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世纪俄文学家在塑造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形象时,"多余人"在爱情矛盾冲突中的性格特征是塑造其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多余人"在爱情生活中退缩、消极应对,甚至逃避时,俄罗斯女性对爱情追求的坚强决心和果敢行动也愈发与"多余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凸现了俄罗斯女性的光辉形象,体现了作家的道德理想及时代对"新人"的期待和呼唤。  相似文献   

2.
《八小时以外》2013,(2):17-17
俄罗斯"俄中评论"新闻网报道,在过去15-20年中,俄罗斯家庭内部财政管理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有调查显示,在大多数俄罗斯家庭中,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掌管家庭财政大权。上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专家对俄罗斯家庭财产支配情况进行调查时,80%的受访者表示共同支配。时隔15年,只有45.6%的受访者表示共同管理家庭预算,25%的受访者表示家庭中由女性掌  相似文献   

3.
王爽 《林区教学》2013,(1):64-65
结合乌利茨卡娅的成长环境,对作家不同年代作品涉及的女性形象予以归类分析,剖析她们的性格特征。这些女性形象有着乌利茨卡娅本人的深刻烙印,更受俄罗斯传统文化的浸润,且兼具犹太文化的熏陶。作家青睐俄罗斯女性"温顺"的性格特点,其作品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4.
在表现"俄罗斯"主题的诗作中,伟大诗人勃洛克赋以祖国"妻子"或"爱人"等意象,它们是诗人笔下"永恒的女性"形象的延伸,被用来表达祖国俄罗斯在诗人心目中的完美和神圣的情愫。勃洛克反映"俄罗斯"主题的诗作往往追溯国家的既往历史,同时对其未来又充满着希冀与期望,在这些诗作的字里行间,表达出了诗人对祖国深挚的爱。  相似文献   

5.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坛女性作家的群体崛起缔造了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的繁华盛景,其作品本身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深厚的时代精神,对其后的俄罗斯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性作家的创作是俄罗斯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白银时代女性作家群体崛起现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那一时代的女性作家的创作及地位,而且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把握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在这个男女观念平等的年代,女性接受教育已经是一件最为寻常的事情,同样在俄罗斯,这个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国家,男女平等观念也不是像现在这样一直如此。虽然俄罗斯坚持法律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但是在以前只有少数女性可以获得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当她们步入社会,在就业时,女性经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无法享受和男性一样的权利。而女性在高等教育的地位直接影响其在社会的地位,所以提高俄罗斯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是俄罗斯目前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从发展脉络、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未来走向以及对我国的启示这几个方面对俄罗斯女性高等教育进行论述。对俄罗斯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熟语在过去和现在一直都是俄语语言研究的主题,在俄语的熟语中,包含了丰富的谚语、俗语、格言、成语等,反映了俄罗斯最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及独特的语言交流形式。俄罗斯熟语成为俄语语言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研究俄语的外国学者的特别关注。现在通过词汇学的角度将女性称呼进行归类和分析研究,可以给出女性称呼在不同情况下的特定含义。  相似文献   

8.
“永恒女性”的崇拜是俄罗斯文化中一个古老的人文传统,也是俄罗斯作家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它不仅有着自己的概念体系,也形成了一系列的形象体系。在俄罗斯作家的笔下,诞生了许多“永恒女性”的形象,她们既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永恒女性”的共同气质。索洛维约夫把“永恒女性”崇拜发展成一种完整的学说,即索菲娅学说。本文拟以索菲娅学说为切入点,深刻解读勃洛克和帕斯捷尔纳克作品中的“永恒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女性崇拜,早在斯拉夫部落时期,就已经融入了俄罗斯的民族意识中。从多神教传统中的女性崇拜,到基督教本土化之后的圣母崇拜,再到后来索菲亚学说的创立,都对俄罗斯的文学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成长》2006,(1):6-7
俄罗斯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修道士格雷戈里据说可以让女性神魂颠倒,是因为他有一双迷人的眼睛。但是,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家性器官博物馆展示了格雷戈里的性器官,原来,令女性发狂的还有他的生殖器。  相似文献   

11.
"白银时代"——俄罗斯的文艺复兴时代,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诞生了俄罗斯现代主义文学的三大流派——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和未来主义,造就了勃洛克、别雷和阿赫玛托娃这样的诗歌大师以及他们不朽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俄罗斯民族独特审美观中的"永恒女性"。  相似文献   

