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发展语言的途径,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教学效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渗透。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文化习俗,也就是说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民族性,这一点在英汉俗语的互译中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我们在互译过程中理解或使用不当,则会在交流中引起误解,甚至导致交流失败。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充分了解成语中的文化信息,才能很好地在译文中表示出来。中西方英汉俗语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面几个方面:1.环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俗语的形成和发展受不同的环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出现的由于语言文化的内涵差异而引起理解上的歧义问题提出几点见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搞好语言教学的同时,要适当地辅以中西文化差异比较,从而帮助学生激起更大的学习兴趣,以搞好“趣味学习”的课堂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文化。其中,英汉俗语的差别在环境、动物、数字、颜色等方面表现地尤为明显。本文通过中西方文化俗语的比较,试图找出一些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英语俗语在汉语中得以再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文化习俗,也就是说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民族这一点在英汉俗语的互译中就表现地尤为突出。如果我们在互译过程中理解或使用不当,则会在交流中引起误解,甚至导致交流失败。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充分了解成语中的  相似文献   

5.
正如陶渊明对“菊”,陆放翁对“梅”一样,天才诗人李白对月亮情有独钟,他以“人月相得”的诗学意兴,化月为情,借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进行自然与人情的互释、内心与外界的沟通,赋予了月亮以巨大的人格力量和哲理精神,把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的月亮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李白与月物我交融,显示出了独特的意境之美,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李白爱月。你看他,铺盏豪饮,要“举杯邀明月”;送客远行,要明月“与人万里长相随”;遥想好友,“登舟望秋月”;怀旧忆往,“卷帷望月空长叹”;就…  相似文献   

6.
赵丹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1):98-10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少有作家像端木蕻良那样深爱着土地。在《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等土地系列小说中,他热情地歌颂故乡的黑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朴实坚强的人民。他小说中的土地、草原、大江等土地系列意象是他土地情结的自然呈现,渗透着他对故乡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但形成他土地情结的更深层原因则是他潜意识中与土地的那种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是“地母”原型作用于心理经验的情感外露。  相似文献   

7.
近代自然科学首先在西方宗教背景中发展,许多有伟大成就的西方科学家普遍具有极其浓烈的宗教情结,浸透着一种宗教精神。在他们看来,科学和宗教之间存在着牢固的相互关系和依存性。但是,宗教和科学毕竟是两种信仰体系,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张力。这种张力对文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不能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  相似文献   

8.
章以朱自清抒情散中的水为主线,例举了朱自清对浸入自己感情世界里水的浓浓厚爱,阐述了朱自清细腻委婉朴实纯真的表现手法,再现其创作手段中沁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路遥是一位具有强烈的主观情绪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中几乎都是作家根植于对人生的经历与生命的体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窥视到苦难意识在作家的创作心理中主要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持久的、难于摆脱的心理上的苦难情结。本文主要从路遥的具体作品中分析这一苦难情结。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日本的樱花文化,对认识日本本民族的民族特点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日本人民赋予樱花以特殊的意义,了解日本人民的对樱花的特殊情结,有助于中日两国更好的交流,提高民族认同感。本文旨在对日本民族中的樱花情节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安徒生在其经典童话《红鞋》、《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呈现出一种对悲剧情节的持续沉迷。悲剧情结成为左右安徒生刨作的神秘力量。从生命的寂灭。爱情的幻灭,成长的孤寂,到血淋淋的惩处,一个个凄恻忧伤的悲剧主题,折舯出作者饱经风霜的人生,也淋漓尽致地映证了其悲剧情结。  相似文献   

12.
曹操在诗歌《短歌行》《善哉行(其三)》《苦寒行》和散文《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多次自比周公,除了"礼贤"之外,还暗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终日为国操劳,鞠躬尽瘁,更是借此来向世人表白自己忠于汉室的心迹。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中西方服装发展历史,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服装与西方传统服装不论在造型、结构上,还是在局部特征、装饰、色彩、图案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传统服装是平面型的服装,崇尚装饰,自然宽松。西洋服装是立体型的服装,讲究穿着效应,善于显示优美的人体体态,以服装抽象的形式美追求外在造型的视觉舒适性。  相似文献   

14.
标志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视觉艺术的形式存在的,它作为形式美的规律是人类审美认识的结果,存在着许多共性特征;但是,因其基于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不同的审美趣味之上,因此,中西方在标志的设计上也同样表现出不同民族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描述色彩的颜色词除了本身固有的物理属性外,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由于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各种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所蕴含的寓意不尽相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旨在通过探讨一些常见色彩在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象征意义,更好地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与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跨文化交际理论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无形或有形地充斥与中西方人的交往之中,甚至开始在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以霍夫·斯坦德的《跨文化理论》为参考,尝试阐述跨文化理论在中西方人交往时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解读了《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诗歌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有所创新,突出感知作品内涵的意义,提出了诗歌以情感人的可贵之处,最后以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创作终篇。  相似文献   

18.
人类文明的历程离不开“家”,“家”成为了人类一种基本的生命取向和必然的人生归宿,因此反映生活的文学总是在主动或被动地围绕着“家”这个话题。本文意在解读我国长篇小说对家族这一母题的倾注与重视,阐述了家族文化与长篇小说结合的现实与理论依据,并就家族文化在长篇小说中的价值演变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最后重点论述了我国当代长篇小说中的家族母题形态。  相似文献   

19.
耿迪 《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42-143
辛弃疾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和爱国思想,但残酷的现实使得这位骁勇善战的悲剧英雄只能把这种情感寄托于笔端,转化为孙权的形象在词中得以尽情的展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默多克"窃听门"事件为引,思考中西方报道方向的差异:西方注重负面报道,中国倾向于正面报道。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制度和人文环境。笔者总结出一个结论:无论是负面报道,还是正面报道都要掌握一个"度",否则都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