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贤亮的小说为人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及意义提供了多样性和可能性;张贤亮的小说评论也为文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阐释空间。张贤亮小说评论浩繁的成因主要表现为:评论者醉心于探究作家与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之间存在异质同构的关系;现代传媒有力地推动着张贤亮小说评论的发展;读者的热情参与和理性反思是重要因素。张贤亮小说评论所蕴含的文学意味既是功利的,又是审美的、艺术的;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并由此延伸出文学评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张萍 《华章》2011,(13)
张贤亮的小说创作以85年为界限分为前后期,他自己将作品分为两类,在创作过程中小说的叙事比例及读者的反应状况在不断下降.两类小说在人物叙述上逐渐减少了"自我"意识,在情节设置上逐渐趋于平淡,在环境叙述上削弱了对历史的控诉.读者对小说的评价随之下降,从中能得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少.张贤亮的小说叙事出现了落潮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张贤亮是新时期以来争议颇多的作家之一,而描写性爱则是其小说引发争议的重要原因。然而,透过文本的外在表象我们不难发现,张贤亮的小说创作是与以弗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所以,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探讨张贤亮的小说不但可以回应争议,同时,也会为这种批评在新时期文学中的使用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4.
常被争议的作家张贤亮陈斌“自‘新时期文学’兴起以来,我大约是最被争议的作家之一。从小说、散文、言论直到‘下海’,每年都会爆大新闻。”张贤亮的坦率直言,平添了他的魅力。四十多年大西北生活的风霜,赋予张贤亮一副西北俊杰的豪爽;而作为勤于笔耕的作家,张贤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题材内容、人物形象、大自然的作用和意义等几方面,探讨了张贤亮小说的理性色彩,并由此说明文学创作并不排斥理性。  相似文献   

6.
人性的突围是张贤亮作品,特别是他早期小说创作中最可贵的思想内容。他的早期小说创作通过对作品主题的设定和女性角色、知识分子角色两类角色的塑造,写出了人性在残酷环境中的突围。  相似文献   

7.
张贤亮小说的基本特色,是开放型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小说的土俗民情之美,承袭着风的传统;他小说的政事、史事之褒贬美刺,承袭着雅的传统。用我们民族的美学范畴来概括,他小说的基本特色,遥承风、雅的血脉,是风与雅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一亿六》是张贤亮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这部小说仍然充满了争议,评论对其也是毁誉参半。小说以极具争议性的人类精子危机开题,在小说中描写了生活在底层的人物的进身之路,并进行大量的欲望化书写。本文从小说对现实的荒诞描写入手,对小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贤亮的<绿化树>是一部成长小说.具体而言,张贤亮笔下的"成长主题"赋予了文本世界时间、空间和人物关系各种层次叙事独特的本质.时间层次上的"日常生活"在<绿化树>里并没有流于平庸和琐碎,张贤亮强调了"日常"的生活本色和人性温情,另外,文本中"指向未来"的时间契合了"成长"气质.村落象征人性正常化的空间符号,人道主义的成长方式和乡村被奇异地结合在一起.包括马缨花在内的"荒野人"成为主人公生存的动力,但也是"主人公"精神涅槃后的反思对象.张贤亮由此展现了深层的救赎主题.这一主题源自主人公对"苦难"在"成长"中的意义的深层领悟.  相似文献   

10.
田华 《考试周刊》2009,(51):27-28
20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小说一度呈现出繁荣的状态,许多作家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出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环境中的精神追求和崇高信仰。本文作者通过对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重读来重返80年代文学,指出在人性与政治的斗争和生命感觉与道德观念之间的较量中,作家张贤亮给出的答案是前者战胜后者,并讨论了性与政治话语权利的颠覆和重构问题。由此,作者认为张贤亮的系列作品把文化大革命留给人们的伤痕和反思带入到了一个新的空间,给予人们新的精神启示。  相似文献   

11.
1957年,至今在老辈子知识分子心里铭刻着。这一时期知识分子苦难史书是80年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张贤亮和从维熙两位作家具有代表性,他们出生在同一时代,有着共同的"右派"劳改经历。本文从张贤亮的作品重哲理思辨,从维熙作品重道德特点入手,论述张贤亮重"缺陷美",而从维熙重人性的真善美的作品艺术风格、小说结构及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张贤亮的小说创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人们称他为我国的“西部作家”,把他的作品誉为“西部文学”的代表。张贤亮曾热诚地呼吁宁夏的文学工作者:认清社会的潮流,深入火热生活,深入人民群众,“努力发掘大西北人的特点、自然的特点、经济的特点,创作出富有西部特色的作品来。”(1)由此可见,他的小说之所以富有独特的塞上情致和韵味,是其在创作中自党地探索、追求,不断刻苦实践的结果。张贤亮小说的鲜明地方特色,首先表现在他善于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抒写自己熟悉和热爱的自然景物、地方风光等特定的地理环境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这一角度出发,将张贤亮小说《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主人公章永璘,与哥德笔下的浮士德作一粗略比较,认为章永璘与浮士德一样,是很成功的知识分子形象。这种横向对比,相信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张贤亮小说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4.
张贤亮的最新长篇小说《一亿六》发表以后,并未在文坛引起广泛的好评。究其原因,文本存在着流于低俗及批判性不足、人物形象塑造不成功、艺术上稍显粗糙等缺憾。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文坛曾因张贤亮的一部小说引起轰动,赞赏者有之,以为是一部坏小说者也大有人在。前者的意见主要认为这部小说除了对形象刻划得较为成功外,还认为敢于触及当时人们还谈之色变的“性”问题,是一次勇敢的壮举;后者则认为那种赤裸裸的性描写是“有伤风化”的举措,因此只好以“坏小说”冠之。今日虽已时过境迁,以是否写性为  相似文献   

16.
暑假 ( 99年 )阅读了厚厚的四卷《张贤亮选集》 ,耳目一新。张贤亮先生“是我国当代文坛上很有影响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有的已拍成电影 ,他的文论亦独树一帜 ,在国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选集》内容包括诗歌、小说、散文、访欧感想、创作经验和文学散论等等 ,十分丰富。《选集》集中映示了作者张贤亮先生的文学思想。学术界对作者的文学思想褒贬不一 ,本文爰就张贤亮的文学思想做些探究。一、歌颂真善美 ,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文学作品一般是通过艺术手法 ,歌颂、弘扬人事间的真善美 ,揭伐假丑恶 ,为一定的阶级与政治服务。文学作品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与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两篇小说在主题叙述方面呈现出一致的关于历史的批判与时代的反思,在人物塑造方面也都表现出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影射与隐忧。在叙事策略和立场方面,两篇小说则有交集也有差异,本文试对两部小说进行对照阅读,进行内部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贤亮的中篇小说《绿化树》,就是以才子落难,佳人相救为主题的小说,苦难与女性贯穿了它的从始至终,剖析马缨花这一角色在全文中的升华作用和独特意义,进而深度探究近代文学中反思文学的主题确立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月光宝盒'使500年时光倒流,在这500年里,一个人不可能只扮演一种角色.一个样子太闷了,他怎么不能变成别人?"张贤亮沧桑而刚劲的声音在北京大学民主楼二楼会议室回旋. 张贤亮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宁夏文联主席、镇北堡西部影城董事长,曾创作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习惯死亡>等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张贤亮的小说《青春期》对过去历史的眷顾和恋恋不舍,而卫慧等“新人类”女作家作品对历史过去却表现的是异常的冷漠和厌倦。显然前者对自己是不断肯定,而后者相反,在否定乃至漠视过去中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