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奖的影片《为奴十二年》,在黑人文学的改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面对缺少悬念与戏剧冲突的改编挑战,导演麦奎因通过半倒叙半插叙的叙事方式、"个人标签"式的长镜头等多种电影艺术手段,将观众重新带回美国奴隶制的黑暗时代。尤其是歌谣在影片中的运用,更是发挥了画龙点睛之功效,不仅烘托影片压抑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衬托人物内心愤懑的情感,而且强调了本民族的历史意识,以音乐元素来表达对民族文化非裔文化的身份认同。同时,进一步深化了"美国精神"中"生活高于生存"、"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主题,将人性的"自由"与"尊严"这一严肃话题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引发进一步地思考。  相似文献   

2.
饶瑜 《考试周刊》2012,(35):32-33
影片《埃及王子》在保留《出埃及记》的精神和价值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完美和成功的改编。影片十分细腻地展现了人物角色的情感:父子母子情、爱情和兄弟之情。这些处于激烈的情感冲突中的动画人物身上散发着人性的光芒,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3.
茆博 《英语广场》2021,(8):25-28
影片《八佰》自上映以后,好评如潮。作为一部由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抗日题材电影,其宣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该电影配有英文字幕,目的是让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英勇表现。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依据,遵循目的论三原则对《八佰》英语字幕进行分析,并通过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意译、直译和增译的翻译方法对原汉语字幕进行了改译。  相似文献   

4.
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是对红色经典的再现,是对经典的继承与发展。该剧的成功为红色经典的改编提供了范例。文章试图从人物形象设计、精神内涵与现代技术应用的层面对影片《智取威虎山》进行分析,探寻红色经典现代化改编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灾难电影《日本沉没》上映之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它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不仅仅是拍摄技巧的先进,更重要的是影片的内涵,它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本文试图从影片反映出来的各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电影《踏血寻梅》根据真实的肢解凶杀案改编,以臧警官追查丁子聪杀害王佳梅的原因为线索,反映了当今香港底层社会的普遍焦虑与迷茫,其叙事技巧是该影片取得成功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7.
郭传兵 《辅导员》2013,(12):39-39
<正>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继续深化薛城区校园读书活动,5月9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城实验小学举行第六届情景剧及教师魅力之声展演。此次展演中,教师和孩子们自编自演,将生活中的情境及课本上的知识通过改编搬上舞台。节目既有改编于真实事件《当人民需要的时候》,歌颂雷锋精神的节目《学雷锋在行动》,又有发人深省的《黎明》;既有感  相似文献   

8.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继续深化薛城区校园读书活动,5月9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城实验小学举行第六届情景剧及教师魅力之声展演。此次展演中,教师和孩子们自编自演,将生活中的情境及课本上的知识通过改编搬上舞台。节目既有改编于真实事件《当人民需要的时候》,歌颂雷锋精神的节目《学雷锋在行动》,又有发人深省的《黎明》;既有感  相似文献   

9.
2008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德国影片《伪钞制造者》,是根据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二战期间,纳粹德国谋划了一个秘密行动,强迫集中营里的犯人伪造货币(主要是英镑和美元),以此达到扰乱金融市场、打击敌国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2017年,电影《芳华》刷爆了朋友圈,人们或感慨那一代人的青春,或惋惜剧中人物的命运,或回忆自己逝去的青春等等。本文将原著和电影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大致总结出"内衣事件"、"触摸事件"、"装病事件"这三个主要事件,结合改编中的一些细节来分析电影《芳华》在原著基础上改编的得失。  相似文献   

11.
根据网络小说《网逝》改编的电影《搜索》,打破了陈凯歌一向以历史文化为题材的惯例,而以现实主义精神关注当下。影片以极尽真实的案例展现了在信息"内爆"时代"超真实"幻象构建的详细过程,阐述了"超真实"的存在对"真实"所构成的威胁,指涉了作为主体的人在"超真实"年代的生存状态,从而引发大众对于当下"真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泰坦尼克号》是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影片,根据真实海难事件改编,是一部展现永恒爱情主题的作品。作品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不仅突出了杰克与露丝的生死恋情,同时还刻画出船上各个普通人的逼真形象,彰显出熠熠生辉的伟大人性。  相似文献   

13.
在2012年甚至是中国电影一百年左右的发展史上,由文学改编的电影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撑起中国电影票房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电影艺术的深度和厚度。但是当下的中国电影改编在艺术质量上却是不尽如人意,《白鹿原》、《搜索》、《金陵十三钗》等影片赢得了票房却输了口碑,只有《一九四二》、《让子弹飞》等少数影片让观众看到了电影改编的成功和希望。  相似文献   

14.
一、影片表现的揭秘性主题如果仅从叙事层面看,《飞越疯人院》讲述了发生在一家精神病院里的一出带有悲剧色彩的闹剧。《飞越疯人院》改编自美国作家肯·克西发表于1962年的小说《飞跃布谷鸟巢》。据说作者为了撰写博士论文,曾在精神病院里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员,对疯人院的治疗手法颇有微词。改编成电影后的《飞越疯人院》拥有一个完备、写实的影像体系,我们完全有理由将它看做一部揭秘性的影片,它采用了现实主义甚至自然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精神病院里的种种丑陋现象,揭开了美国警方与精神病院暗中勾结,打着人道主义旗号残酷迫害不服…  相似文献   

15.
被称作史诗电影的《赛德克·巴莱》是由真实历史故事“雾社事件”改编而成的,反映的是台湾受日本统治时期发生在台中州能高郡雾社的抗日行动。这次抗日行动是赛德克族的一场民族狂欢,从中我们可以看见赛德克族热忱肯定现实生活、在高压的环境中呈现出热血的生命意志。为做“真正的人”,赛德克族人向死而生。同时,这次民族狂欢还让我们读出了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的精髓,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能在对立、碰撞、冲突间又相互作用和对话。  相似文献   

16.
张艺谋的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但是,二者有很大的差异,余华有强烈的虚无主义色彩,表现的是内心真实.而张艺谋则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倾向,他竭力要表现的是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7.
影片《寻找那达慕》从深层次上揭示了青少年民族精神的淡薄,而其主要原因则是学校教育的不在场,家庭教育的逐渐缺失,以及网络世界对青少年的影响。因此,如何发挥教育在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中的作用,就成为影片留给人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荣获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诸多奖项。影片作为一部反映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的艺术电影,改编于同名小说,展现了以西北黄土高原文化为代表的乡村景观与风土人情,通过演员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借助诗化的电影语言,传递了以匠人、匠心、匠魂为内核,以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为红线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与艺术情怀。  相似文献   

19.
影片《三湾改编》(杨虎导演)依托中国革命的真实历史,讲述了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创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保证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故事。该片重点聚焦90多年前先辈们的革命风采,艺术地将“三湾改编”的历史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三湾改编》用历史对接时代,精神薪火相传,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一部生动、鲜活的影视教材。  相似文献   

20.
叶小军 《海外英语》2015,(3):204-205
影片《佳人蓓尔》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因而对观众了解更加真实的18世纪的英国非常有益。从该影片中,人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早期英国的社会等级制度、婚姻理念以及包括奴隶买卖在内的种族观念等等。蓓尔是个时代叛逆者,为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权益不断抗争。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养父曼斯菲尔德爵士同样也是一个改良主义者,并在收养蓓尔、为蓓尔作画、成全其婚姻等方面时刻挑战着那个时代整个上流社会的神经。有挑战才有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这方面,蓓尔、曼斯菲尔德、达文尼尔乃至爵士夫人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