双重否定的本质是一种否定表达,礼貌等级低于肯定表达。  相似文献   

15.
双重否定是指在同一个句子中出现两次否定的现象,同一句中两个否定词相互冲抵,构成一个肯定概念,犹如数学中的“负负得正”,双重否定在意义上比单纯肯定有时来得更婉转,有时更强烈,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双重否定的概念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具体应用上还是不那么容易。下面归纳几类常见的双重否定结构。  相似文献   

16.
陈嘉映对奥斯汀的《假装》一文进行了转述,并补充说“我们不仅会假装,而且会假装假装”。不过,陈文并没有对“假装假装”给出一个清晰界定。“假装”通常会作为一个反叙实动词来使用,并在逻辑上表现出否定性:假装X→~X。“假装假装”故此被认为表示双重否定即肯定:假装假装X→~假装X→~~X(=X)。然而,从具体案例来看,“假装假装”展现出的不是一种双重否定表肯定的线性结构,而是一种嵌套结构。从斯拉沃热·齐泽克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来看,“假装假装”的嵌套结构标识着它在逻辑上呈现出的是辩证法意义上的否定之否定。因此,假装假装X既不等于假装X,也不等于没有假装X,它是X在经过否定之否定发生辩证法逆转后而产生的一种新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未尝+不”形式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大都是用一个双重否定表示一种周遍性的强调,而在清以后的白话小说中却是表示一种委婉的肯定,语气较弱。其主要原因一是“没有”盛行以后,“未尝”表示否定的语法功能逐渐被“没有”取代;二是“没有”进入到双重否定句式中,具有周遍意义。“未尝”作为双重否定表示委婉的肯定这一语义特征加强,“未尝不”形式表示委婉的肯定与其所在的句式联系是比较紧密的。  相似文献   

18.
冗余否定格式"不要太A"使用否定表达的方式传递肯定的内容.在句法特点上表现为:A只能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格式中"不要太"省略后句艾不变;该结构用于感叹句中,句末常跟语气词"噢、哦、啊、哪"等.在语义特点上表现为:该结构包含了一个肯定的强程度的语义预设,再用否定形式转喻肯定的意思.在语用特点上表现为:该格式的表达效果是强调感叹语气的作用:该格式焦点和强调成分在"太A":该结构表示的是说话人主观的态度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被+X"结构出现至今,倍受社会关注,也引起了语言研究学者的注意。本文以"小三角"理论为指导,分别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方面对这一结构进行分析。作者认为"被+X"结构中的"X"形式多样,与传统被字句的被动主体存在差异,其语义实现多为否定,受到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具有特殊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语料库,本文揭示了"连"字句的两种不同句法形式,即"连X也Y"与"连X都Y"在使用中呈现的不同特征和句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连"字句的两种句法形式在"表达序位框架"这一概念结构上呈现出了主客观性的差异。通过比较两个句式的句法环境,论证了不同副词的选择正是概念结构调整的句法输出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