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古平 《今日教育》2014,(11):67-67
我记事的时候,周围的大人都说我父亲是教育家,并且很有钱,因为他出版过许多书,稿费多。父亲虽是一个大学教授,但生活朴素,并不太介意仪表以及生活享受。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书     
我的父亲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只上了几天私塾,但在我的心目中,父亲是个很有学问的人。记得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看到父亲在晚上总是捧着一本比砖还要厚的书,借着煤油灯微弱的光痴迷地看。白天在地里干了一天的活,不管是多么疲劳,晚上看书这个习惯他从来都没有间断过。每年一进入腊月,我们家乡的那个地方就开始猫冬了,这个季节是我们家里最热闹,也是父亲最高兴的时候。每天我们家的晚饭还没有吃完,家中就开始陆续来人了。早来的不用自己拿凳子,上了年岁的老头、老太太连鞋都不用脱,用手在鞋底子上抹擦两下,就直接上炕了。后边来的自己拿个小凳…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家教     
父亲是个普通农民,没念过一天书。他和母亲辛辛苦苦,把我们兄弟四人拉扯大。如今,我们兄弟四人中有医生、教师、农民、军官,父亲却去世了。父亲去世了,但他的教诲却时时回响在我们的耳畔。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请学校里的先生写了三句话,贴在我家  相似文献   

4.
阅读父亲     
父亲就像一本书,长大后回味书中的点点滴滴,才发现自己有个多么好的父亲。五岁那年,我发蒙读书了。学校离镇上有一里多路,别的小孩都有家长接送,惟独我是一个人上学、回家,甚至下雨的时候,家里也不会有人给我送伞。父亲从不接送我,也不许母亲接送我,  相似文献   

5.
我生于书香人家,早年的生活环境使我此生同文字工作结下不解之缘。自二十年代起,我们一家人就住在东北城府学胡同附近一座四合院里,门前位于桃条胡同,后门在马将军胡同。北房和东厢房摆着一书柜一书柜的书,都是祖父、父亲和姐姐们置下的。父亲十几岁时高等文官及第,在我国驻日使馆做了多年外交官。一九三四年他把家眷接到日本,大姐三姐进了圣心学校,四个小的入了麻布小学。一九三六年回国  相似文献   

6.
说书     
①因为我是苏州人,望道先生要我谈谈苏州的说书。我从七八岁的时候起,私塾里放了学,常常跟着父亲去"听书"。到十三岁进了学校才间断,这几年间听的"书"真不少。  相似文献   

7.
住在另一个城市的父亲———忘了说了,他和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了婚———偶尔会来看我,他是一个作家,和妈妈有很像的地方,如孩子般的笑容,狂热地爱着工作,很不会做菜等等。他以前对我说,他很爱妈妈,但他们太相像,不能住在一起。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父亲总是带我去植物园,他很少说话,但也不常听我说话,因为他总是看着植物就陷入沉思。说起来,我有很久没有见到他了,那都是因为他住得非常远的缘故。我不讨厌上学,成绩一般,在学校里我有几个朋友,我们常在一起聊天,聊电视、看过的书、电玩等等。我和他们在一起时,说了很多很多的话,…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父亲是一个货车司机。为了多赚钱,他总是跑长途送货,出门十天半个月是常事。为了赶时间和保证货物安全,父亲吃饭、睡觉都在货车里。我的童年生活里,常常只有母亲的身影。但母亲也得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偶有照顾不过来的时候,我便越发想念父亲。父亲每次出发前,我都要扯着他的衣角哭闹许久。后来有一次,看我哭得太过伤心,父亲咬咬牙,把我带上了。  相似文献   

9.
送你一本书     
<正>我的父亲不识字,可是每次出门回来,都要送我一个礼物,就是书。不知道是因为我爱看书,父亲才买书送给我,还是因为父亲每次都送给我书,我才爱上看书的。书是我少年时候最想得到的精神食粮,小书桌旁,院子里,房顶上,甚至树杈间都留下了我读书的影子。如果是去赶集,或者去县城买东西,买一本书回来,那真是一件最令人高兴的事。有了书,可以忘掉一切,躲到僻静的角落,读到天黑是常事。记得有一回,父亲赶集回来,送给我一本优秀作文荟萃的书,当时我正对写作文感兴趣,捧了书钻到村外的麦秸垛里去读。竟然不知不觉到了天黑,而且睡着了,害得家人四处寻找,  相似文献   

10.
天涯咫尺     
正有时候,两个人相距咫尺,可心却相隔天涯;有时候,两个人相距千里,可心却紧紧地连在一起。长时间的两地分离,并未使我和父亲之间产生隔阂,那种亲情的浓度像香醇的美酒一样,历久弥香。我读小学、初中的时候,住在家里,父亲在外打工。我每天写完作业,总爱用家里的电话和父亲"煲电话粥",有一句没一句的,东拉西扯,我的学习,他的工作,都是我们的话题。即使临近中考的那段时间,我们都是以淡然的心态,悠闲的语调静静地交谈。父亲没有读过书,说不出大道理,但我从未因此有过对他任何的埋怨。我想上天还是  相似文献   

