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妈妈时间     
妈妈的爱,如果没有教育的成分,就是母鸡式的。妈妈的爱,只有加进了教育的成分,才是母亲般的。培养自主独立的孩子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要做到五个"要"和五个"不要"。五个"要": 要教孩子养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从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事务,让他们明白,任何人都别想推卸自己的责任,不要让别人替你收拾残局。  相似文献   

2.
老子提出的"行不言之教"是其德育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其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分析,可以看出"行不言之教"就是要"遵道而行,无为而教",即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实施道德教育。"行不言之教"作为隐性德育的代名词,将教育意图寓于友好而自然的关系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并淡化教育痕迹,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凌宗伟 《师道》2013,(10):61-62
博文我在研究家庭教育时,看到了民国教育家刘百川先生写于1945年的《现代儿童教养研究》中的话:"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中国"教育"二字,实包含"教"与"养"两方面的意思。但是到了今天,大家对于"教育"一词的体会,好像是知识的灌输代替了教育的全体。也可以说今日的教育,在教师方面,只知"教"而不知"养",在父母方面,有的是"养"而不"教",有的是不"养"不"教",甚至有的是反"养"反"教"。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四个相结合的做法.一、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书育人是我们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在教学中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做到教中有育,育中有教.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客观规律.教与育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在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政治思想素质中发挥优势.只有做到二者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说明语言文字的思想性与工具性需要紧密结合,因此,英语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应积极渗透道德教育。究竟怎样才能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呢?我认为,自觉遵循有关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是前提,把思想教育寓于英语教育之中,力求达到"文"与"道"的最佳结合。一、渗透德育目标要"明"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将渗透的德育目标分解到每一课时之中,教  相似文献   

6.
正现如今,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加上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需要和男性一样肩负起社会义务和责任,因此,男孩女孩都应该"穷养"。"穷养",不是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所限制,让孩子懂得珍惜和奋斗;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让孩子懂得任何东西都必须付出劳动才能得来。要培养孩子阳光的心态,接受社会现实,别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自己不要盲目攀比,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这些财富。  相似文献   

7.
<三字经>日"养不教,父之过",也有人说:"子不教,父之过",由此可见,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首先详细阐述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独特影响,然后提出优化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独特作用的措施,希望能给现代家庭教育者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或小学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常常是老师读一句,孩子跟着读一句。读的时候,双方都要发出能听到的声音,我们通常称之为“领读跟读”。这种读书方式每个人都经历过。有了孩子以后,妈妈们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承担着抚养和教育的双重职责,心底里也希望能尽量早地教孩子读书。 妈妈们过去跟着老师读书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9.
"每个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一直是困扰哲学界的两个问题。这不能不使我们产生下列疑问:一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就是表明性质存在于性质之中,这逻辑上讲得通吗·二是,"每一事物都是  相似文献   

10.
育人先育德。唐代韩愈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其实就是进行道德教育,并把这种教育寓于授业解惑之中,这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人们说"文以载道",小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思想教育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正"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认为教材仅仅是"范例",是可供人们解读的"文本",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二度开发""深加工"。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几点看法。一、精准的提炼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首先确定哪些地方是需要提炼出来进行精读的,在课堂上,只教"有用的部分",其他地方轻轻掠过即可,也就是"长文短教"。要做到精准的提炼,也就是"长文短教",就  相似文献   

12.
成洁 《考试周刊》2008,(25):220
<经济生活>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生活逻辑",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经济生活>不但在整体架构上充分体现了"以生活为基础",而且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充分做到了"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把基本观点、原理融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活题材之中,通过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范例来展示观点.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做到:  相似文献   

13.
育人先育德。唐代韩愈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其实就是进行道德教育,并把这种教育寓于授业解惑之中,这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人们说"文以载道",小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思想教育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精养",是一种过度保护 家长刘先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由于老人对孩子更为呵护,养得更为精细,"精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让孩子多吃点,很多老人会不辞辛劳地跟在孩子后面穷追不舍,用别出心裁的方法让孩子吃得好、睡得香.虽然父母会适当改变一下方式,但是孩子一回到老人身边,又变回原样了. 小学王老师:"精养"的目的是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安全是孩子的最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65):11-12
东汉时期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家许慎说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在三字经中也提及到"子不教,父之过"。按照古人的理解就是,教育是年长的人要教授年幼的人,而按照现代人的解读就是,教育就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促进人的能力发展的活动。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在家庭中实现完成的一种教育,而在家庭中,有父母和孩子,孩子的家庭教育要通过父母的传授讲解实现。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或小学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常常是老师读一句,孩子跟着读一句。读的时候,双方都要发出能听到的声音,我们通常称之为“领读跟读”。这种读书方式每个人都经历过。有了孩子以后,妈妈们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承担着抚养和教育的双重职责,心底里也希望能尽量早地教孩子读书。妈妈们过去跟着老师读书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这种惯性思维也会延伸到教孩子读书上面,多数妈妈以为孩子只有跟着自己读,对孩子才有帮助。当孩子处于月龄阶段,尚无语言能力(发音系统未长成熟)的时候,无法领读、跟读,妈妈就认为没办法教孩子读书;当孩子一岁多能够…  相似文献   

17.
"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要实现的目标。在新课程条件下,只有把我们以前教"数学书"的旧理念,改变为"教数学知识",才是真正实现观念上的这一转变,才能真正做到让"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作为农村数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有充分的认识。一、正视差距  相似文献   

18.
正学会关心别人"一方面我们教孩子要尊重老人,另一方面老人却在伺候孩子;一方面我们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服从规则,另一方面,在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依然唯我独尊;我们嘴上告诉孩子要艰苦朴素,但在行为方式上,还在给孩子买很多奢侈品。"于丹在一次演讲中直言:我们都懂得"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往往很混乱。"言传不如身教",相对于行为的强大,思想和语言往往是苍白的。于丹的女儿也是独生女,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意指把教育同生活、社会联系起来,通过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由此,我们要提倡生活教育,注重教育的生活化。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  相似文献   

20.
<正>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一个"养"字。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心力"不足,即心里面对学习的热情不足。家庭教育重在"养",而不在教。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有效的滋养,他的天赋就没有基础,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很难发挥作用。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缩影,尤其是问题学生。这些学生上课不专心学习,做事拖拖拉拉……坏习惯的养成多数是由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