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骚》中佩饰意象出现的频率很高,和周代礼乐文化的威仪之美密切相关,同时还和楚地的佩饰传说密不可分,后者是从生命的层面看待人和佩饰的关联。《离骚》中佩饰所用的香草,多数具有药物功能,可以使人延年益寿。《离骚》对佩饰的描写突出它的芳香润泽之性,既是对周人尚嗅传统的继承,又表现出对生命的关爱。《离骚》的佩饰意象对《诗经》多有继承,同时又存在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2.
天然的物候条件造就了华夏子民的灵秀,屈原则是灵秀中的灵秀,战国的特殊背景、文学弄臣的身份,特定的社会历史诸多因素作用于屈原,汇合成就了《离骚》独特的"女性模式"。笔者从诗歌的物境与情境两个层面观照《离骚》,将"香草美人式的女性化意象组合"及"弃妇式审美心理结构"这两大特质归结为《离骚》的女性意识。本文拟从文本与世界的关系、文本与作者的关系两个维度入手,探求《离骚》女性意识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和创作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3.
以美人、香草作比喻象征,是屈原《离骚》的特色之一,此后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构成了特殊的意象。《离骚》中所说的“美人”,比喻或象征品德、才能美好的人,有时是屈原自喻,有时指作者理想中的贤君或贤臣。《离骚》中写到的许多香花芳草,如兰、蕙、杜衡、芳芷、秋菊、  相似文献   

4.
屈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作品中有许多涉及东西部的文化意象,而这些文化意象包含着屈原的三种文化情结:东西部神游之地是屈原追念祖先之旅,寄托哀思之路;东西部神话意象是屈原讽喻现实之境,追寻理想之所;东西部历史回顾是屈原治国安邦之主张,对楚国命运之担忧。  相似文献   

5.
《离骚》是中国爱国主题文学的源头之一.而具有同样忧患意识的《荷塘月色》虽是散文,却以蕴涵诗的意味为特点,这不仅体现为清雅的文字,如画的意境,更表现在对《离骚》文学传统从思想到手法的继承上,以“美政”理想为主题,以“自我幻化”组结构,以“香草美人”作意象,成就了朱自清深沉而浪漫的诗人情怀。  相似文献   

6.
阮籍是魏晋易代之际的诗人,他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其组诗中有体系庞大,纷繁复杂的意象系统。这类意象多从《诗经》、《离骚》、建安文人诗、魏晋游仙诗中汲取营养,再经过阮籍独特的艺术加工与创新,才得以形成他自己独特的文人化、个性化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化适应理论视角,分析《楚辞》中自然与人物文化意象的英译策略,阐述其体现的文化适应倾向。许译《楚辞·离骚》中文化意象的英译策略,体现了文化适应中的同化与整合倾向,二者分别对译文和目的语读者产生了不同影响,给新时代的典籍英译研究带来了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楚地巫文化中"以阴巫下阳神""以阳主接阴鬼"祭仪中的性别搭配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娱神方式。屈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产生于楚地的巫文化,与这种娱神方式密切相关,可以称之为性恋原型。性恋原型在与祭歌关系密切的《九歌》中表现为潜在的性恋结构模式及哀伤的情感取向,这种结构模式和情感取向进一步深刻地影响了《离骚》,以及《九章》部分作品的情感表达甚至审美特征。正是这种原型的运用,使建构于楚文化的屈骚之"发愤以抒情"具有"同时用千万人的声音说话"的强大召唤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王思齐 《考试周刊》2009,(43):25-26
《反离骚》至宋以后引起了不少争论,辩护者与抨击者大都把扬雄对屈原的态度作为评价《反离骚》的标准。本文则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反离骚》:首先《反离骚》开启了一种新型的悼文形式;其次,《反离骚》虽是拟骚。但已经摆脱了《离骚》的笼罩,扬雄在《反离骚》中输入了自己的时代精神;最后.扬雄的《反离骚》中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韦努蒂"译释论"中的能指与所指这对核心概念作为典籍翻译的评价标尺,分析国内外《离骚》四个英译本在该理论框架下的三个层面。经过系统的对比与评价,本文认为杨宪益的译文突出了《离骚》的文学性,许渊冲的译文突出了《离骚》的诗体特征,二者的艺术性较强,但科学性较弱;孙大雨的译文突出了《离骚》的本色,但在文体上略逊一筹;相对于其他译本,霍克斯的译本很好地融合了原文本的文学性和科学性,较好地阐释了外语文本的能指与所指,并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集聚经典价值。  相似文献   