12.
空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作为生产空间与精神栖居的场所,关涉生存本身。然而在父权制下,女性往往在家庭与社会公共层面被男性空间所束缚。数个世纪以来,俄国女性都作为"闺阁中的天使"被圈定在家庭的空间中。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社会发生转型,女性问题日益受到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关注,并随之展开了一系列关于女性解放议题的讨论,其中也包括作家尼·列斯科夫。在他六十年代的创作中,作家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空间地理学的视角切入,探讨列斯科夫在六十年代创作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女性命运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乌利茨卡娅是当代俄罗斯文学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不仅揭露时代背景下俄罗斯社会、家庭面临的诸多问题,而且也向人们展现出俄罗斯女性身上散发的独特魅力.本文以作家代表作《索涅奇卡》为例,从日常生活和内心活动等方面分析三个主人公的不同形象,表现俄罗斯女性博大的母爱以及探求内心平静的独特方法.  相似文献   

14.
曹妍  冰城 《教育》2012,(18):61-62
这些年,俄罗斯的教育成果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基本共识——"俄罗斯人的素质确实很高"。说起"素质教育"这个词,俄罗斯的教师、大学校长和政府教育官员都莫名其妙、瞠目结舌,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素质教育"这个说法。在俄罗斯则是,"公民教育"是每个人一生都要接受的教育,而不单单是在校教育。在俄罗斯的基础教育中,对知识的重视程度和对"素质"  相似文献   

15.
爱情小说在俄国流亡作家布宁的创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其中,女性人物形象构成了其小说世界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作家反映现实、呈现生存本质的功能显现,也是他探索情感世界奥秘、叩问个体生命意义的一种形式,更是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对形而上哲学思考的一种文化表征。研究布宁小说世界中的女性形象对于了解布宁小说、解读俄罗斯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认识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聚合性"(соборность)是不能不认真对待的一个概念。本文分析了"聚合性"的历史渊源、发展、语义特征及其所体现的俄罗斯民族精神、"聚合性"所反映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关系以及"聚合性"所具有的当代意义。指出"聚合性"经历了一个从世俗到宗教再到世俗的发展过程,它体现了俄罗斯人所具有的"同一性"、"爱"与"自由"的民族精神,在俄罗斯人的当代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民族崇尚强大、独立的女性形象,这与中国传统观念所追求的娇弱、文静、受到外界保护的女性大不相同。在俄罗斯的一所女子军校里,15岁的北京女孩刘宇婷充分体验到了这一点,并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变。惊现AK-4715岁的我和同龄人一样,喜欢漂亮的衣服,热衷看偶像剧。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拥有1/8的俄罗斯血统,祖父亚历山大原是俄罗斯军队高官,退休后在莫斯科经营着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从小就会说流利的俄语,在课余时间经常阅读俄文小说,俄罗斯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是我最喜欢的作家。  相似文献   

18.
根据俄罗斯学生汉字笔顺和笔画的偏误类型,探讨了俄罗斯学生产生上述偏误是由"汉字书写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俄罗斯学生有关汉字笔顺和笔画方面的意识不强"、"教师和教材对汉字书写的细节强调不够"等原因引起的。同时,针对俄罗斯学生汉字笔顺和笔画偏误情况,提出相应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俄国著名作家布尔加科夫历经十二年著成的封笔之作,可以说是其创作生涯的最高成就。在这部作品中,玛格丽特不仅有着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传统女性的美貌善良的特点,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敢爱敢恨,爱憎分明。她不只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还有着坚强独立的人格、完整的价值观、爱情观,是"永恒女性"的代表。本文拟就以小说中对玛格丽特的描写来浅析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玛格丽特的形象与"永恒女性"的相互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这一经典巨著。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的成长小说创作开始于19世纪,巴赫金认为"俄罗斯文学中的第一部成长小说是冈察洛夫的《平凡的故事》,但成长小说文学元素在之前的经典小说中就已经出现了",也有其他评论家认为普希金的小说《上尉的女儿》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部成长小说。无论如何,俄罗斯作家对于"成长"的关注有目共睹。浓厚的宗教性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对俄罗斯民族、俄罗斯作家和俄罗斯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