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教育的反梯度推进就是要通过采取超常规手段,实现教育薄弱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其实质就是加快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此我们主要是要从教育发展所急需加强的经济基础和教育制度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夯实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剔除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障碍,着力点应该放在机制创新、城乡统筹、资源共享以及打造特色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高等教育不可能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水平的提升不可能一步到位,而只能结合教育梯度结构现状,选择性的优先发展有条件有优势的高等教育类型,逐层推进。云南高等教育发展梯度推进的过程就是云南高等教育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教育经济区域划分与高教投资差异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在讨论了教育经济区域的概念,教育经济区划的意义、理论基础、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将我国30年省市区划分成直辖市、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等四类教育经济区域。并就教育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地域分布的关系;各类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展开了讨论。进而分析了各类地区高教投资诸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级地方教育投资的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文章首次提出教育经济区域概念,并运用灰色聚类方法进行中国教育经济区域划分。通过分析四类教育经济区域的教育发展指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作者发现,各类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极大,而教育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却相对较小。教育发展水平的相对平衡性要求各地有大致相等的教育投资,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又使得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各地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协调导致了教育投资的不平衡。通过研究四类教育经济区域1986—1991年教育投资主要指标的总体变动趋势,作者认为:某些地方教育投资指标,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不变是指它在纵向上波动很小,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地方共性,变是指同一指标对不同地区来说又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具有地区特性.为此,作者建议建立一套评价我国地方教育投资比例合理性的微机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5.
我国共有少数民族自治县(旗)120个,分散在18个省市区。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教育是我国多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缩影,具有结构体系的完整性、管理上的相对独立性、区域之间的非均衡性和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性等特点。解决少数民族自治县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一方面有可能单独取得突破,另一方面能够为全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供经验。推进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县教育均衡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整体部署、全面提高、分步实施、梯度推进,均衡发展、突出特色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内部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经济梯度差异发展的现象。江苏省内部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在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梯度经济差异。原有的经济基础、区位、政策、交通、人才等方面的因素差异构成了三大区域经济梯度差异的成因。江苏省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倾斜,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加大教育投入来促进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梯度差异是地区间进行产业转移的前提。文章以长三角各地区产业梯度系数为重点,从产业梯度系数着手,引出区位商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并分别围绕这3个方面分析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产业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产业存在梯度差异且具有互补性,通过产业转移可使区域产业分布合理,实现产业生产效率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梯度产业发展与转移理论的观点,国与国之间、国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均存在梯度差异和产业转移问题。我国与发达国家或地区、我国东南沿海与东北和北部沿海以及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同样存在经济梯度差异,并由此带来了区域产业转入模式和转出模式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城镇化背景下,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应当围绕区域城镇布局,采用梯度推进战略,形成能为区域服务的多层级的终身教育体系.其核心目标是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培养不同层次人才;工作主轴是办好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结构和作用机制是以不同层级城镇为依托,办好各层次的区域教育,三级城镇的教育发展重心各有侧重,发挥高层级城镇向低层级城镇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宏观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提高还有较大的潜在促进作用.从实际发展来看,东部地区应通过主导产业更替机制、结构升级促进机制、福利效应发挥机制来构建转型升级的结构高度化模式,以在主导产业转出后保持区域福利水平不下滑;中西部地区应通过梯度转移机制、静态极化机制和动态扩散机制来构建梯度承接的点域扩展型模式,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和放大区域福利正效应.在国家政策支持上,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二五”规划,统筹全局、重点突出,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促进环境福利改善.  相似文献   

11.
社区教育区域化推进策略是我国推进社区教育的基本方法,通过多年的运行已经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即基于区域体制特征的推进策略、基于区域发展特征的推进策略和基于区域人文特征的推进策略。近年来,区域化推进策略在完善不同地区社区教育办学体系,形成不同地区社区教育办学特色,促进不同地区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不断完善区域化推进策略,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改革社区教育治理方式、如何促进社区教育均衡发展、如何强化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地理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探讨落后地区的发展途径.认为内蒙古东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既不适合采用梯度推移模式,也不适合采用协调发展模式,而应采用产业集群战略、增长极战略.  相似文献   

13.
产业梯度是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有效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加速区域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总结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基础上,运用产业梯度系数法分析中部六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得到各省应重点承接的产业。在中部六省产业承接的背景下,安徽省产业发展应与长三角产业互补,和中部六省错位发展,软硬兼施。  相似文献   

14.
梯度理论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高校发展战略的制订具有实践意义.鉴于院校的层类差异和区域差异,在技术开发、原创研究上往往存在较大差距,实施资源的梯度配置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价值和效率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是梯度推移战略实施的客观要求,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市场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不仅使高梯度地区产业升级困难,同时也使低梯度地区本应具有的低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的优势丧失殆尽,而在宏观发展环境上低梯度地区又远不如高梯度地区。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克服上述障碍性因素,促进梯度推移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是促进“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有效方式。当前重庆实施产业结构梯度转移尤为必要,已具备梯度推移的客观条件。因此,必须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梯度推移方式,促进重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在西部地区建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攻坚部位在西部 ,而西部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又在师资队伍建设。本文建议在西部地区建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 ,以稳定和发展教师队伍 ,并从目前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势 ,维护和实现教育公平 ,落实中央关于加大对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及梯度开发理论等角度论述了建立这一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长江经济走廊开发已久,但东中西存在梯度差异,对整个区域发展不利。为发挥长江流域整体优势,缩小地区差异,有必要对开发战略进行新思考。贯穿体现协调、联合、一体化的思想,对长江经济走廊开发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对国内外临港产业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全面的认识基础上,以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学和系统论为指导,通过大连市临港产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结合对临港产业区涵盖的产业类型及区域经济效果的分析,进一步对大连临港产业的梯度转移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以此提出大连市临港产业的梯度转移的思路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卜相桂 《江苏教育》2007,(11):27-29
教育科研是区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区域整体推进教科研工作必须重视其基础性和实践性.并积极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这样才能促进本地区的教科研工作深入开展,更好地提升整个地区的教科研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