11.
屈原的《离骚》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篇,作为评论屈原和《离骚》的先驱,汉代文人观点不一。以刘安、王逸、班固、扬雄为代表,汉代文人对《离骚》的评论从两个方面进行:《离骚》对经书的继承与创新及关于屈原的评论。在评论《离骚》及屈原时,刘、王、班、扬立足于儒家思想,从不同角度出发,或臧或否。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同样立足于儒家思想,对刘安、王逸、班固、扬雄的观点进行总结:在《离骚》对经书的继承和创新问题上,二者兼顾,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取镕经义,自铸伟词"的论断,在评论屈原时,刘勰接受了刘安和王逸的观点,对屈原的德、才、行均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情结,悲秋意象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传统意象。究其源头,在《诗经》、《离骚》等作品中已见端倪。真正开始大量使用悲秋意象始于宋玉的《九辩》,一系列动植物、山川、地理、天文都被赋予了情感的内涵,特别是秋天衰飒的景物成为文人表达失志、感伤等人生悲情的重要载体。从表达意象上来看,宋玉的《九辩》开创了文人悲秋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各家派尊其祖典为"经",乃晚周以来之旧习。《离骚》诸赋为当时人所推尊,主要还是因为其文采,以及带来的贵显,故才"世传《楚辞》"。而"汉武爱骚,淮南作传",更可证其自文景以来一直为文章之士奉为经典。正如《老子》称"经"一般,《离骚》称"经",也只是在传注说解时才称"经;"至于平时称引,也只称《离骚》。王逸注《楚辞.离骚》时命为《离骚经章句》,只是依当时注释体例,非为特意抬高其地位而加"经"的。  相似文献   

14.
悲剧,作为一种重要的美学范畴,存在于各种艺术形式之中。屈原的《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伟大诗篇,其悲剧美的核心就是诗人用理想的人格完美来苛求人的价值,要求人的生命不能有任何玷污与屈辱,并为之进行了空前的斗争。本文试图从作品所描述的悲剧性矛盾冲突、主体形象的悲剧精神及作品审美意象的悲剧性来阐述《离骚》的悲剧美,并认为《离骚》的悲剧美是它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离骚》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一首自传性质抒情长诗,这首诗歌既是南方楚地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北方文化孕育的结果。《离骚》所表现的忠君爱国思想、"美政"理想是中原儒家思想的体现,并且比兴手法和"诗言志"的创作动机也与《诗经》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总之,《离骚》中饱含着北方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16.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千百年来为人们世代传唱,不单因为其有恢弘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绚丽的辞藻、深刻的内涵,还因为从《离骚》中可以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屈原的人格魅力。屈原"修身清洁"、"忠君爱国"、"以死明志"的独特人格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离骚》中的香花芳草具有多重喻指:"我"之美德修能、质变的人才、贤臣及君王。从修辞层面看,芳草意象与其深层喻指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隐喻和转喻是芳草多重喻指的实现机制。从语义层面分析,芳草之芬芳暗示了其喻指对象之美好;而其短促易逝的特点,则隐含了诗人对时光短暂的深切忧虑。其中后者是潜藏在芳草意象背后最为深刻的语义蕴含。  相似文献   

18.
《楚辞》中《离骚》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曾多次被收录入教材,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汉代以后,后世文人无不对屈原推崇备至。《离骚》作为《楚辞》的代表篇章,其英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所选译本的英译质量。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所翻译的英译本《离骚》为切入点,从格律、修辞、文化负载词三个层面分析其选词技巧,并分析其采用的翻译策略,为翻译工作者们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经验,对我国的文学典籍英译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离骚》到魏晋诗歌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鉴赏这些古典诗歌,要从意象、意境、炼字、炼句、思想感情、表达技巧等"主干"内容入手,但是也不能忽视题目、作者、注释、背景等"枝叶"成分,尤其是在考试中,关注"枝叶",能帮助学生较为迅速地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答题要点。  相似文献   

20.
《离骚》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瑰宝。“屈子之文,其最难读者,莫如《离骚》一篇,而《离骚》尤难读者,在中间求女见帝两段。……学者能熟玩而神会焉,则《远游》、《天问》诸篇自可迎刃而解”。①正因为它是《离骚》中一大难题②,故历来学者众说纷纭。仅以哀高点无女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