11.
曾经看过《父亲的书》记述的这么一个故事:我们家有四个孩子,我是老大,妹妹是最小的。我们兄妹四个都相差两岁。在我上初中时,最小的妹妹也上了小学。我们在一起做作业时,父亲就捧着那本书看。我的作业最多,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写完,父亲也一直陪着我写完作业才合上书。从我读小学到高中,父亲的那本边已磨得发白了的《三国演义》,也不知看了有多少遍了,但父亲每一次看时都是那么认真。父亲临终时用他布满老茧的手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说:“你那年给我借的那本《红楼梦》,我不是不爱看,而是我不认识字。《三国演义》这本书还是在我14岁的那年,我在一…  相似文献   

12.
陈孝荣 《师道》2006,(6):53-53
小学和初中一直在村里就读,直到上了高中我才离开家到几十里地外的渔峡口九中。那天是父亲送我,我背了吃食和学习用品,父亲背了被子和箱子。离家前的几天,母亲就一直在我的耳边叮嘱,说先把苞谷面放饭盒里,然后再放上洋芋泡,炖熟了再端回来和着腌菜吃,还说洗衣服的时候把领口和袖口多打点肥皂,多清洗几遍。我和父亲离去的时候,母亲又说,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哩,别弄得不像个人。在母亲眼里我总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其实那时我已经是14岁的少年,会料理自己的生活了。那个时候不通车,从老家到学校得走大半天时间。学校放大假,半个月我们就得从学校里…  相似文献   

13.
时光的礼物     
<正>刚上初中的时候,母亲和父亲离了婚。父亲就此离开,母亲一个人带着我在这个城市里生活。那个时候我还小,不是很懂大人的事情。但说句实话,当时的我很埋怨我的父亲。我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走。我明明可以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和爸妈一起幸福生活,一起去游乐场,一起度过温馨的每一天。但那时的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可能拥有那种生活了。我只能在学校放学之后,匆匆地赶回家,和母亲两个人在空荡荡的家里沉默地吃完晚饭,然后伴着家里的旧钟"滴答滴答"的声响,匆匆  相似文献   

14.
快乐小书包     
劳梓轩 《辅导员》2009,(1):35-35
Hello!我是小奕成的小书包,我长得又可爱又实用。我穿着蓝蓝的外衣,每天都高高兴兴地来学校。我天天都要装书和笔,还有其他有用的东西。如:星期一我要装语文书、数学书、思品书,还有英语书等。到了学校,我身上的拉链一下子拉开,一下子关上。每天我的主人下楼梯的时候,我都会一下子飞起来,一下子掉下去,那个时候正是我最凉快的时候,我最喜欢那个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徐吉志 《教书育人》2011,(13):22-23
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尚书的氛围,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许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相似文献   

16.
仲崇高 《辅导员》2010,(2):10-10
谈到教师的价值,我曾写信问过教了一辈子书的父亲,究竟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父亲的回答竟然是,我年轻的时候也想过这些问题,但我现在不再去想了,你也不要去想。  相似文献   

17.
父亲去世后 ,我家在经济上一直非常困难。我们几姊妹如果谁想要继续读书 ,就必须自己想办法挣书学费 ,因此 ,我决定出去找点事做。一放寒假 ,我就简简单单地收拾了东西 ,告别了亲人 ,匆匆踏上了打工之路。我和姐姐先在南白县城找事做 ,我们顶着寒风找遍了大街小巷 ,可都被一一拒绝了。老板们都说 :“你太小 ,不会做事 ,一旦他们发现我们招童工 ,还要遭罚款。去 !去 !去 !赶快走 !”正当我和姐姐有些失望 ,准备回家的时候 ,耳边似乎响起了爸爸在生病时曾对我们说过的话 :“不管以后生活中遇到风还是雨 ,你们都要想办法把书读下去 ,不要被困难…  相似文献   

18.
父亲(散文)王玉父亲是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县级以上单位发的“优秀园丁”荣誉证书究竟有几本,我没数过,但肯定超过个位数。父亲更是个父亲,我对父亲充满了钦佩和感激。记得我小时候,父亲在离家很远的学校里教书、主持工作。我和哥、妹三人随母亲在家。那时,母亲是...  相似文献   

19.
父亲     
父亲是一位严厉的人。从我记事起,印象中的父亲就不可亲。他严厉、深沉且不苟言笑,成天冷冰冰的,难得看他有个笑脸。很多人都怕他,说他可敬而不可亲。那个时候,父亲在我们的一所村小教书,成天都在学校,傍晚回来,也是批呀改的,埋头于书本和学生的作业中,很少与我们亲近。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五(5)中队的队员都是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有着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作为独生子女的我,备受爸爸妈妈的疼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前,我一直都不知道在这片蓝天下还有许多生活方式和我不一样的同龄人,但当学校少先队大队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当我一次次走近他们的时候,我才感受到巨大的震撼,他们也成为了我成长路上的好伙伴,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