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掖地区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国内有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更少。本研究选择了张掖地区所辖的五区共10所农村初中的358名教师作为独立样本,采用“SCL-90症状测评量表”和自编的“教师心理健康成因的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将测验、调查、访谈三种方法相结合,对张掖地区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了解和把握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存状态,我们从教师职业满意度、收入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和对继续教育的满意度等方面入手对四川省农村地区10个县教师队伍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的相关数据和材料,我们对四川省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进行了分析,对教师的付出与回报的关系进行了考证。结果显示,农村教师职业化进程仍然缺乏外部系统的有效支撑,不完善的制度基础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采用了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测试和调查了476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果:(1)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2)农村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4)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因年龄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5)不同教龄的农村教师在SCL-90中的焦虑、敌对、恐怖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6)不同学历层次的农村教师在SCL-90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人们一直有意无意地忽视着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新农村建设、教师专业化成长、心理健康研究的全面性和政府部门的决策等方面来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改善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措施主要就是:政府要改善教师生存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教师本身要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5.
张飒英 《教育探索》2008,(11):91-92
本调查以宁波市8个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宁波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7.76%。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应以综合性的科学知识促使农村教师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应以科学的方法训练农村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以科学精神提升农村教师的道德情操;对提高农村教师学历水平要给予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6.
教师流失严重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两县农村教师的调查后发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失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失的诱因包括:环境支持、物质保障和发展机遇,其中,环境支持和物质保障对教师流失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破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失的路径,如建立针对农村的区域性补偿机制和生活保障补偿机制,形成城乡教师双向流动的保障性制度,适时为农村教师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7.
王庭 《文教资料》2010,(14):131-133
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艰巨性,加之环境的特殊性,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且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学校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农村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的原因,并思考相应对策维护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以促进农村教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师的角色认同是促进教师健康发展重要途径,为了解农村教师角色认同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选取312名农村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和《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为工具进行测试,对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农村青年教师角色认同度的均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农村青年教师角色认同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P<0.01),农村青年教师角色认同可解释心理健康16%的变异性.农村青年教师的角色认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并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农村地区教师现状以及教师流动问题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的流动问题多属于无序、不合理的流动。而这种不合理的教师流动与教育不公平问题是有密切联系的。如何通过引导教师合理流动,为教育公平创造一定的条件,需要借助政策倾斜,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教师交流制度,以增加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国内通用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以我国中西部地区664名初中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国内常模相比,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低,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如农村教师。  相似文献   

11.
教师流动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农村地区教师现状以及教师流动问题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的流动问题多属于无序、不合理的流动.而这种不合理的教师流动与教育不公平问题是有密切联系的.如何通过引导教师合理流动,为教育公平创造一定的条件,需要借助政策倾斜,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教师交流制度,以增加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部3省12县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探讨了教师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部地区教师流动意愿强烈,绝大多数教师希望向城镇地区流动。统计分析表明,工资待遇和职业认同感对教师流动有显著影响。教师从农村到城市、从薄弱学校到重点学校的单向流动将导致农村师资力量更加薄弱,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不合理。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学教师约1200万人,在县级以下农村地区任职的人数约占80%。以湖南省 B 县农村小学为例,调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发现了多种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合理规划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与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环境、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升华教师的专业精神。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困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现状尴尬,与城市教师相比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必须放宽视域,多方位寻找有效举措,包括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构建多级政府教师工资分担机制,完善农村教师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调节机制,减轻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促进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教师培训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调查农村教师培训意愿影响因素为提升教师培训效果提供重要参考。对四川省广元市833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调研,采用有序多类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个体因素、培训因素和学校因素对该群体培训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意愿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受年龄、教龄、职称、职务、工作胜任能力、培训态度、培训机会、既往培训师资符合程度、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形式和学校类型的影响,建议强化教师内部参培动机、构建分层分类分岗培训体系、优化教师培训需求要素和加大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倾斜,从而提升农村教师培训效果,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积极性,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教师资源配置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辽宁省大连市农村初中教师资源配置现状调查,发现农村初中教师存在专业对口率偏低、年龄结构失衡、性别结构失调、师生比矛盾突出、流失问题严重、专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严重影响基础教育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人事改革力度,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多措并举,解决农村初中教师匮乏问题;强化职后跟踪培训,不断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变革社会中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和城市教师,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教师心理问题不同,其结果对教师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状况与差异,寻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本研究对山西省和甘肃省的农村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中西部农村地区均存在一定数量的非公办教师,教师队伍存在老龄化问题,教师培训的参与度较高但时间较短,教师教研活动参与率较高但频率低,教师的整体工资水平不高且仍有教师工资被拖欠的情况发生。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建立弹性的清退政策、促使农村教师队伍年轻化、强化农村教师的职后提高、建立教师学习提高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的劳动保障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在政策和系列工程的推动下,农村教师培训广泛开展,有效提高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本研究面向广东省千余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展开调查,以期了解教师参与培训的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通过分析寻求培训工作改进的有效途径,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改革发展提供基于事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持续、规模化地向城市流动,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教师流动问题主要源于"城市中心"教育制度、农村教师社会地位较低、家庭为本的文化传统、农村学校管理滞后和农村生源流失。因此,提出建立和健全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教育制度,提升农村教师社会地位,加强农村学校管理、完善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和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有效地破解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